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称谓语词汇意义特点的探析

2015-09-20 08:25曹运波
关键词:义素屌丝男神

曹运波

摘 要:现今,网络流行语已逐渐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日常交流,而其中称谓语又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词之一,更是带有其独特的语言意义,特别是词汇意义,这也就为我们的研究价值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从词汇意义来源、词汇意义的构成、词汇意义发展3个方面来看,网络流行称谓语词汇意义来源的特点是自生与内引占主导、义素精确性的驱动、隐喻模式的突出;词汇意义构成特点为理性义—意义的简单加合、理性义—部分义素的强化、色彩义—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的结合;词汇意义的发展特点是由于词义的泛化、词义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及自称义与他称义的糅合。

网络流行语就是网络上流行的词语,是广大网民对于语言使用的一种自觉创造和约定的表达方式。称谓语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用来表示彼此间各类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使用的名称,即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亲属称谓语如“父亲”“老公”“叔母”等,社会称谓语如“教师”“记者”“司机”等[1]。在网络上流行的称谓语,基本上都是表示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即社会称谓语。概言之,网络流行称谓语也就是网络上流行的人们用来表示社会角色的名称,如“屌丝”“土豪”“男神”等。本文采取的研究角度是狭义的词义——词汇意义。

就目前而言,专门针对语言本身的诉求进行探讨以及把流行语进行分类式研究,特别是网络流行称谓语这一大类则探讨得非常少。《网络流行称谓语的文化学思考》《网络环境中的流行称谓语探析》和《浅析网络语言中不和谐称谓现象》是专门探讨此问题的学术成果,开辟了新的研究视野,有很大意义。但是所选之词及角度与本文仍有不同,本文选取最新最热最流行之词来论证,选取词汇意义这一角度深入解析,故而能更为清晰地阐释网络流行称谓语在词汇意义上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本文结合语言本身的特点和流行语中的一个大类——网络流行称谓语进行分析,分析网络流行称谓语的词汇意义来源的特点、词汇意义构成的特点和词汇意义发展的特点。

一、词汇意义来源的特点

新词新义的产生源于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或新现象的需求,反映的是一个个新鲜的意义,表达的是一个个别样的情感,网络流行称谓语也不例外。

(一)自生与内引占主导

一般认为,新时期新词所表示的意义,从来源上看可以区分为3大类:自生、外借、内引,有些意义在来源上是可以交叉的[2]。当然,内引并不止是从方言中引入,只要是这个词语原先存在于汉语中,那么就应该算作是内引。

网络流行称谓语中大多数是自生和内引,外借的非常少。首先,来源的自生性。“男神”一词,是由“女神”一词衍化出来的,原先并没有这个词,表示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男人的统称,一般指女生们心仪的对象或偶像”,属于汉语共同语自身形成的新概念,表示的是新的词汇意义。其次,来源的内引性。“土豪”,原指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凭借钱财势力横行霸道、压迫剥削农民的大地主、土皇帝。现在在网络游戏中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肯投入大量金钱购买游戏装备、卡点,现实中用于讽刺那些喜欢购买高档奢侈品化妆品、包包、豪车、数码电竞、动漫ACG等的人。有些人把生活中比自己肯花钱出手豁达的人戏称为“土豪”。在网络流行称谓语的来源中,自生和内引的词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显示出源于为本土服务的网络流行语受本土文化影响较大的特点。自生和内引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网络流行称谓语的数量,同时也因为其复杂性而提高了这一类词语的质量。

(二)义素精确性的驱动

毫无疑问,词义具有模糊性的性质,但是这并不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不需要精确语言。精确语言除了用于计算语言和一些如条约、合同、协定等的文件性语言之外,还用于人们的社会情感表达。这种精确的社会情感最明显的就体现在网络流行称谓语中,比较突出的是“屌丝”“土豪”“女汉子”等词。我们用义素分析法来论证在网络流行称谓语身上所体现的义素精确性的驱动。

第一组:

{屌丝}=[-富有][+知识水平较高][+自嘲][+地位低][+不如意]

{高富帅}=[+富有][+知识水平较高][-自嘲][-地位低][-不如意]

{穷人}=[-富有][-知识水平较高][-自嘲][+地位低][+不如意]

第二组:

{土豪}=[+个子高][-相貌好][-气质][+富有]

{高富帅}=[+个子高][+相貌好][+气质][+富有]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并不那么如意的人,拥有矮、胖、穷等属性特征,社会地位低,他们有一些称谓如“痞子”“穷人”等,但都不是准确的称谓。因为他们不像中国古代的老百姓那样没有多少文化,相反有些人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社会上这样一群人急切希望有一个称谓来表达自己的状态和情绪,故而“屌丝”一词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以后就成为几近全民共享的称谓语。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穷,但是在外人看来有点呆、傻或者土,他们不能成为“屌丝”,不能成为“高富帅”,于是这样一群人又找了一个词来表达这个群体的社会角色,那就是“土豪”。

(三)隐喻模式的突出

“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了隐喻模式。隐喻模式用来对抽象事物的概念化,理解和推理。”[3]同样,对于网络流行称谓语的起源,特别是内引型的网络流行称谓语,隐喻模式尤为突出。

“奇葩”,本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珍贵奇特的盛貌或非常出众的事物,而现在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事物)十分离奇,不落世俗,个性十足,世间罕见。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隐喻,是因为二者都具有“奇特”这一义素。此外,“女神”能表示女性偶像,也源于和神话中的“女性神仙”共有“漂亮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义素。“土豪”能表示肯花钱、出手豁达的人,也是源于和压迫剥削农民的“大地主”共有“有钱”的义素,而且这3个词都是因为功能或性质的类似而产生了这样的隐喻义。

二、词汇意义构成的特点

网络流行称谓语都是实词,实词的词汇意义以理性义为核心,另有依附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网络流行称谓语词汇意义构成的特点主要有:理性义——意义的简单加合;理性义——部分义素的强化;色彩义——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的结合。

(一)理性义——意义的简单加合

结构的复合正体现着意义的复合特点,而在成型阶段网络流行称谓语的结构复合体现的是意义的简单加合。现代汉语合成词主要有3种构词方式: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3类。网络流行称谓语基本上都是复合式的结构,意义也都是复合型的意义。这样的结构符合新词产生的规律,这是因为“利用本民族的構词材料和构词模式来创造新词是词汇发展的主要途径”[4]。

“男神”和“女神”虽说看起来像是附加式的词根加词缀,但仔细一分析,发现复合式中的偏正型,“男神”和“女神”分别指男性和女性的神明或至尊。“男”“女”分别和“神”进行词义的加合。女神是指女性中比较漂亮、优雅的一类。“女汉子”属于偏正式短语,由“女”和“汉子”两个语素构成,比喻“像汉子一样的女生”,是指一般行为和性格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

(二)理性义——部分义素的强化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是对词的义项进一步分析得到的语义特征。伴随着新词新义的不断涌现,一个词的某些义素会无形中被强化或者弱化,以创造新的词语。同样对于网络流行称谓语而言,部分义素的强化现象仍然非常明显。这为丰富网络流行称谓语提供了途径,形成了很多对称型的网络流行称谓语。

“男神”与“女神”可以分别分解为:“男神”——[男性][神明或至尊];“女神”——[女性][神明或至尊],并且“男神”本来就是由“女神”一词衍化出来的,正是因为“神明或至尊”这一义素得到强化,所以出现了对称的新词——“男神”,如“这年头,不止有女神,还得有男神。怎么样的才能叫男神?”这句话也正是体现“神”所代表的义素得到了强化,不只是女性的,而且还要男性的,并且都是“神”,即“神明或至尊”或“偶像”,这两个词也就构成了一个语义场,有着共同的词义特点。

(三)色彩义——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的结合

在研究词汇意义组成特点的时候,我们把重心放在词义的核心——理性义上,但是网络流行称谓语在色彩义上也有着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的结合,所以在分析词汇意义组成特点这一部分,我们加上了对色彩义的研究。网络流行称谓语产生的动机就是对社会角色的精确表达和社会情感的发泄,所以感情色彩在成型阶段也必定存在。另外,有些网络流行称谓语还同时具有形象色彩,给人以生动具体的感觉。

“基友”,感情色彩表现在用类似于“屌”的不雅词,表达同性恋;形象色彩主要是具有声音色彩,因为在英文中,男同性恋的英文单词为“gay”,和粤语的“基”同音,因此就有了“搞基”“基友”。“男神”“女神”,因为崇拜、欣赏而具有感情色彩,又因为可望不可及的“神性”距离而有形象色彩。“奇葩”,感情色彩在于“奇特”义,形象色彩在于“花朵”义,具有形态感。

三、词汇意义发展的特点

网络流行称谓语经过了网络上的疯狂使用之后,逐渐地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它们的词汇意义也发生了演变,有了新的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词义的泛化、词义的社会认可度提高、自称义与他称义的糅合。

(一)词义的泛化

“所谓词义的泛化,是指体现了概念的词在意义演变过程中发生的概念内涵上部分消失的现象,即词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称范围的过程。词义泛化后,较之原意在内涵上缩小了,而外延上拓宽了。如‘扩容,指扩大通信设备的容量,后泛指扩大规模规律。”[5]同样,对网络流行称谓语而言,词义的泛化是演变的特点之一。

“男神”和“女神”刚开始指称“男性偶像”和“女性偶像”,有自己的“内涵”,对对象有一定的标准,如“男神”有50条标准,“女神”也有全方位的要求,并且两者都有公认的代表人物,但是后来又被大家泛化为只要稍微有能吸引自己优点的男生称为“男神”,吸引自己的女生称为“女神”,再到最后,在娱乐性的驱动下,“男神”可以理解为“男神经病”,“女神”可以理解为“女神经病”。此外,“基友”,本意为用来搅基的伙伴,现在基友逐渐成为了男性朋友之间的戏谑称呼,关于同性的内涵缩小了,关于友情的外延扩大了。

(二)词义的社会认可度提高

以网络流行称谓语在渗入大众日常生活中之前仍然具有一定的社团性,可能只会被一部分人所了解,被一些人刻意回避,只有等到它们有了一定形态和意义并且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才会被大众甚至官方承认并使用。

如“屌丝”一词从网络走上主流媒体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这个词本身比较陌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屌”字的不雅色彩。“屌丝”,是在2011年年底流行于网络;然后2012年4月11日登上地方性报纸——《晶报》,发表评论文章《李毅的屌丝文化》;接下来2012年5月16日,登上了全国性专业报纸——《体坛周报》,发表述评文章《高富帅?李章洙带给恒大屌丝气质》;再接下来2012年11月3日,登上了中央党报——《人民日报》的十八大特刊。至此,“屌丝”从最底层实现了完美逆袭,成为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用语,经历了从网络上走出来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社会认可度的提高显而易见。

(三)自称义与他称义的糅合

自称是指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在古代较为常见,如本公子、本少爷、微臣等;他称是指第三人称,用以称呼别人,如先生、同窗、岳父等。大部分称谓语都是既可以是自称,也可以是他称。如“公子”,既可以自称“本公子就是体育局局长的儿子”,也可以他称“就是那位公子给你付的账”。但是网络流行称谓语,刚开始的时候大多只是用于一方的称呼,要么是自称,要么是他称,后来才演化出新的指称义,实现自称义与他称义的糅合。

“屌丝”一词,最开始只用于自称,是对自己进行自嘲。到后来用于称呼他人,这一改变极大地增强了“屌丝”一词的生命力,人们互相调侃,“屌丝”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如“他真是世界上最屌丝的主教练”“艾伦真屌丝,实在太屌丝了”,这些则是自己对他们的称谓,称别人是“屌丝”,属于他称。而“土豪”一词的走向正好与“屌丝”相反,土豪原来是只把生活中比自己肯花钱出手豁达的人或网络上的无脑消费者称为土豪,用于他称。在一些广告语或新闻标题中却频繁出现了具有自称义的现象“我本土豪 只享土豪礼”等。

总之,从词汇意义来源、词汇意义的构成、词汇意义发展3个方面来看,网络流行称谓语词汇意义来源的特点是自生与内引占主导、义素精确性的驱动、隐喻模式的突出;词汇意义构成为理性义——意义的简单加合、理性义——部分义素的强化、色彩义——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的结合;词汇意义的发展是由于词义的泛化、词义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及自称义与他称义的糅合。

目前,网络流行称谓语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交际,这既是因为这些称谓语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娱乐性、灵活性;同时也是人们表达社会情绪、追求确切社会角色的要求。但是对于网络流行称谓语的自身认知,即网络流行称谓语的规范性问题仍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关于网络流行称谓语词汇意义的特点分析正是为探讨这类词的规范性问题做铺垫,争取为网络流行称谓语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6-167.

〔2〕杨端志,杨振兰.新时期汉语新词语语义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20-21.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73.

〔4〕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157.

〔5〕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8.175.

〔6〕杨建.“屌丝”登堂入室——浅析一个网络热词如何进入主流媒体[J].编辑学习,2013,(2):88-92.

猜你喜欢
义素屌丝男神
义素分析法
自我矮化症
下一站男神
黄瓜网 搞笑屌丝吐槽网站
男神爸爸,都在别人家
官场“屌丝”的梦想与现实
俄语“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
色彩义素类型略说
语义指向与义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