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Band和YM-RAO-1229压迫止血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比较

2015-09-16 05:10龚东马英东李凌韩春丽吴美玲陈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桡动脉胶带皮肤

龚东 马英东 李凌 韩春丽 吴美玲 陈剑

TR Band和YM-RAO-1229压迫止血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比较

龚东 马英东 李凌 韩春丽 吴美玲 陈剑

作者单位: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 比较TR Band和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 纳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40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120例采用TR Band压迫止血器,120例采用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效果,比较局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术后均能成功止血。两组在出血及桡动脉闭塞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3.3%比4.2%,P>0.05;1.7%比1.7%,P>0.05);YM-RAO-1229压迫止血器组的肢体远端肿胀、皮肤破损发生率低于TR Band压迫止血器组(8.3%比18.3%,P<0.01;2.5%比6.7%,P<0.05)。结论 两种压迫器均安全和有效,但YM-RAO-1229压迫止血器因对周围组织压迫和皮肤损伤更小,患者感觉更为舒适。

经桡动脉介入; 桡动脉;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并发症

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1]首次行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脉造影。1992年荷兰医生Kiemenij等[2,3]进一步发展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引领介入心脏病学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不断成熟及器械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已被广泛用于冠脉介入领域中。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冠脉介入治疗选择桡动脉入路。Leon教授发表在2013年JACC上的一篇文章显示,中国目前76%的冠脉介入手术选择桡动脉入路,另外24%则选择股动脉入路,并且近10年来选择桡动脉入路的比例逐年增长,桡动脉已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首选入路途径[4-7]。随着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改良,近年来如TR Band和YM-RAO-1229等新型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观察TR Band和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止血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者在介入术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以期对它们的利弊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以此指导临床实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心内科二区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经右桡动脉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240例,男性137例,女性103例,平均年龄(57.3±14.6)岁。纳入标准:Allen试验阳性并经右桡动脉径路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排除标准:Allen试验阴性、凝血时间异常或桡动脉发育迂曲畸形者。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TR Band组120例,使用日本泰尔茂公司TR Band桡动脉压迫止血器;YM-RAO组120例,使用天津怡美医疗公司YM-RAO-1229型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 mg/d和(或)氯吡格雷75 mg/d,至少3 d。穿刺点局部使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再使用日本泰尔茂穿刺针穿刺桡动脉,穿刺成功后植入6 F或5 F动脉鞘,随后鞘管内注入肝素3000 U。统一规定术后即刻拔出鞘管,并由穿刺术者进行拔除导管鞘及止血操作。

1.2.1 TR Band组 施行桡动脉介入术毕,用聚维酮碘清洗穿刺点周围皮肤并用无菌纱布擦干皮肤,退出导管鞘2~3 cm,将位于压迫球囊中央部位的绿色标记物对准穿刺部位,并通过可调节式紧固装置将皮带固定在手腕上;同时确保紧固装置牢固不歪斜,用充气器通过附带记号“air”的导管向压迫球囊注入适量空气使球囊膨胀;将导管鞘取下并确定穿刺部位是否出血。如果观察到出血,则注入更多的空气直至不再出血(不要超过18 ml的总量)。术后压迫2 h开始减压,每隔2 h抽气减压1~2 ml,出现渗血再回注少量气体至止血为准;10~12 h后撤除压迫止血器。止血器压迫全过程中,除常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外,护士每小时观察穿刺口、桡动脉搏动及压迫肢体肢端血运情况,并做好记录。

1.2.2 YM-RAO组 施行桡动脉介入术毕,用聚维酮碘清洗穿刺点周围皮肤并用无菌纱布擦干皮肤,将鞘管退出2~3 cm,将止血器的压板中央对准桡动脉穿刺部位,固定胶带围绕手腕部顺势加压箍紧并粘牢,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2圈左右,对桡动脉穿刺点进行加压,确认压板对止血点加压平衡稳定时,左手固定基座,右手拔除鞘管,再继续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3圈左右至穿刺点不出血。压力以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颜色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皮肤穿刺点无活动性渗血为宜。术后2 h逆时针旋转螺旋手柄放松半圈,以后每隔4 h逆时针放松半圈,10~12 h解除压迫器。止血器压迫全过程中,除常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外,护士每小时观察穿刺口、桡动脉搏动及压迫肢体肢端血运情况,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压迫后无渗血及血肿为止血成功的有效指标,患者的肢体肿胀、皮肤破损、桡动脉闭塞及迷走反射为安全指标。桡动脉闭塞是指72 h内触摸桡动脉搏动消失,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桡动脉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校正的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危险因素、使用鞘管内径、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

2.2 两组止血效果 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止血。TR Band组有4例止血失败,YM-RAO组有5例止血失败,两组之间止血效果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渗血及血肿、肢体肿胀、皮肤破损、桡动脉闭塞、迷走反射情况比较 YM-RAO组患者出现渗血、血肿概率稍高一些,但与TR Band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在压迫远端肿胀和皮损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s,例数及百分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s,例数及百分率(%)]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男/女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吸烟 鞘管直径(5F/6F) 手术时间(min)TR Band 组 120 56.3±17.5 71/49 42(35.0) 53(44.2) 28(23.3) 25(20.8) 2/118 42.3±11.7 YM-RAO 组 120 59.4±15.6 66/54 46(38.3) 49(40.8) 31(25.8) 23(19.1) 3/117 44.1±1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数及百分率(%)]

3 讨论

TR Band和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分别是日本泰尔茂公司和天津怡美医疗公司生产的桡动脉止血装置。虽然这两项产品在国内均有使用,但有关两种产品使用效果的比较国内却罕有报道。本研究纳入24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别使用TR Band和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结果显示,两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术后均能成功止血,其止血效果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在使用两种压迫止血器时共有9例患者不能满意止血,原因均为术中穿刺点位置偏低,压迫止血器不能有效压住穿刺点导致渗血较多并有不同程度的皮下血肿,返回病房后遂改用传统的绷带包扎法成功止血。因此,在桡动脉穿刺过程中,尽量选择距桡骨茎突近心端1~2 cm处穿刺。

本研究结果显示,YM-RAO组患者出现渗血、血肿概率稍高一些,但与TR Band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有关。YM-RAO组出血原因可能有:①TR Band压迫止血器加压胶垫透明且暴露性好,YM-RAO-1229压迫止血器的压迫垫由于为非透明材质,操作时不能直视穿刺点,压迫中心点易发生偏移,术后也不便于医护人员和患者观察。②YM-RAO-1229压迫止血器螺旋手柄在旋转后有一定高度,这使压迫止血器与手腕不易在同一水平面,加之部分患者术后术侧肢体活动较多,容易导致压迫止血器移位发生出血甚至形成皮下血肿而不易发觉。而TR Band止血器的压迫器与手腕在同一水平面,相对不易移位。③YM-RAO-1229压迫止血器的固定胶带接触桡动脉周围的组织较少,如手腕部皮肤没有完全擦干或操作时将固定胶带反复粘贴,胶带黏性下降导致容易松脱。而TR Band压迫止血器的固定胶带粘贴紧,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压迫的力度,减少了因松脱、移位而发生出血的可能。因此,术后护士应嘱患者术侧肢体注意制动;另外,使用压迫器前,操作者要擦干周围皮肤。此外,对于肥胖、手腕周径过大的患者,应用TR Band压迫止血器时,可在粘扣处粘贴1~2条胶布进行加固以防固定胶带松脱。

本研究观察发现,TR Band和YM-RAO-1229压迫止血器在压迫远端肿胀方面有显著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是:YM-RAO-1229压迫止血器的固定胶带较柔软且有一定伸缩性,压迫时螺旋手柄也有一定高度,把固定胶带撑起使胶带压迫桡动脉周围组织较少。而TR Band压迫止血器是完全紧贴穿刺点周围皮肤,压迫接触面积相对较大,当固定胶带太紧时,会影响静脉回流而出现肿胀、疼痛,手腕周径过大的患者表现得尤为明显。术后可指导患者抬高术侧肢体,轻轻活动手指,促进远端血液回流,同时注意倾听患者对术侧肢体舒适度的主诉,根据压迫情况适当调整压力,以压迫力最低而又不引起穿刺口出血为宜。

本研究中TR Band组有8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局部皮肤破损和水泡,其中多数为止血放气过程中因出现渗血追加回注少量气体并延长止血压迫时间导致形成水泡。YM-RAO组则只有3例患者局部出现水泡。分析原因可能有:①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固定胶带较柔软且有一定伸缩性。而TR Band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是无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对于较瘦弱、皮肤易过敏的患者来说,缺乏延展性的高分子材料一方面透气效果欠佳,另一方面边角的局部压强较大,如压迫时间较长则皮肤破损的情况也较多。②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板由透明聚碳酸酯制成,无毒且不致敏,而且压板面积宽大,在压力额定的情况下,局部压力相对较小,不易过分影响局部血流。而TR Band压迫止血器在观察中靠是否出血作为压力大小的评价指标,往往导致压力过大,气囊突出部分对血管的局部压力过大,影响了血液回流,更容易导致气囊压迫处皮肤破损。

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桡动脉闭塞各2例,与国内周玉杰等[8]报道相近,但比国外Rathore等[9]和Kanei等[10]报道的发生率低。本研究纳入观察的病例数尚不多,且只观察到术后72 h,部分患者在72 h后仍有可能发生桡动脉闭塞,所以还需更大样本量及更长观察时间的研究。为避免桡动脉闭塞,要求尽可能选择小直径动脉鞘管,术中使用足够强度的肝素抗凝治疗,规范化桡动脉穿刺操作,避免术中多次穿刺,术后注意患者主诉,尽早解除压迫止血器,避免术后长时间的压迫止血[11]。

综上所述,TR Band和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都是有效和安全的。两款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我院应用时间尚不长,还有待于通过不断的观察、实践和探索,才能在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真正做到个体化、最优化处理,以减少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术后的并发症。

[1]Campeau L.Percutaneous radial artery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89,16:3-7.

[2]Kiemeneij F,Laarman GJ,de Melker E.Transradial coronary artery angioplasty.Am Heart J,1995,129:1-7.

[3]Kiemeneij F,Laarman GJ,Odekerken D,et al.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by the radial,brachial and femoral approaches:the access study.J Am Coll Cardiol,1997,29:1269-1275.

[4]Hamon M,Pristipino C,Di Mario C,et al.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radial approach in percutaneous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position paper by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cutaneous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and Working Groups on Acute Cardiac Care and Thrombosi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uro Intervention,2013.

[5]Schussler JM.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 fo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Baylo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Proceedings,2011,24:205-209.

[6]尹杰.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1100例临床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6:1687-1688.

[7]聂斌,张维君,杨清,等.经左桡动脉与右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中国医药,2012,7:913-915.

[8]周玉杰,赵迎新,曹政,等.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急性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531-1534.

[9]Rathore S,Stables RH,Pauriah M,et al.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TR Band and Radistop hemostatic compression devices after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2010,76:660-667.

[10] Kanei Y,Kwan T,Nakra NC,et al.Transradial cardiac catheterization:a review of access site complications.Cathe Cardiovasc Interv,2011,78:840-846.

[11]Kotowycz MA,Dzavík V.Radial artery patency after transradial catheterization.Circ Cardiovasc Interv,2012,5:127-133.

第十三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会议通知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将于2015年7月10~12日主办“第十三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 2015)”。本次会议将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会议的地点为美丽的滨城大连。与会期间将就房颤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讲座、讨论、学术争鸣和优秀论文交流。

本次会议将是我国心律失常领域的又一年度盛会,在保持传统会议主要形式的同时,还具有以下几大会议亮点:①本次会议将继续邀请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国际知名专家积极参与,并作专题发言和手术演示。②设立抗栓专场,针对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策略选择,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新技术应用与示范进行专场讨论。③本次会议针对目前房颤消融的争论焦点和瓶颈问题设立争鸣专场,以期帮助解惑和个体化分析。④进行多种目前主流导管消融策略治疗房颤的手术演示,新技术、新器械手术演示,并进行国际转播。⑤设置心房颤动基础研究论坛,推动心房颤动基础研究进展。⑥将大量安排争鸣、辩论、讨论、现场表决等多种方式,以使每名参会代表都能够反映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会议的互动性。问题咨询可发送邮件到caf_symposium@126.com。

Comparison of TR Band and YM-RAO-1229 compressor after 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procedures

GONG Dong,MA Ying-dong,LI Ling,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

CHEN Jian,E-mail:drchenj@126.com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afety,validity and superiority between TR Band and YM-RAO-1229 compressor after 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procedures.Methods 240 patients undergoing transradial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2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R Band group,and 120 in YM-RAO-1229 group.The capacity of hemostasia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wo kinds of devices were able to hemostasis eff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hemorrhage and radial occlu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3.3%vs 4.2%,P>0.05,1.7%vs 1.7%,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tal swelling and skin injur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8.3%vs 18.3%,P<0.01,2.5%vs 6.7%,P<0.05).Conclusion TR band and YM-RAO-1229 both device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as hemostatic compression devices following transradial procedures.However,more patients felt comfort with the YM-RAO-1229 device because of smaller area compression and less skin injuries.

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Radial artery; Radial artery compressor; Complication

陈剑,E-mail:drchenj@126.com

10.3969/j.issn.1672-5301.2015.07.018

R541.4

A

1672-5301(2015)07-0644-04

2015-01-19)

猜你喜欢
桡动脉胶带皮肤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纸胶带随身笔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有趣的胶带画
简述输送胶带硫化粘接方法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