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西酒吧文化差异浅析

2015-09-20 08:25崔钰萌
关键词:酒吧价值观核心

崔钰萌

摘 要:中西文化之间的显著差异为文化交流造成了巨大困难。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引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增强。酒吧文化作为社会娱乐生活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也逐渐得到发展。因此酒吧文化研究也越来越成为跨文化研究领域新的关注点。然而,由于中西方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中西方酒吧文化也有着明显不同,核心价值观是造成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幻,中国与西方世界都形成了各自独特迥异的文化。虽有共性,但二者文化差异之广、之深很难一一道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起源,并且二者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不同因素都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而跨文化研究正是与中西文化差异研究在这一点上相交叉。虽然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和当今的全球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同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但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却不可避免。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着眼于中西方酒吧文化的差异,通过分析文化影响认知这一理论,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造成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对中国文化而言,酒吧文化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酒吧文化源于西方社会,有着深厚的经济背景与文化背景。19世纪时,工业革命在英国高歌猛进,一座座繁华的都市从地平线上拔地而起,蓬勃发展。仿佛在一夜之间,酒吧成了繁华都市炫耀展览的橱窗。其实不然,酒吧在西方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以英国为代表。而在中国,一开始酒吧寥寥无几。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酒吧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各大城市,于是一种“新文化”—酒吧文化在中国应运而生。本文将以英国酒吧文化作为西方酒吧文化的代表,与中国酒吧进行分析比较。

一、酒吧在中西方的发展历程

(一)英国酒吧的起源及发展

在欧洲,尽管酒吧十分常见,但悠久的酒吧历史当属英国。起初,酒吧只是人们聚在一起喝酒的场所。随着罗马人的入侵,道路两旁出现了很多小旅店,这便是酒吧的雏形。14世纪时,家庭式酒吧十分流行,如今在一些乡村也可以看到。那时的酒吧与近日不同,是劳动阶层的专属,而上流社会人士却很少光顾。18世纪时,酒吧衍化为公共场所,不再局限于公路沿线而已在全国范围得到发展。中产阶级,如律师、商人等开始到酒吧里交际、谈生意或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酒吧成了他们经常出入的场所。除此之外,女性也开始成为酒吧的常客。美国社会历史学家安德鲁·巴尔在《饮酒》一书中写到,19世纪以前,吧台只具有比较单一的付货、记账、收款的功能,并不是客人饮酒活动的空间。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环形吧台,这种环形吧台所带来的快捷方便的服务很快便风靡起来,而这自然而然也带动了酒吧的迅速发展。

到了19世纪20年代,大都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商业也异常繁荣。尤其是零售革命对大都市的消费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引领着都市消费生活的时尚。自然而然,商店作为都市的时尚空间,对市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逛商店已成为了时尚潮流。为了追赶时尚的潮流,迎合市民的消费趣味,改变落伍的形象,酒馆的经营者和设计者开始向商店寻求灵感,摹仿挪移商业柜台的风格。吧台从不显眼的角落进入到公共活动空间,登堂入室,大展风姿。照明设备和玻璃器皿的使用,使吧台成为非常炫目耀眼的商业柜台,酒馆也因此与大都市的商业时尚风格相互呼应,并与都市的商业消费时尚融为一体,成为大都市商业消费生活的重要场景和景观。酒吧变成了酒馆,不仅成为了具有独特功能的休闲消费场所,更是大都市展示商业时尚的美丽橱窗。

(二)酒吧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

中国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一直留存着杜康发明造酒之说。然而中国酒吧的历史却与酒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不相匹配。中国饮酒与进餐密不可分,饭前饮酒与边吃边饮的习惯决定了中国人的喝酒场所,不是自家的厅堂便是外边的餐馆。而作为纯粹以饮酒为乐的场所—酒吧,却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代表着正宗的西方酒文化。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增强。中国不仅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酒吧作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模式在中国也日渐流行,成为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初酒吧只是零零星星地出现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中,然而近十几年里,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大大小小的酒吧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各大城市。不仅是在大城市里,在开封、安阳等二线城市里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酒吧,如布兰卡酒吧、过客酒吧等。作为休闲娱乐场所,酒吧在中国不断发展,无论是在酒吧环境还是在服务质量方面都较初期有了较大的改善。其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短升级,酒吧业不断成熟。因此,在一些城市,酒吧已经被认为是城市文化的象征符号。

二、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

(一)西方酒吧文化

西方的酒吧文化以英国酒吧文化为代表。人们可以在《酒吧护照:旅游者酒吧仪俗指南》这本小册子中找到这样的忠告:“你如果没去过酒吧,那就等于没有到过英国。”这一忠告对那些想要领略“英国生活和文化核心部分”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但对于初来乍到的异国人来说,不了解英国酒吧的习俗可能会对酒吧的大失所望。英国酒吧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英国酒吧内没有端酒的侍应生,顾客得亲自到吧台去买酒。这一点听上去似乎让人感到不太方便,可事实上这一习俗却有着深刻的内涵。英国人素以其高冷尊贵的气质闻名。然而,酒吧为英国人改变其不愿主动与人亲近的这种情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英国,和陌生人亲切地交谈被认为是完全适宜的正常行为的唯一场所可能就是吧台了。比如,排队的时候可以和其他等待买酒的人交谈,不需要刻意地介绍自己,随便聊聊天气、体育等都是与陌生人聊天的很好的话题。因此,酒吧的这种习俗是为了促进社会交往。

2.买酒时需注意的细节。英国人喜欢遵守秩序,但人们在酒吧里不会正式地排队。如果一同去酒吧的人比较多,那么就派一两个人去买酒就可以了,而不要一大帮人在吧台前闲聊堵着路。酒客们都是挤到柜台前等候,可酒吧服务员总是有本领知道该轮到谁了。轮到你买酒时,要尽量把“请”字挂在嘴边,以此来显示你对酒吧服务员的尊重。另外,买酒时不要吞吞吐吐犹豫不决,特别是在人多时让服务员等着。也不要等到最后才说要喝像爱尔兰烈性黑啤酒那样的酒,因为这种酒与其他酒相比,准备时间要长得多。

3.适时地请人喝一杯是促进人际交往很好的方式。与陌生人交谈时,适时地请陌生朋友喝一杯,可以使你更好地融入酒吧氛围。如果是同英国的朋友一起,或是去酒吧和客户进行工作上的洽谈,那么提议的人会通常请第一轮酒。为了表示感谢,你也应该迅速的回请。当对方的酒还剩下1/4时则是回请的最佳时间。另外,在酒吧里千万不能给酒吧的服务员“小费”以示感谢。请酒吧的服务员喝一杯则是一种很友好的感谢方式,也很符合酒吧里平等的气氛。

(二)中国酒吧文化

在中国,酒吧文化同酒吧一样,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中国酒吧文化虽与西方酒吧文化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氛围平等、自由、随意,可也有自己独特的酒吧文化。酒吧文化在中国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国酒吧文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中国酒吧文化属于新型的娱乐文化。不得不承认,一开始人们去酒吧或多或少是源于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人们看重的是酒吧所带来的新鲜感以及酒吧文化中所包含的时尚因素。酒吧文化在中国代表着都市的繁华、活力与时尚,通常人们在一天的忙碌过后闲来无事会来到酒吧娱乐消遣。大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在酒吧里找到一种情感归属感,同时也可以缓解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一点与西方酒吧文化有很大不同。西方的人一般将酒吧当成社交聚会的重要场所,因此酒吧文化在西方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此可见,中国人去酒吧的目的与西方人有很大不同。

2.中国人不习惯AA制,酒吧里也是如此。因此在中国酒吧里你很难看到英国酒吧里回请的情况。无论是聚餐或是去酒吧喝酒都是很重要的社交方式。中国人在酒吧里喝酒会抢着买单,以此来显示对友情的重视与对朋友的尊重。反而各自付账会被认为小气、斤斤计较,不仅会影响朋友间的感情,还不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在中国的酒吧文化里,往往会存在对酒吧理解的偏差。一方面,很多人将酒吧认为是高档消费场所。一些酒吧的收费标准确实比较贵,同样的酒水较正常价格可能会高出一倍,而且还会规定最低消费标准,这便使得酒吧离平民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人们对酒吧存在偏见,认为酒吧是色情场所。酒吧里的灯红酒绿以及震耳欲聋的音乐的确会让人产生疑惑。但是人们看待酒吧不能以偏概全。一些价格优惠、风格简单的“轻吧”在中国还是不在少数的。其实说到底还是中国人没有从观念上完全认可酒吧文化。

三、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差异原因

造成东西方酒吧文化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习惯以及民族的价值观体系等等,因此分析造成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的因素时可采取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造成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文化影响认知这一理论,进一步解释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体系是造成中西方酒吧文化不同的根本原因。最后,通过对中西方不同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释来说明其对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的影响。

(一)文化影响人的认知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其结果会受文化环境的影响。目前,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方面:认知的生理过程、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就认知的社会过程而言,认知是社会文化的传承、积淀和创新。因此某一特定地域、民族的文化对其所处的社会范围内人类的认知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文化对认知成果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促成、引导或者约束的作用。由此可见,在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时,了解文化对认知的影响这一点十分重要。

然而,文化作为知识、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等精神或观念的存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文化的变化,人类的认知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的内部发展本身会引起社会文化进化。除此之外,文化迁移也是文化社会变化的一种。文化在迁移过程中必须面临文化适应问题,转变其固有的文化模式,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同时,在此过程中,人们并不会完全接受所有的外来文化,只有能为我所用、适应性较强、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才能被接受。既然酒吧文化是“舶来品”,那么人们对其认知必然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其接受程度也取决于酒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互适应度。在研究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时,中国固有的文化环境与酒吧文化的调整适应都是影响人们对酒吧文化认知的重要因素。

(二)核心价值观是根本因素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而核心价值观是价值系统内最基本的比较恒定的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便会渗透到该民族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中,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支配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处理文化差异问题实际上就是处理不同价值观的问题。不同民族对同一文化产生的不同认知也是源于其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中国同西方国家由于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方式、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生活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中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和”精神,价值评价标准上强调道德伦理;而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评价标准上强调契约法治。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认知的社会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影响人们对酒吧文化的认知,而究其根本,其实是中西方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导致了人们对酒吧文化的不同认知,这种不同认知又导致了中西方酒吧文化的差异。

(三)核心价值观对酒吧文化的影响

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西方酒吧文化的差异根植于双方核心价值观的不同。酒吧文化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造成中西方酒吧文化的差异。本文只选取其中的两方面来说明核心价值观对酒吧文化的影响:

1.中国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推崇个人主义。中国核心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并非偶然,集体主义是对几千年来中国集体主义思维方式的一贯延续,其核心是强调集体是价值的主体,个人意识服从集体意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国人自古强调群体价值,这也与在中国长期以来占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极力推崇社会的有序与和谐,提倡个人对群体的忠诚和责任。集体主义在酒吧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体现就是中国人大多与熟悉的朋友一起去酒吧娱乐,到了酒吧也坐在一起。这样一方面交流起来更加亲近容易,不会显得孤单;另一方面有朋友在会有安全感,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解决,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个人主义根植于西方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之中,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作为一种精神需求,更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深入到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指导、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都是自我约束、自我包容并且理论上自足的实体,社会只是个人的集合体。因此西方人比较强调个体自由——他们来到酒吧进行社交,认识陌生的朋友,与他们开心地聊天,而不局限于已有的朋友圈。酒吧里的轻松平等的氛围更符合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核心价值观。

2.中国核心价值观强调伦理道德,而西方核心价值观更注重契约精神。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评价上重视道德和伦理。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里,“和”精神、集体主义中都渗透着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可以说,注重道德伦理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贯穿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是个人修养的主要内容,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基于这种道德观念,中国人无论是在外吃饭也好,在酒吧里喝酒也好,去游玩也好,好朋友间总是抢着为对方付账,这不仅体现了“和”的思想,更体现了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重视亲情、友情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反而,各付己帐会被认为自私、小气、人情关系观念淡薄。因此西方酒吧文化中的AA制在中国酒吧文化中并不流行。与中国不同,西方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评价标准上更强调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在西方社会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以自由、平等、人权为基石,影响着西方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西方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人利益,崇尚民主、平等和自由,形成了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的制衡机制为特点的契约法治社会,因此十分符合西方的核心价值的AA制产生、发展于西方就不足为奇了,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关系。

文化对人的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规范作用,而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对人的认知更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跨文化角度来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某一文化的不同认知会导致该文化在不同地域产生差异。酒吧文化在中西方不同的发展历程对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的形成固然有着一定的影响,但究其根本,是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导致了中西方酒吧文化显著的差异。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西方酒吧文化差异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对日后的跨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焕香.试论国内酒吧业的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S1):64.

〔2〕龚佳.英格兰的酒吧[J].科学大观园,2007,(6):14-15.

〔3〕观凌.酒吧文化侃谈[J].中国对外服务,1996,(1):16-20.

〔4〕贾然然.当代中西方核心价值观差异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5〕李敏.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192-194.

〔6〕秦秀娟.文化及其进化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06.

〔7〕许歆.英国酒吧的礼仪与习俗[J].英语沙龙,1997,(1):7-9.

〔8〕郑渊.中西酒吧文化比较.[J].消费导刊,2007,(9):222.

猜你喜欢
酒吧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Wine ahead餐酒吧
FAN迷离酒吧
Autentista酒吧
WAY2酒吧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