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田久女经典俳句赏析

2015-09-20 03:08张娅
关键词:俳句杜鹃创作

张娅

摘 要: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纵观俳句的漫长发展历史,虽然男性俳人为主导,但是一些优秀的女俳人凭借娟秀优雅、情致动人的创作风格,给俳坛注入了新风尚,成为俳坛的永不磨灭的绚丽彩虹。杉田久女是大正时期和昭和初期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女俳人之一,被称为“天才俳人”,她的俳句词句优美且格调高雅,凸显了当时的知识女性追求独立自主、自由解放的句风。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17个音构成,首句5个音,中句7个音,末句5个音,即所谓“五、七、五”格式。其结构小巧玲珑、韵律灵动有致,想象丰富,意境自由奔放。这种文学形式的出现,至今已有400多年时间,它在日本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受到日本国民以及世界各国俳句爱好者的喜爱。俳句这一形式产生后,文坛出现了不少有名的俳句名家和俳句派别,纵观俳句的漫长历史,似乎均是男性作家的天下,然而其间也有些女俳人留下过许多鲜活的作品,清新秀雅、情致动人,至今仍然得到俳坛和读者的认可。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掀起了日本女性教育以及女性写作的风潮,日本近现代排坛因大量优秀女性俳人的涌现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敏锐地捕捉身边琐事人间百态,较之男性创作,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大正5年(1916年),在高派虚子的提议下,“不如归妇女徘句会”宜告成立,日本近代女性徘句进入了“草创期”。而且日本女性徘人开始自由创作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从此一批优秀女性俳人涌现,如长谷川加奈女、杉田久女、竹下静女、高桥淡路女、久保寄子、中村汀女、星野立子等。其中,杉田久女被称颂为日本女性徘句扬帆起航的“埠头”。

杉田久女明治23年(1890年)生于鹿儿岛市的一个高级官员家庭,毕业于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女校。自大正5年(1916年)开始创作俳句,翌年开始向著名俳句杂志《不如归》投稿,并于昭和6年(1931年)获得帝国风景院金奖。昭和7年(1932年)久女创刊了女性俳句杂志《嫁衣》。昭和21年(1946年)因肾病离世,享年57年。

久女是大正时期和昭和初期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女俳人之一,被称为“天才俳人”,她的俳句词句优美且格调高雅,凸显了大正时期女性俳句的特征,刻画了日本近代生活思想,从中能够体现近代生活以及近代风俗、表述了女性近代思想,能够运用女性或中性的言语,自由大胆的表露新女性的思想情感,以及向往并争取女性思想解放的心声。并且大正时期的女性俳句作品充斥着近写生特色,通过复杂细致的近代写生描述,使短小的俳句小说化且散文化,俳句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起来,蕴含了动物、静物、人体部位、女性姿态、女性活动、大景叙景、感怀时光等等众多内容。久女一生创作了众多俳句,被收录到《杉田久女俳句集》中,1952年被角川书局出版。

一、春季俳句“花衣ぬぐや纏る紐いろいろ”

久女早期一首广为人知的名句“花衣ぬぐや纏る紐いろいろ”,写于大正8年(1919年),俳人时年29岁。表现了久女盛装赏樱归来,要换上轻便的居家服装时,轻轻解开织锦和服腰带,一条又一条,不由得感叹竟然缠着这么多腰带,而且每一条都艳丽多彩,美不胜收,一种愉悦的心情不禁涌上心头。“花衣”是本句的季语,是日本女性春季去赏樱时穿的和服,是非常华美的盛装,穿法复杂,光是腰带就有若干条。“纏る”不仅形象的表现出腰带缠绕纠葛,也多少表达了俳人的些许倦怠情绪,俳人虽然门第较为显赫,相对比起其他女性拥有自由权利,但也体现了她摆脱束缚,追求更大自由的心情。在崇尚贤妻良母的大正时代,创作俳句的女性凤毛麟角,久女才华横溢,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较强,俳句体现出俳人渴望摆脱束缚,在家庭和社会的夹缝中顽强创造并生活着的姿态。所以在此条条的“紐”也象征着束缚久女身心的羁绊,而解开那些多姿多彩的腰带,既衬托出赏花盛装的华美艳丽,是对女性绚丽优美姿态的描述,也是对充满青春活力的女性身体的解放,同时也多少包含了29岁的久女对自身化为落英即将凋零的轻微愁叹。

二、夏季俳句“谺して山ほととぎすほしいまゝ”

在其作品当中,以“谺して山ほととぎすほしいまゝ”最为有名。俳句的季语是杜鹃,不言而喻季节是夏季,山指的是九州名山英彦山,久女也曾经写过名为《登英彦山》的随笔,目前山上奉币殿的石碑上还雕刻着此俳句,意为纪念。

这是俳人41岁,昭和6年(1931年)的一首优秀作品,也正是此句获得了帝国风景院的金奖。俳句活灵活现的刻画了野生的杜鹃在英彦山间自由自在飞翔,啼鸣声回荡在山谷间的画面。仿佛使读者置身于俳句当中,能够自在呼吸到山中清新空气一般。而杜鹃啼鸣的回声,更是衬托出英彦山的空旷壮大与清幽寂静,也不难体味出山杜鹃自由翱翔的明朗愉悦。

“山ほととぎす”字面的意思是栖息在山中的野生杜鹃之意,强调山杜鹃,是欲与豢养杜鹃进行对比,由此可见俳人对天地任我游、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憧憬。虽然日本社会此时女性地位已经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俳人自身的家庭环境也予以她一定的创作自由,但女俳人一直追求独立自主、争取女性解放的创作风格也尽情流露出来。

古往今来很多日本的仁人志士创作了众多歌颂杜鹃的和歌、俳句等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甚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所以杜鹃又别称为“杜宇”“蜀魂”“不如归”“子规”。故而在日本,杜鹃可以说是忠义的象征。久女通过对自由鸣叫的杜鹃的描述,赞颂了生命力充沛的忠义之鸟——杜鹃,此俳句是俳人对生命的礼赞,是对自由的向往。

在空幽的山谷间,侧耳倾听杜鹃充满生命激情的鸣叫,表达了俳人对杜鹃鸟的热爱,与松尾芭蕉的名句“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閑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中的青蛙跃入水中的声响以及蝉鸣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加衬托了大背景环境的清幽静寂,这一动静的结合,使俳句的生动跃然于眼前。

“ほととぎす”在俳句界是个寓意颇深的辞藻,俳句大家正冈子规名字中“子规”是“ほととぎす”的别称。著名的俳句杂志也名为《ほととぎす》。不难想象,歌颂“ほととぎす”是向老师的老师正冈子规(久女曾尊高滨虚子为师)致敬,是对杂志《ほととぎす》的礼赞。如此蕴意深刻的优美之作,动静相宜,既有致敬礼赞又涵盖了女性对自由解放的渴望,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秋季俳句“紫陽花に秋冷いたる信濃かな”

著名文学评论家山本健吉在《现代俳句》中高度赞扬过久女的“紫陽花に秋冷いたる信濃かな”,称曰“秋冷いたる”韵律清爽明快,俳句的末句“信濃かな”又如磐石般坚定执着。此句亦是久女的代表作之一,季语为“秋冷”,作于大正9年(1920年),其时俳人为藏父遗骨前往信州。“紫陽花”又名绣球花、八仙花,原本为夏天的花卉,虽然花期较长,在“秋冷いたる”的秋冷时节,本应该凋谢,但这里的绣球花却依然盛开,颜色鲜艳,在信浓高原的清爽空气里,淡紫色的花团楚楚可人,点缀风光,使秋冷更富有季节感。

俳句把“信濃”这一广阔的日本旧国名和“紫陽花”组合起来。使充满古典气息的旧国名和鲜艳绽放的绣球花形成鲜明的对比,碰撞出火花,不同于常见的光影组合,是光和光的对比碰撞,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中被此句的每个词汇所深深吸引。

四、冬季俳句“足袋つぐやノラともならず教師妻”

“足袋つぐやノラともならず教師妻”是久女又一首代表作,写于大正10年(1921年)冬,此时的俳人32岁,季语是“足袋”。久女生来感情丰富,富于幻想。她的丈夫出生于农村封建家庭,门第较高的久女之所以拒绝资本家之子的求亲而选择他,是崇尚丈夫才华,期望他成为画家,而自己成为艺术家的妻子。然而丈夫更喜欢从事中学美术教师,碌碌无为,胸无大志。执着于勤恳教学,连一幅画作也没有,这使原本像许多传统女性那样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寄予婚姻的久女大失所望,于是夫妻两人经常争吵,甚至关系濒临破裂。失望的婚姻生活给衫田久女带来无比烦闷,也正是这一时期她创作了这首有名的俳句“心羡‘娜拉将夫弃,补袜师嫂恨不及”。当时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日本相当流行,主人公娜拉为了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毅然离家出走,抛弃丈夫和家庭的女性形象影响了一代知识女性。当然,与同时代的大多数女性相同,杉田久女也面临着“嫁夫随夫,从一而终”等世俗的偏见和顽固的陈规。久女的长女石昌子在《回忆母亲久女》一文中写道:“母亲在昏暗的吊灯下缝补旧袜子,她脸色憔悴,眼睛已经失去光华。思想正在觉醒时期的母亲充满各种苦恼和矛盾,但又不能与孩子、传统毅然决裂,只好选择忍受痛苦和绝望的道路。她说不会成为《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深藏她的苦闷。这句俳句是表现妇女问题等各种题材的社会缩影。”以娜拉入句,在当时非常新颖,也只有久女这样具有强烈个性的女俳人才会如此构思,通过此俳句,我们不难窥探出,自我觉醒的女性与现实社会的碰撞而又缺乏超越的勇敢,这使久女的心灵备受折磨。众所周知,父权制度社会中,事业历来是由男性承担,女性被限于家庭一隅。依赖男性生存的女性几乎被限制于家庭狭小的空间中。知识女性面对事业与婚姻的两难选择,是触及女性解放中较深层次的问题。杉田久女从精神到行动,无不体现着对社会固有的女性角色含义的否定与反叛,彰显着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随着与丈夫关系的每况愈下,杉田久女开始从失败的婚姻中觉醒,决心将毕生奉献给俳句创作。

从杉田久女春夏秋冬的经典俳句各一首的赏析中,不难体味出这位优秀女俳人的热情奔放的句风,绚丽浓艳,极具丰饶的感受性。久女的作品从最初的富有平淡轻灵的情绪,到后期由于激烈倔强的性格和家庭不和等原因,转向通过写生表现内心强烈奔放的情绪,达到印象与现实的结合。久女凭借其丰富渊博的知识积淀,构筑了浪漫理想的俳句世界,而追求自由、自主、自我的思想意识又始终贯穿于其俳句创作的始终,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参考文献:

〔1〕郑钦民.俳句的魅力[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罗鹏.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日本近现代女俳人创作[J].作家,2014,(12).

〔3〕刘利国.日本近现代女诗人诗歌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2).

〔4〕上野SACHI子.女性俳句的世界[M].岩波书店,1989.

〔5〕陈岩,刘利国.日本历代女诗人评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俳句杜鹃创作
趣说俳句
杜鹃红
杜鹃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新派俳句的倾向
创作随笔
关于松尾芭蕉俳句汉译的研究
日本俳句的译介及汉俳的创建——以林林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