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2015-09-22 01:58刘芳李敏
亚太教育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三角形教学活动儿童

文/刘芳 李敏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其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因为儿童数学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大,涵盖知识内容不断增加,再加上儿童自身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儿童整体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下降。那么怎么才可以在儿童数学课堂中有效提升儿童的学习能力呢?培养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的高效方法又有那些呢?

一、培训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高效方法——游戏教学法

(一)数学游戏对数学学习的作用

数学游戏有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优势,儿童在这个年齡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很多新奇的事都感兴趣,游戏是孩子非常喜爱的活动。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将娱乐、游戏带人课堂,给儿童带来一个全新的感觉、强烈的刺激,从而才能够有效地组织他们愉快的情绪。”因而,将游戏充满童趣,能寧更好地引发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想了解很多东西,容易接受的新的事物,会对新奇的教学方式产生兴趣。

(二)让儿童感悟新知,培养数感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

应当充分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基础与经验知识,构建类似于实际生活的游戏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不断培养儿童的数感。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一些游戏方面的活动,必然能够让儿童体验更多的快乐,教学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个三角形,先让儿童看一下三角行有几个角,然后提问:如果切掉其中一个角,那么这个三角形还剩下几个角呢?对儿童而言,他们也许会认为三个角切掉一个应该还剩下两个,聪明点的可能会考虑到还有其他答案。给儿童一定时间思考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抽答的形式了解儿童心中的答案,然后课堂上,结合实际教学知识,创设出再利用组合教具,将三角形分开,从图中发现切掉一个角的三角形变成了四角形,另外一个组合形成的大三角形分开时候,切掉三个角还剩下三个角?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儿童利用模型组合的特点,让儿童组合、拆散找出答案。数学游戏教学的情境,让同学们观察实际的真实材料,有效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能力,帮助对数学现象、数学学习形成基本的概念。

(三)利用数学游戏,联系生活,诱发儿童创新

动态式的数学游戏是儿童学好数学、激发兴趣的基石。看到生活的实际问题,将数学趣味性游戏融合于数学知识点教学中,能够让儿童的数学理解和学习的思维,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利用游戏教学,能够让儿童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变苦为乐。

二、创造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儿童数学学习能力高效方法的前提

一方面,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主要包含师生课堂与课后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以将儿童的认知活动激活出来,使得儿童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快乐,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儿童的能动性与积极性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积极性与能动性的驱使下,儿童自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得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应当意识到,数学这门科目实质上属于活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但要充分意识到数学的本质,同时还应当遵循儿童本身的认知水平。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儿童掌握再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够让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进程。所以,数学教学活动不能缺少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良好互动,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师的“教”与儿童“学”的有机整合。

三、培养儿童的反思能力

第一,反思精彩部分。课堂中必然包含若干个精彩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将每一节数学课堂中的闪光点记录下来,通过不断的记录、积累,逐步将其演变为自身的教学风格,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第二,反思不当部分。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处理不当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将自身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总结出来,然后再针对这些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反思,思考应对的措施,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这些错误。

第三,反思儿童行为。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是在于儿童的学习效果。课后教师应当针对儿童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反思,将儿童的闪光点与问题记录下来,尤其是针对儿童普遍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索导致问题的原因,以便于纠正儿童的错误。

四、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分析方面。数学教学中,分析是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析成基础的问题。第二,概括方面。概括方面主要是;针对部分相近的知识进行总结性的理'解,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使用具体的例子,分析除法中和乘法中有联系的部分,基于这个概念,就能概括出除法的意义。

第三,分析综合方面。在数学教学中,用逻辑性分析复合应用题时,具体的解题思路是:首先要将其划分为几个存在联系的简单应用类题目,接着针对每一个简单应用题目中所需的已知条件进行逐条分析,然后再将这些已知条件进行整合,将这几个简单的应用题目依次解答出来,最终获得需要的答案。

总之,学前教学是儿童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打好基础是以后学好数学的关键,如何让呆板的数学数字变得生动活泼,让儿童能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加强对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1]郑荔.对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J].幼儿教育,1999(Z1).

[2]林泳海.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J].山东教育 (幼教版),2000,(30).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教学活动儿童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三角形,不扭腰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三角形表演秀
留守儿童
画一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