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师德育活动课教学的再认识

2015-09-24 11:08叶莉娟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幼师生情境

叶莉娟

摘要:德育活动课教学是以特定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运用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结合相应的教学手段,创设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这是一种开放的双向探讨,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和指导行为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幼师学校的教学实践,对活动课教学进行再认识,提升德育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幼师生;活动课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9-0041-03

一、幼师德育课堂开展活动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1.幼师生自我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年龄介于16至18岁的幼师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学习生活向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转变。她们比同龄的中学生更早地感受到职业竞争和就业压力。她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学习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范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纲要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她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引导她们关注社会和行业发展,践行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由此,如果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手段,诸如心理测量、角色扮演、行为矫正、沟通分析等引入德育课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社会和身边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成一个个生动感人、启智诱思的情境活动引入课堂,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再以学科知识和原理引导她们正确看待,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和人生态度。一个有着健康人格和良好心态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幼教工作。

2.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角色要求的需要

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关注研究幼儿。只有耐心仔细观察和倾听,让幼儿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充分表现出来,让现象说话,让幼儿说话,才能加深自己对幼儿的理解,才能真正给予幼儿最好的关心和教育。“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会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 “幼儿教师做研究最一般的要求:对幼儿进行观察、倾听、描述、反思。”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是幼师毕业生进入幼儿园教师岗位的就业凭证,也是她们职业技能水平的反映。根据201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统一考试范围。其中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考核内容,侧重能力与实践的考查。

可见,无论是从幼师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还是从国家现行的行业入职要求来看,都应该在学科教学中加强这类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无法培养这些素质,而利用活动课教学,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落实德育课实效性的需要

幼师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和其他职业类学校一样,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决定了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立足于为职业教育服务,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幼师德育课涉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等内容。它们在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要求,渗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思维能力开发等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些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取决于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的积极程度。活动课教学旨在把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来,在“情境”中说“理”,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学“用”,它是落实幼师德育课有效教学的路径之一。

二、目前幼师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知行统一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然而,在幼师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和其他职中学生一样,处于“无知”“无信”“无能”状态的幼师生不在少数。所谓“无知”是指学生不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无法正确理解其中的概念、原理和理论逻辑之间的内在关联,无法理解教材中抽象、概括性的文字表述。“无信”是指学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作用,不相信其方法论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无能”是指学生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难以转化为现实行动。这些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教书育人将成为一句空话。

对幼师德育活动课教学的再认识 (一)学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方面

一是部分教师对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培养目标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幼师德育课是师范类的基础文化课,教学上套用以往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培养目标,过分偏重学科知识和原理的灌输,不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割裂了学科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认为那是专业课老师的事。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这门学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未来的幼教工作没有帮助,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二是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老师少、班数多、学生多、教学任务繁重的现象,使老师难以倾心教科研工作。缺乏学科教育教学方面的前沿信息和指导,老师的学科专业水平难以提高,老师间的教学方式近亲繁殖、趋于雷同,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脚戏、一言堂的现象并不鲜见,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背离了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和德育疏导为先的原则。

2.学生方面

一是在校生全是女生,多是高中升学无望,甚至是初中未毕业的省内各地生源,农村学生较多,基础文化知识薄弱,对抽象性、概括性稍强些的知识内容,学生普遍抱怨课听不懂,书看不明,减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由于性别的特点,她们对社会发展、时事政治的热情和关注度不高,视野窄,社会阅历不丰富。较注重自我,看重个人利益的得失。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德育课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可信度。三是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平均每学期13门,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老套,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力下,学生重技能轻文化,德育课被抛弃、被放弃。四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不重视德育课的社会实践和活动的作用,消极应付的现象比较普遍,使行为习惯和能力养成的过程受到影响。

3.学科教材方面

目前,幼师学校使用的是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后制定的北师大版的教材,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其中,《哲学与人生》居于核心地位。教材图文并茂,栏目丰富,有亲和力,处处渗透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然而新教材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弱化了学科体系和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尤其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见长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质量和水平。

(二)对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我们不能离开实际生活而在头脑中抽象虚构的、孤立的事实和理论,我们学习的是已知事物之间的关系及人类确立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行为才可能清晰,学习是活动的和社会性的观点才可能成为一种必然的推论。总之,人类的学习不能离开生活而存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对学生知识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注重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让他们在不同情景下应用所学知识并实现自我反馈。”因此,改变幼师学校德育课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上要转变观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学生为本,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托,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在学生的所思、所虑、所疑、所惑中寻找突破口,真正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实践证明,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活动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借助情境生成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发展综合素质。它是落实幼师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转变观念,推动幼师德育活动课教学的发展

(一)德育活动课教学过程是以探究为中心,强调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相统一的过程

活动教学强调互动、探究,强调学生的讨论、交流,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塑造和建构了学习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的参与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扶梯和拐杖。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结论,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究,在讨论中提炼信息、揭示缘由、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中学会尊重包容、博采众长,逐步统一认识。没有学生间、师生间多样化认知方式的互动交流和求新求异思维的脑力激荡,探究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生活的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人人参与、认真求索和思考的积极性,摆脱幼师德育课被学生抛弃、放弃的现状。

(二)德育活动课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知识学习与情感体验相统一的过程

活动性体验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自主的感悟与体验。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内心体验。活动过程应该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相互交织,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的相互融合。就学生的发展而言,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的成功或挫折,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本身,是更具实质意义的学习收获。

德育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知”与“信”的问题。对于物理、化学定律,学生知了就意味着信了,知信是直接统一的。而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时,学生不一定相信其真理性,知与信的统一不是必然的。信与不信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实现知行的转化,关系到学生能否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关系到学生能否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关系到德育目标能否实现。如何让学生“信”和“行”是德育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信”和“行”都是建立在知与情基础上的。让学生在雅、智、趣的情境活动中感受道德之美,体验幼教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感悟生活中哲学的真善美。在两难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情境活动中,感悟生活不是简单的白加黑,需要睿智,更要有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文以载道,实现知识学习与情感体验的有机统一,进而自觉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德育活动课教学过程是以活动为基础,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经历必要的感性认识阶段,积累相应的直接经验,才能促成学生有效的思考,使知识的掌握富于意义,最终上升为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和思维的发展。对于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幼师学生,在活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实践,在操作中进行探索,充分积累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她们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这实际上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把鲜活的生活和书本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对已知之事进行分析、概括、判断、推理,从而获得新知识和新发展,这种能力是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它不会自动生成,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学会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做出结论并不断反思。塑造学生的这些科学素养,应该成为每个德育教师的共识。

(四)德育活动课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树立正确生活态度的教育过程

有人说生活是一个过程,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学生乃至成人正是从他们的生活—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现成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大部分的教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基础。

人们常说生活因思考而精彩,时代性和思想性正是德育课的学科特点。德育活动课教学应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激励学生在对现实问题和困惑的追问中思考人生的真谛。妙用人生格言,诸如:命运里最缺的是选择;机会上最缺的是了解;你喜欢目标,方法就越来越多;你喜欢放弃,借口就越来越多;你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你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你喜欢拼搏,成功就越来越多;你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等,启迪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总之,只有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活动课教学的教育价值,发挥学生在学习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德育课堂的生命活力才能真正绽放。

参考文献:

[1]吴铎,夏国乘.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刘岚主编.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克旺.创造好的——教学情境[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7).

[4]宋秋前.教学有效性问题浅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5]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张华.我们是幼儿研究者——谈幼儿园教师怎样做研究[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1).

猜你喜欢
幼师生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幼师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
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提高幼师生的教学技能
交互式一体机英语教学之我见
关于幼高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调查研究
幼师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