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 盐商 宗教
——解读扬州传统园林建筑的三重门

2015-09-21 07:22撰文宋桂杰王军
中华民居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盐商园林建筑

撰文/宋桂杰 王军

帝王 盐商 宗教
——解读扬州传统园林建筑的三重门

撰文/宋桂杰 王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太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让世人尽知风韵无限的扬州古城。这座古城中的传统园林建筑,深受帝王、盐商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兼有南北两地之长,既具北方之雄伟,又有南方之秀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何园

一重门:帝王南巡掀园林修建之风

何园

帝王对扬州园林建筑的影响要从大运河的开凿说起。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开邗沟、筑邗城起,扬州便成为咽喉之地。大运河的开通使扬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之一,南北商人及物资多以此为集散地。江淮荆湖和岭南的物产,特别是东南一带的海盐,大都在此集散。到唐朝中后期,扬州不仅成为一座盐运、漕运重镇,而且成为一座商贾如织的国际大商埠,在当时有着“扬一益二”之说。宋元之时,扬州更与淮安、杭州、苏州并称“运河四大都市”。

运河的开通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当时,中原官民南迁,给东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带动了以扬州为代表的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运河开通也为帝王巡游疆土、体察民情提供了便利。从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刘濞,到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曾乘船沿运河而行。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六来扬州。他首次南巡就历时五个多月,往返水路达5800余里。

为了迎接圣驾,运河沿线的各地绅商在园林别院的修建上,自然不敢懈怠和马虎。当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扬州的盐商们竞相出资,沿水筑园造景,达24处之多。其中,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成为皇帝游览的胜地。而在这个过程中,扬州园林建筑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又汲取了皇家园林雍容华贵、江南园林诗情画意的风情,成为北雄南秀的巧妙融合体。

后因盐业渐衰,皇上也不再南巡,扬州随之中落,扬州园林亦趋向庭园化。

何园

二重门:盐商重金雕琢园林极致之美

大明寺

历史上,扬州是我国最重要的盐业运输和交易的中心城市之一。盐商在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富甲天下,又崇文重教,广交名士,营造、扩建园林,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至今,扬州仍保留着一些由盐商兴建的别具特色、秀丽多姿的园林。

“扬州繁华以盐盛”,扬州盐商与园林的关系是经济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具体化。盐商建造了精湛的园林,园林提高了盐商的社会地位与公众形象,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这也是扬州传统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而私家园林又往往以盐商园林为主的缘由之一。

扬州盐商园林的格局多以“厅堂”为主。除了遵循严格的礼制外,盐商在修建园林时还十分注重细节。为此,他们不惜钱财,雇用技艺最精湛的工匠修建雕琢,所用的一砖一木一石皆是上乘,陈设字画、家具无不考究。

历史上有许多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曾在扬州为官,或慕名来扬州游访,诸如以诗文名扬天下的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东坡等,以及为世人所熟知的“扬州八怪”。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治》的作者、明末造园家计成也曾在扬州进行了大量的造园实践。

好儒的盐商富贾们藏书、兴学,不断恢复和兴修风雅园亭,使得“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的习气一时蔚然成风。

“天下第五泉”

《过扬州》清·龚自珍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三重门:宗教赋予园林禅佛意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描写了江南佛寺的盛况。身处淮扬地区的扬州,自然成为传教布道的中心场所。唐代大明寺住持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法,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并把盛唐文化传到日本。清末的江北刻经书声名远播至东南亚各国,时称“扬州刻本”。宗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扬州园林的建造思路与实践。在扬州寺观园林中,行宫寺作为皇帝的行宫,规格最高,选址远离喧嚣俗世,环境自然清幽。扬州的高旻寺、天宁寺、大明寺就曾是康熙、乾隆皇帝驻跸过的行宫寺。

大明寺是集园林建筑和寺院建筑为一体的综合性寺观园林,位于扬州蜀冈中峰,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曾在此传经受戒。大明寺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宗教核心区,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以栖灵塔为中心,分列钟鼓楼、卧佛殿、藏经楼、斋堂等古建筑。栖灵塔曾供有佛舍利,是当时隋文帝修建的三十座供养佛舍利的塔之一。西园亦称“御苑”,是乾隆皇帝多次南巡之地,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五泉”便在其中。

扬州传统园林建筑在接受宗教文化熏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影响,通过造景元素的构成来营造神秘氛围和意境。比如,扬州寺观园林的铺地主要模仿私家园林,多以砖石为主,但也装饰有宗教特点的神秘纹饰图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寺鉴真纪念堂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唐代鉴真和尚在日本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而成的。整座纪念堂典雅古朴,富有禅意的布景引人遐想。

何园月亮门

瘦西湖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盐商园林建筑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现代园林中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应用解析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烛光有烟
烛光有烟
大清盐商很任性
郑板桥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