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钟也不好撞

2015-09-18 17:22刘绍义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撞钟俗人佛家

人们常把混日子消磨时光说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言下之意指和尚的钟是非常好撞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和尚的钟真的那么好撞吗?答案是否定的。说和尚的钟好撞,只不过是我们俗人想当然,说明我们看到的是表面现象,并不知晓个中甘苦。

就拿“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里的钟声来说吧,它要求撞钟的和尚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敲完一百零八下,而且最后一下一定要敲在晚上十二点整。晚一秒不行,早一秒也不行。这一秒不差的功夫就是我们俗人望尘莫及的。所以和尚撞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简单和悠闲。

中国寺院里的钟又叫“大钟”“钓钟”“洪钟”“鲸钟”“撞钟”“蒲牢”等,一般的钟高150厘米,直径60厘米。但也有比这大得多的钟,如:现存北京觉生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钟寺)里的“永乐大钟”,高675厘米,外直径330厘米,重量超过46吨;还有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幽冥钟”。也远远大于一般的钟。这样的钟撞起来,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佛家规定,只有专司撞钟之事的和尚才能撞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撞的。撞钟的和尚不但要手脚利索、头脑灵活、责任心强,而且要精通经文,真是要求文武双全啊。撞钟前,和尚必须默诵佛经,默诵完毕才能撞钟。

和尚所撞之钟通常为晨昏钟。也就是早晨和黄昏各撞一次,每次都是一百零八下。这是因为,佛家认为人生共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早晚各撞钟一百零八下,就能消除人生的烦恼。当然,撞时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因为只有这样,撞出的钟声才能抑扬顿挫,传得遥远而又回荡不息。就像《百丈清规》中说的一样:引持钟杵宜缓,击钟扬声宜长。

后半夜撞击的钟称“幽冥钟”,据说是为了拯救地狱亡灵而特意撞的。据《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及佛经咒,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

《续高僧传》上就有一则“释智兴夜半鸣钟感应缘”的故事,说隋朝大业年间,禅定寺僧人智兴自愿按照上述经典的教导,坚持寒天夜半露手执杵撞钟,发声响彻地狱,许多受苦者得以解脱。还有南朝梁武帝和南唐先主感应地狱中事而造钟息苦的故事等,千古流传。

正是因为撞钟重要,撞钟的规矩才多,才很是讲究。撞钟时先是紧七下,后是缓八下,然后是不急不缓二十下,这叫一通。如此往复三次,名为三通,计击一百零五下,最后再撞三下,共一百零八下。据说,和尚每撞完一次钟,犹如卸下千斤担。看看,撞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吧?

(刘绍义/文,选自《羊城晚报》2014年10月2日,有改动)

阅读笔记

1.为什么和尚的钟不好撞?请你至少概括出三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的钟高150厘米,直径60厘米”一句中“一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倒数第2段叙述“释智兴夜半鸣钟感应缘”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标题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print

猜你喜欢
撞钟俗人佛家
做一个俗人
拜佛
撞钟的活儿不好干
俗人
“小和尚”撞钟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