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两岸政策论述”的“进”与“退”

2015-09-24 09:19王建民胡淑慧
世界知识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中华民国洪秀柱两岸关系

王建民?胡淑慧

2015年5月7日,马英九在出席一开幕典礼时,再次谈及“九二共识”,并质问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要维持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现状?

在蔡英文提出“维护两岸现状”论述并引起强烈质疑后,2016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候选人洪秀柱也大胆提出“一中同表”论述,同样引起很大争议,最终被迫回归“九二共识”。在此关键时刻,国民党在政纲中对有关两岸政策主张也进行了调整,总体呈现“有进有退”、“以守为主”的特点。同时,台湾陆委会也对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一套完整的论述与主张,不仅对大陆态度转趋强硬,而且政治立场有倒退之势,需要高度关注。

洪秀柱回归“九二共识”主轴

7月19日,国民党全代会正式通过洪秀柱成为国民党的“大选”候选人,党内候选人纷争终于告一段落。洪秀柱在党内初选过程中,最具争议是她提出的两岸论述,这可能成为她能否赢得“大选”的关键因素之一。搞不好,可能是“既输了选举,又输了路线”。

洪秀柱在党内参选初期提出的两岸论述主要有三点。一是提升“九二共识”,由“一中各表”升级为“一中同表”。面对外界质疑,她进一步明确表示,她主张的“一中同表”是“九二共识”的“2.0加强版”,核心是要大陆接受“中华民国政府存在”。二是以“整个中国”和“两岸宪政政府”解决两岸政治定位问题。她认为海峡两岸的真正法理现状是“主权宣示重叠,宪政治权分立”,类似马英九提出的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核心是“两岸是整个中国内部的两个宪政政府”,两岸关系是“整个中国”的“内部关系”。三是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并提出五项原则:一是要恪守“宪法”,就是坚持上述两岸政治定位;二是要平等尊严,就是协议内容须顾及双方核心坚持、平等与尊严;三是整体推动,即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不以武力处理两岸问题、解决台湾国际参与问题应同时处理(即一揽子解决三大核心问题);四是确保和平,协议内容须创造有助两岸和平发展的结构,可参考欧洲共同体的统合过程,建立“共同体”架构;五是民意为本,即协议内容须得到人民同意。

洪秀柱的两岸论述在党内与岛内引起了很大争议。外界将她归于“统派”或“急统派”,她却讲自己“不是统派,是正派”,是“中华民国派”,准确地讲她是标准的“深蓝派”。洪秀柱的两岸论述面临两大主要困难与挑战。一是“一中同表”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主张不一致。国民党现行两岸政策主张核心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而洪秀柱则强调要超越“九二共识”,以“一中同表”取而代之。如果要代表国民党参选,参选人的两岸政策主张与党的主张不一致,这是选举大忌,会造成思想混乱,当然不现实。二是外界尤其是普遍民众较难理解“一中同表”之内涵,无法获得普遍认同与支持,而“九二共识”已为大多数民众所接受,也经过实践的检验。为争取成为国民党的正式候选人并平息外界的争议与纷扰,在国民党中央的协调下,在全代会召开前洪秀柱对她的两岸论述进行了重要调整,重新回归“九二共识”,不再讲“一中同表”,而是以“一个共识、三个内涵”作为中心思想。“一个共识”就是“九二共识”,“三个内涵”就是正视“中华民国”事实存在、反对“台独”、两岸建立稳定长远的和平协议。洪秀柱对两岸论述的调整,虽然让统派与深蓝派有所失望,但总体上是理性的、合适的、稳妥的,不必苛求,对选举有正面积极的意义。国民党的候选人当然要与国民党的政纲与政治主张保持一致,才能打好选战。

作为国民党的候选人,洪秀柱回归“九二共识”主张,与国民党及马当局的主张保持一致,也与大陆两岸政策的基本主张一致,从而成为了一种“大共识”。所不同的是,今天台当局以及国民党不再讲“反对台独”,而洪秀柱一直坚持反对“台独”的明确立场,这在今天台湾的社会政治氛围下是需要有很大政治勇气的,这也是洪秀柱两岸论述最大的亮点。另外,在国民党及马当局对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态度日益消极的情况下,洪秀柱依然坚持推动签署和平协议,仍然是非常正向的、正确的论述与主张,应给予肯定与支持。

明年初的这场“大选”,总体社会政治环境与形势对国民党非常不利,洪秀柱要赢得选举是非常困难的,除非发生意外。如果洪秀柱输了“大选”,国民党失去了政权,洪秀柱也自然输掉了她的两岸论述,也就等同于国民党输了路线,这对未来国民党发展以及国民党两岸论述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一旦这样的结果出现,国民党不仅将更加本土化,其两岸论述也将会更加保守、消极,除了继续保持“九二共识”的立场之外,政治立场可能会持续倒退,不会再有人明确提出反对“台独”的口号,两岸关系发展也将陷入更大的困境。

国民党政纲两岸政策调整的

“退”与“守”

多年来,两岸议题是国民党在岛内政治发展中的最大优势之一。在2016年选举前夕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在整合了马英九、朱立伦与当前候选人洪秀柱的有关两岸论述及意见后,对党的政纲进行了重要调整,从中不难发现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思想与思路的变化态势:有进有退,有喜有忧;保守有余,开创不足。

国民党这次政纲修改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首次明确将“坚守中华民国宪法”与“九二共识”写入政纲。政纲第一条就是“坚守中华民国宪法,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大陆政策”。这其中有两点非常关键,即“坚守中华民国宪法”与“九二共识”,这是当今与未来国民党在岛内发展的政治基础与政治路线,国民党坚决不能放弃、不能改变,如果舍弃这两条,国民党将死路一条。不过,将“坚守中华民国宪法”作为政纲的一部分处理两岸问题,则透露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另一种政治风险,即国民党将会更加强调“中华民国”,要大陆正视“中华民国”,这也给大陆出了难题,反而可能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坚持“中华民国”是国民党一致的立场,大陆如何面对都是难。

有关一般性两岸交流与合作部分,新政纲总体上变化不大,延续了现行基本主张,但也同时根据岛内社会政治发展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做了部分调整。如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更强调台湾方面的利益,因此将马英九曾提出的“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主张列入新政纲;更重视扩大年轻世代的参与机会、扩大基层交流以及两岸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彼此了解;更强调推动与落实两岸既有达成的协议,以及要大陆落实对台商人身及财产保障,等等。

另外,新党纲中有几点变化是值得关注的。一是将原来的“落实2005年连胡五项共同愿景”改为“延续连胡五项愿景的精神”。虽然新党纲仍然将“连胡五项愿景”写了进去,但由过去的“落实”变为“延续”“精神”,显然是有区别的,从务实变为务虚,从重实质变为更重精神与原则。这样调整的原因是“五项共同愿景”大部分已实现,只有和平协议尚未实现,因此这一调整也是可以理解的。二是不再提“推动两岸ECFA后续协商与海基海协两会互设办事处”。这两项工作一直是两岸共同推动的重要工作,由于岛内政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民党未来执政的可能性降低,无法再主导由两会或“政府部门”主导的两岸协商事宜。这也是对现实的妥协。三是不再提“推动签署两岸文化协议,共创中华文化新局”,而是改为“促进两岸艺文及体育交流,复兴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荣耀”。这两者是有较大差别的,前者更重视文化交流的制度化与机制化,希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有着一种强烈的信心与抱负,而如今台湾的政治现实则使得文化发展目标更加虚化。四是两岸在海洋合作问题上的论述发生了变化,新政纲强调“促进海洋资源利用,推动两岸周边海域资源开发及生态维护的交流工作”。与过去相比,新政纲只强调“交流”,关键的“合作”两字没有了,这显然是倒退了。事实上,这种交流也只限于周边海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维护的合作,而不是海峡两岸在海洋尤其是东海、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多年来,马当局一再拒绝两岸在东海与南海问题上的合作,日前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再次公开表示“南海议题上绝对跟大陆没任何合作空间”。显然,两岸学界呼吁海峡两岸在东海与南海问题上合作是不现实的,是没有条件的。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种悲哀。

总体上讲,国民党新政纲的部分论述与主张是积极的,是正向的,尤其是首次明确将“坚守中华民国宪法”与“九二共识”写入是非常重要的,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促进两岸交流的主张与作法,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在国民党处境十分困难与面临“大选”的形势下,新政纲中的一些务实提法与主张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一些消极与倒退的主张也应该给予关注。

台陆委会的两岸姿态转硬?

七月上旬,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对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尤其是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主张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论述,尽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总体上令人十分遗憾,有许多令人深思之处,更透露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风险与隐忧。

夏立言在发表的题为《行稳致选、巩固基石、永续和平》的主旨演讲中,虽然将“和平、繁荣”视为马当局大陆政策的核心,却在对“台海现状”的论述中,提出“两岸自1949年以来隔海分治、互不隶属,政府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 这一论述是对两岸政治关系的重新定位,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论述。

马英九执政以来,从来没有讲过两岸“互不隶属”,而是坚持“九二共识”,强调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然而,夏立言出任陆委会主委之后,已是第二次公开表示两岸“互不隶属”,这一论述是否会成为马当局对两岸政治定位的新主张,值得关注。这一论述的严重错误在于,它违背了“九二共识”原则,违背了台湾“中华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违背了马当局“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论述。“中华民国宪法”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中”,因此,两岸“互不隶属”的论述是错误的,与绿营的政治主张有趋同之处(谢长廷提出“宪法共识”的核心之一就是两岸“互不隶属”),是非常危险的。对于这样严重的错误表述,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纠正,否则,如果任由这一错误论述普及化与延续下去,将对两岸关系造成很大伤害。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演讲中,夏立言不讲“两岸一家亲”,却提出“全球一家亲”,企图用“全球一家亲”取代“两岸一家亲”,与大陆的主张反其道而行之。这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访问大陆时,不回应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岸命运共同体”而只谈“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做法如出一辙。“两岸一家亲”是习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论述,获得了海峡两岸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支持。然而,夏立言却表示“全球一家亲,国际事务不能排除和平缔造者的台湾,边缘化只会制造疏离与怨怼”。这一表态充满着对大陆的强烈抱怨与不满。实际上,对于台湾以适当身份与名义参加国际社会活动,大陆从来没有反对,台湾除了不能参加联合国以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外,可以参与任何国际组织与活动,而且事实上台湾一直在广泛参与国际社会的各种活动。台湾的“边缘化”是岛内反对全球化、反对开放的“锁岛”心态与社会思潮造成的。

在演说中,夏立言还把近期两岸互动出现波折与紧张的关键因素说成是大陆“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害怕失去目前所拥有的,因此不断采取保护预防措施,反而频频触及双方关系的深水区与敏感区。这一结论完全是在颠倒黑白,论述令人啼笑皆非。更莫明其妙的是,他指责“大陆试图打破两岸无形与有形界线,近期不断抛出一些对台单方面的措施等,如划设M503航路、实施台湾民众免签及卡式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通过国家安全法、涉台条文中提出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引发台湾内部质疑声浪”。作为台湾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上述此类言行,充分显示了他对大陆缺乏足够的尊重,态度不够友善,不够正向正面,缺乏客观的评判,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这种做法不利两岸互信的累积,不利两岸关系的发展。显然,在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上,两岸的认知差异与分歧是巨大的,互信是严重不足的,前进的道路是十分坎坷的。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台海形势,需要海峡两岸各界以积极的姿态、善意的行动,做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以持续推进两岸关系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王建民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胡淑慧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华民国洪秀柱两岸关系
1916年民国首次司法官考试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探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临时”之因
洪秀柱将带领国民党打出一场漂亮选战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