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无负压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

2015-09-26 09:57张文杰孙大菊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乳头状

张文杰,贾 杰,孙大菊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病理科,吉林 长春130033)

甲状腺微小癌通常是指直径≤1cm的肿瘤。由于癌灶直径小又无症状,临床诊断非常困难。常规的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微小结节。但在定性诊断方面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超声引导下无负压穿刺细胞学检查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微创及准确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细针无负压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C)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甲状腺科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经甲状腺超声诊断为可疑微小结节,即低回声实性结节,边界不规则,内部血流丰富,回声不均等,进行超声引导细针无负压穿刺细胞学检查,共穿刺4107例、4268结节。经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标本共1520例、1632个结节,其中恶性结节1506个,良性结节为126个。男性358例,平均年龄42岁。女性1262例平均年龄45岁,结节最大直径1.0cm,最小直径0.2cm,中位数为0.6cm。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立HIVISIONPreirus,配备线阵探头频率13-5MHz,穿刺针规格为日本产八光,22G。

1.2.2 穿刺方法 患者平卧于诊查床,肩部垫高,颈部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麻完成后沿探头边缘在超声定位下进针,在确认进针针尖在病灶区后,上下提插旋转5-7次后迅速拔出穿刺针,将吸出的标本均匀涂在载物片上2-3张,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若细胞不足以诊断可马上再穿刺,直到标本满意。通常穿刺3针左右,不超过5针

1.3 诊断标准

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Bethescla分类法,即Ⅰ级为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Ⅱ级为良性病变。Ⅲ级性质未定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滤泡性病变。Ⅳ级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Ⅴ级为可疑性肿瘤。Ⅵ级恶性肿瘤。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术后病理为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断结果见表1:经术后病理证实1506个微小癌中细胞学诊断为恶性的为1405个,准确率为93.2%。良性结节126个细胞学诊断良性结节为104个准确率为82.5%,标本不足31例占1.7%,假阴性率为0.2%,假阳性率为0.2%,特异性为93.2%,敏感性为99.5%。

表1 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对比

在直径大小不同结节中直径≤0.3cm明确诊断率为最低与0.4-0.6cm 和0.6-1.0cm 比较P<0.05,见表2。

表2 甲状腺微小癌结节大小与明确诊断率关系

3 讨论

甲状腺微小癌术前诊断比较困难。自Greenspan在1997年提出超声引导下,FNAC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是今后发展方向。FNAC已成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之一[1]本组结果显示FNAC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准确率为93.2%特异性为93.2%,敏感性为99.5%,与文献报导相近[2],其中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最高93.6%数量最多1395个,文献报道40岁左右甲状腺癌患者中80%-90%是乳头状癌[3]。

细胞学诊断乳头状癌主要依据乳头状结构,细胞平铺状排列及核的特征即毛玻璃样核,核内包涵体,核沟及不规则核,本组绝大多数细胞量丰富,具有乳头状结构,部分可见纤维血管样结构,单层平铺排列细胞伴拥挤和极性紊乱,核大小不一,细微且均匀分布的染色质,可见较多核沟及核内包涵体。少数癌细胞单个散在分布,胞浆丰富呈均质浓染,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均质致密红染的胶质。

本组4例假阴性诊断、假阴性率为0.29%低于文献报导[5]3例肿瘤囊性变,未穿到实性部分,1例具有乳头状结构但核特征不明显。因此临床医生在细胞学诊断良性时应结合超声图像综合判断。

本组假阳性诊断4例,假阳性率为0.2%,1例经会诊仍为恶性,分析原因肿瘤小于0.3cm,在经过穿刺后出血,取材时容易漏诊。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细胞核大,偶见核内包涵体但达不到乳头状癌的诊断标准。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见乳头状排列细胞,但排列比较规则无核内包涵体及核沟。因此病理科医生应仔细观察细胞及核结构、积累阅片经验,密切联系临床,尽可能减少误诊及漏诊。

31例为Ⅰ级细胞,占1.8%低于文献[4]即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产生原因:①操作者缺乏穿刺经验,吸取细胞成份过少。②穿到囊液,未经离心直接涂片。③出血过多造成细胞稀释。采取措施:①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吸取足够诊断的细胞成份。②穿刺囊液部分用5ml注射器全部吸出后离心涂片,再用无负压针头穿刺实性部分。③本组采用无负压穿刺可以减少出血,但少部分结节也有出血现象,我们采取快速提插3-5次后迅速拔针,另外,针只能在一个方向提插移动,如果改变针的方向,针头要退回,再改变方向。

本组研究结果中95例诊断为Ⅲ级,即性质未定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滤泡性病变,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90例,占94.7%;良性病变5例。经复习仔细观察,43例可诊断为可疑癌,52例维持原诊断,分析原因:①穿出细胞成份少,②诊断癌特征不明显,③缺乏诊断经验。随着阅片经验积累,穿刺水平的提高,尽可能减少Ⅲ级诊断例数,提高FNA诊断微小癌的准确率。

在甲状腺穿刺微小癌细胞学诊断中,Ⅴ级和Ⅵ级共1405例,占93.3%,高于文献报道[5,6],临床医生通常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甲状腺结节大小对诊断微小癌有一定影响。本组甲状腺微小结节≤0.3cm明确诊断率最低43.4%,结 节 在 0.6-1.0cm 明 确 诊 断 率 最 高69.7%,因此过小的结节不建议穿刺。我们认为影响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准确率出了穿刺者的经验,病理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外,结节大小、质地也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细针无负压吸取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是首选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尽早确诊及治疗。穿刺成功与否与穿刺手法,优良制片及丰富诊断经验密不可分。

[1]张天义,陈东风,李开智.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癌变的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10):735.

[2]倪佳娜,黄品同,莫国强.超声引导下细针无负压吸取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5):454-455.

[3]陈 冰,解建军,梁风泉等.经B超引导FNAC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4):228-229.

[4]B0YH,Ahn HY,Lee YH,et al.Malignancy rate in sonographicaUy suspicious thyroid nodules of less than a centimeter in size does not decrease with decreasing size.J Korean Med Sci,2们1,26:237-242.

[5]Cibas ES,Ali SZ.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Am J Clin Pathol,2009,132:658-665.

[6]Raj MD,Grodski S,Martin SA,et al.The role of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yroid cancer.ANZ J Surg,2010,80:827-830.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乳头状
细针穿刺可怕吗?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