生存压力与道德困惑中的黑色幽默
——解读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

2015-09-12 14:41
山花 2015年14期
关键词:黑色幽默性欲小屋

张 华

生存压力与道德困惑中的黑色幽默
——解读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

张 华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莫言为数不多描写城市生活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反映的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国营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社会现实,讲述了还差一个月就到退休年龄的丁师傅在下岗潮的冲击下失去了工作,又因为腿部骨折耗尽了微薄的积蓄。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丁师傅在墓地旁的树林里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公共汽车外壳,并将其修葺一新,打造成“情侣休闲小屋”,为各色男女提供幽会、野合的场所。丁师傅依靠小屋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小屋生意的不合法,又使丁师傅提心吊胆,精神上颇受折磨。立冬后,一对中年男女进入小屋久久不见出来,丁师傅怀疑他们自杀,焦急地报了警,待警察进入小屋后,却发现小屋内空无一人,丁师傅说那是两个鬼魂,却被徒弟责怪,说他越来越幽默。

现实主义的描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人典型

莫言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刻画了一位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工人的典型形象。因为作家的神奇笔力以及创造人物立体化、丰富化的艺术追求,平凡的劳动者丁十田形象真实,血肉丰满,跻身于文学艺术画廊,依然掩盖不住他的熠熠光彩。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蜗居者

丁十田的名字寄予了农业社会父母对他丰衣足食的美好祝愿。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丁十田没有拥有土地,却进入城市成了一名光荣的工人老大哥,过上了远比农民幸福的生活。他对社会感恩戴德,仿佛只有拼命干活才能报答。过度的体力劳动累弯了丁师傅的腰,同时丁师傅也因辛勤的工作获得了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但处于国企长期脱离市场竞争的无忧“圈养”中,丁师傅不了解社会,落伍于时代,一旦脱离了既定的生活轨道,就显得格外怯懦卑微。

丁师傅的落伍首先体现在他的“座驾”上。他骑着一辆六十年代生产的大国防牌自行车,车子黢黑笨重,像一辆摇摇晃晃的老式坦克,在周围轻巧漂亮的车流里格外引人注目,青年男女都投过好奇的目光并远远地避开他。失去工作,丁师傅走出家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地洞里生活了多年的老鼠一样畏缩,面对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自己的胆量还不如乡下人——他们有的横穿马路、有的吹着口哨溜达,这些乡下人面对城市都那么自信,那么满不在乎,那么如鱼得水。丁师傅长期蜷缩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下,生存能力退化了。思想的僵化,行为的迟钝,使丁师傅没有能力面对这个纷繁变幻的世界,丁师傅感觉到了陌生与恐惧。四十三年的国企工作,使丁师傅每日来往于家与工厂的两点一线,外部世界的变化,丁师傅感知得麻木而迟钝。一次上厕所的经历,让丁师傅羞愧难当,他竟然不知道厕所还要收费。他的徒弟说他“好像刚从火星上下来的”,并反问“现在还有不收费的东西吗”。丁师傅脱离社会,落后于时代,常年蜷缩在计划经济的避风港中,面对席卷而来的市场经济竟然一无所知。

2.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淘汰者

国企改革势不可挡,下岗潮流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冲击,带来工人生存境遇的改变。无论工人们有多少的不理解,有多少的愤怒,有多少的委屈和泪水,一纸红榜的公示,还是将他们推出了工厂。

丁师傅是卑微的,也是怯懦胆小的。下岗的工人不满自已被企业无情抛弃的命运,骂声哄然而起,场面马上就要失控。警车拉着警报愣头愣脑地开过来了。胆小怕事的丁师傅吓得心跳如鼓,想赶紧溜走,却挪不动脚步。半辈子的国企工作,使老一辈的工人习惯了毫无怨言地无条件服从,热情地支持领导工作,旗帜鲜明地拥护组织决定,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在丁师傅的潜意识里,情绪的释放,愤怒的表达,对下岗结局的不满,都充满了罪恶感。警车的到来,使丁师傅就像罪犯一样,想到的首先是逃跑,却因害怕胆怯,竟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莫言笔下的丁师傅,带有国企老职工的明显特征,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他感恩社会,为国企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他勤劳善良,自尊爱脸面,但又卑微怯懦,和社会脱节,落后于时代。

黑色幽默的应用:输出与接收的错位

日子艰难,但生活还要继续。下岗工人经历了心理的阵痛与迷茫,最终都要谋求生存的途径。正像徒弟吕小胡说的那样:鸡有鸡道,狗有狗道,下岗之后,各有高招。丁师傅也在思索着自已的谋生之道。在小说中,作家通过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了丁师傅精神世界的困惑与希冀,就业的窘境与尴尬。

幽默,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造上,都是一种高超的技巧,一种智慧的艺术。真正的幽默,需要输出者和接受者共同的心领神会,需要彼此的参与与认可。但在小说中,幽默的制造者丁师傅,对自己的“幽默”言语与行为浑然不觉,而徒弟吕小胡却感觉师傅“越来越幽默”。从读者的角度看来,这种事件本身,就是一种幽默,是一种个人与他人或社会错位的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首先体现在丁师傅忠厚老实、善良轻信的性格与领导官员虚假的慈悲,息事宁人、敷衍应付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落差上

下岗前,丁师傅被厂长殷勤的态度、信誓旦旦的承诺所感动,充满了感恩之情,但事后省级劳动模范、为企业奉献了四十多年汗水的丁师傅却第一个成了下岗人员,而后台很硬、从外单位退休的老秦却依然享有看大门发报纸的轻松差事;丁师傅因马副市长的握手与致谢长久沉浸在幸福与眩晕之中,虽对下岗结局满含委屈,却稀里糊涂成了支持政府工作的榜样,但当丁师傅按照马副市长的承诺去找他解决困难时,却被门卫无情地推倒在地上;当丁师傅怀疑情侣在小屋自杀而报警后,丁师傅对警察低眉顺眼、毕恭毕敬,把人命看成关天的大事,宁可坐牢也要报案,而警察表弟却态度冷漠,轻蔑傲慢,对出警充满了一千个不满意一万个不耐烦,虽不能说视生命如草芥,但也充分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漠视;丁师傅同情来小屋幽会的最后一对情侣,感动他们古典凄美的爱情,最后这对鸳鸯却避而不出,最终没付钱就逃之夭夭,坑害了老丁。丁师傅怀揣着一颗善良之心,体谅理解别人,但在人物与事件的认知和判断上却总是出现误差。他每一个善良的行为,都成为一个个被人哄骗、戏耍、利用、遭人厌烦的笑柄,而自已却浑然不知。这种错位,不禁让读者深思:社会到底怎么了?

2.黑色幽默,还体现在丁师傅倾注全部热情,费心思,下功夫,把“情侣休闲小屋”当成一项事业,这种认真投入的工作热情与不合法的经营方式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讽

丁师傅年老体衰,不可能像徒弟吕小胡那样蹬三轮卖苦力;他还嘴笨口拙,也不可能像卖宠物猪的男子那样做一个巧舌如簧的路边销售。这位在20世纪50年代造出双轮双铧犁的老工人,以当年工作的聪慧与韧劲在寻觅自已的谋生之道。下岗的遭遇,激发了丁师傅的求生本能与生存潜力。丁师傅的职业选择首先来源于市场需求。地上四处丢弃的避孕套,一对对男女鬼鬼祟祟钻入小树林的背影,让丁师傅看到了潜藏的商机。而随后丁师傅跟随吕小胡进入收费公厕“撒了一泡高级尿”,让丁师傅找到了“情侣休闲小屋”的收费依据和经营模式。丁师傅和徒弟对破烂不堪的公车壳子大修大补,将车装饰得如同一辆在亚热带丛林作过战的装甲运兵车。开业那天,丁师傅激动得彻夜难眠,他对自已的新工作充满了期望。在工作中,丁师傅克服着羞涩心理和畏难情绪,学会了寻找“目标客户”,有了“广告意识”,并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如在小屋放置避孕套、啤酒、小吃等)。丁师傅对这份新工作倾情投入,认真勤恳,但越是投入,就越是加深他的困惑与不安。丁师傅不知道自已的工作是在造孽还是在积德,晚上梦到公安来抓他,吓得一身冷汗,醒来后心脏狂跳。遇到电视台录像和山林防火检查,丁师傅都以为是冲他而来,吓得他像鸟一样在树杈上蹲了两个多小时。而检查的领导往铁皮小屋上一圈一圈画着圆撒尿等细节,无不对丁师傅倾情投入的“事业”形成一种戏耍与嘲弄。

道德的困惑:经济转型时期的精神迷茫

1.性欲方面的态度纠结

性欲,在中国千百年的伦理道德中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它往往与罪恶丑陋、不知廉耻等负面词汇紧密关联。而丁师傅生存潜能的爆发,恰恰就伴随着性欲本能的回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

在外出寻找工作机会的过程中,丁师傅看到买宠物猪的少妇,裙子开胸很低,露出丰满的白乳,丁师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往那里望过去,之后又感到内心羞愧,好像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在望着一对男女鬼鬼祟祟钻进公车铁壳后,丁师傅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一阵柔美动听的呻吟声传出来之后,老丁想赶快离开,另一个老丁却恋恋不舍。在小说中,丁师傅求生能力的恢复与性欲本能的回归,二者相辅相成。在性的刺激下,丁师傅模糊地勾勒出未来工作的轮廓,他感到有股热乎乎的力量在体内奔涌,下岗后的昏暗心情一扫而光,心境像雨后的天空一样明朗。在“情侣小屋”外静候值班的过程中,女人们白花花的肌肤、少妇明媚的笑脸、露出半边的乳房都粘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夏天三个月的工作,丁师傅的心情越来越开朗,身体越来越好,生了锈的关节仿佛膏了油,原来几乎转不动的眼珠子也活泛了。“情侣小屋”的耳濡目染,使丁师傅熄灭多年的性趣竟然死灰复燃,拉着老妻做成了多次。

性欲,是人生命活力与生命激情的一种体现。长期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毫无竞争压力的国企“圈养”,使丁师傅的生活一成不变,生命活力逐渐萎缩。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丁师傅激活了自已的生存潜能,同时激活的还有象征生命活力的性欲本能。伴随着性欲本能的回归,人迸发生命活力的喜悦感与面对性欲的羞耻罪恶感相伴相随,这恐怕就是中国千百年的伦理道德所打下的特殊印迹。

2.价值判断的两难抉择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道德至上的年代,人们讲求奉献,崇尚舍己为人,赞颂无条件付出;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似乎一切都与钱产生了密切关系,没有钱寸步难行。即使上厕所小便也是要收费的,这一事实,给了丁师傅不小的触动。徒弟吕小胡对丁师傅说“爹亲娘亲不如钱亲”,这种观念,对老一辈的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冲击。在新的经济体制面前,道德与金钱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如何面对,如何抉择,都给人们带来了困惑与迷茫。

丁师傅是矛盾的。休闲小屋躲在地下经营,为各色男女的野合提供场所,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传统的伦理道德角度,都会遭到政府部门的取缔,它是违法的,不光彩的。但吕小胡劝解他说,没有小屋,这些男女也会干,会在树窠子里、墓地里干,休闲小屋权当在风景区修了一个公共厕所,收点费,天经地义,理直气壮,比造假酒卖假药的高尚多了。

如何对自已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是丁师傅的困惑,也是作者和读者的困惑。丁师傅的工作有前期投入,有劳动付出,为他人提供了方便,但如果服务对象不是法定夫妻,这项工作就有悖于伦理道德,违反法律规范。但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工人,失去了体力劳动的能力,又没有子嗣赡养,除了这,他还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吗?谁应该为丁师傅的养老埋单?政府在下岗潮流中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莫言用文学的方式,为时代提出了一个有关民生的问题。

[1]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2]黄承元.莫言的幽默文学[J].粤海风,2013(3).

张 华(1975—),女,河北徐水人,硕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黑色幽默性欲小屋
春天的小屋
山中小屋
黑色幽默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关于性欲的故事
神奇的小屋
男人性欲强烈也是病吗?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