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5-09-19 02:18娄永利孙红山闵有会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3期
关键词:骨瓣引流术开颅

娄永利 张 辉 孙红山 闵有会(通讯作者)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07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致残与致死的严重脑血管并发症,亦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颅内血管疾病。本研究对血肿穿刺引流、大骨瓣开颅及小骨窗开颅3种术式进行比较,评价血肿穿刺引流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自2010-01—2014-12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29±16.28)岁。按1︰1匹配的方法,同期选择62 例进行大骨瓣开颅术和小骨窗开颅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大骨瓣开颅术组62例,男39 例,女25 例,平均年龄(59.87±15.24)岁;小骨窗开颅术组62例,男4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03±17.16)岁。所有患者均具有确切的高血压史或入院后符合高血压诊断;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无脑疝及其他高血压危象等并发症,排除由外伤、肿瘤破裂导致的出血等。3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和高血压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按照分组,3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术后1个月存活率和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能力的评价采用国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ADL Ⅰ~Ⅲ:患者能自行完成简单日常生活,评定为恢复;ADL Ⅳ~Ⅴ:患者不能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或植物生存状态,评定为恢复差。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1个月后病死率和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术后1个月存活率比较 3组1个月后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术后1个月生存率比较 [n(%)]

2.2 3组术后6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3 组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 [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常见和危重的并发症,在中老人群尤其显著,内科药物治疗作用范围有限,病死率高达50%~60%[1]。因此,关于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一直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多种多样,但究竟选择何种手术方法治疗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研究中,通过对血肿穿刺引流术、大骨瓣开颅术和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比较,发现3种手术方式均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患者1个月的预后生存率高,特别是血肿穿刺引流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率,而且对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大骨瓣开颅术和小骨窗开颅术两种手术方式。分析原因,主要是早期行外科颅脑手术清除血肿,能够解除血肿压迫,减轻因血管收缩因子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阻断血肿形成后不断加重的恶性循环。越早清除血肿对机体越有利,不仅可以减轻继发性损害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2-3]。血肿穿刺引流术在CT 定位的基础上完成,术中将穿刺针直接穿刺至血肿腔内进行抽吸引流,具有创伤小、抽吸引流方便、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可以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与国外研究报道一致[4]。但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其他微创手术一样同样存在血肿清除不彻底、止血不确切等不足。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主要依据患者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设计合理的手术入路,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局麻下完成,特别适用于术前病情分级较轻的患者[5]。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神经外科的进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即使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开颅清除血肿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重症患者尤为重要[3]。Murthy等[6]报道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连续入院的12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术后存活率达92%,其中55%的病人有较好的恢复。

总之,血肿穿刺引流、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有较高的存活率,相对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血肿穿刺引流术更能改善生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神经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1] Mendelow AD,Gregson BA,Fernandes HM,et al.Early surgery versus initi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aematomas in the International Surgical Trial in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STICH):A Randomised Rrial[J].Lancet,2005,365(9457):387-397.

[2] 王成华,张延平.CT 导引下超早期引流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6):679-681.

[3] Mitchell P,Gregson BA,Vindlacheruvu RR.Surgical options in ICH including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J].J Neurol Sci,2007,261(1/2):89-98.

[4] NINDS ICH Workshop Participants.Report from a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worksbop[J].Stroke,2005,36(3):e23-e41.

[5] Zuccarello M,Andaluz N,Wagner KR.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for intracerebral hematomas[J].Neurosurg Clin N Am,2002,13(3):349-354.

[6] Murthy JM,Chowdary GV,Murthy TV.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with clot evacuation in large hemispheric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Neurocrit Care,2005,2(3):258-262.

猜你喜欢
骨瓣引流术开颅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