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15-09-26 09:57赵学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赵学寨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外科,河南 平顶山467000)

随着现代交通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骨伤、骨疾病导致的骨科手术患者不断增加,由骨科手术引起的术后感染也随之不断增加。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部位以切口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最为常见[1],术中无菌操作技术不良、侵入性操作、滥用抗菌药物、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切口愈合不良、手术时间较长、手术部位在腰腹以下等因素均可提升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特别是老年患者更是骨科术后感染的高发人群[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耐药性近年来有一定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检出率的增加已成为一项棘手的临床问题,本研究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纳入患者均经术后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中,男性患者为67例,女性患者为33例,患者年龄为60-76岁,平均年龄为(68.2±4.3)岁;选取同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患者均经术后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中,男性患者为69例,女性患者为31例,患者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为(67.6±4.1)岁。两组患者入院时间均不超过1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伤口分泌物提取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

对分泌物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接种培养,应用VTTKE 2 Compact细菌鉴定仪(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进行菌种鉴定(GP鉴定卡为仪器配套),应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作为质控菌株。MRSA的判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当头孢西丁(30μg)抑菌环不大于21mm时判定为MRSA。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伤口开放时间、手术时间、应用抗生素种类、伤口类型、合并慢性疾病情况、应用激素情况、气管插管情况、应用呼吸机情况、ICU治疗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处理,以上统计学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老年骨科术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在病例组患者中,有53例(53%)患者的伤口分泌物中检出MRSA,两组患者在伤口开放时间、手术时间、应用抗生素种类、伤口类型、气管插管、ICU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87.015,P<0.05),见表1。

表1 老年骨科术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2 老年骨科术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关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与伤口开放时间(OR=2.348)、应用抗生素种类(OR=3.687)、伤口类型(OR=1.769)、气管插管(OR=2.677)具有相关性(Waldχ2=4.625-8.133,P<0.05),见表2。

表2 老年骨科术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关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术后感染是常见的骨科手术并发症,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延迟患者的康复速度、增加其医疗负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骨科术后感染部位,浅表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而存在深部感染的患者可表现为局部深压痛,大部分患者可伴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等全身性表现,对其伤口炎性渗出物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其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预防术后感染是骨科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3]。近年来的研究使广大临床医生认识到,在医院管理特别是基层医院管理中,通过加强培训、转变观念、注重过程监控、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和消毒灭菌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手术中的过大或粗暴操作、加强术前术后管理等方式可达到有效控制骨科手术术后感染的目的[4]。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重要的人类病原菌,可引起局部感染甚至致死性的全身感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危重,而且近年来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又催生并富集了包括MRSA在内的多种“超级细菌”,使临床医生在选用抗生素时越来越捉襟见肘,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潜在药物作用靶点以及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对其进行抑制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学术界的热点问题[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伤口开放时间、手术时间、应用抗生素种类、伤口类型、气管插管、ICU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87.015,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与伤口开放时间(OR=2.348)、应用抗生素种类(OR=3.687)、伤口类型(OR=1.769)、气 管 插 管 (OR=2.677)具 有 相 关 性 (Waldχ2=4.625-8.133,P<0.05),说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与创口暴露程度和时间、抗生素滥用及侵入性操作具有密切的关系。皮肤屏障功能在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定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结果显示,在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后,皮肤对于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定植的能力立即会出现显著的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后还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抑制其修复,进一步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而在对模型动物皮肤进行封包和保湿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接种金葡菌抑制屏障功能恢复的作用[6]。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及其相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上升是术后感染高发的另一重要因素,近数十年来,细菌的进化是伴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而发生的,这直接导致了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逐渐上升趋势,也迫使医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从分子水平阐明探明其耐药机制并进行严密的耐药性监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7]。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若随意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者滥用抗生素,不但起不到感染控制效果,反而会提升感染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病例MRSA的检出率为53%,根据近几年来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结果,MRSA的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这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药敏监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等较敏感,极少有耐药菌株的出现,特别是有的研究针对2006-2011年6年间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虽然 MRSA与其它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MIC的几何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未发现万古霉素MIC值有上升趋势,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的抗生素[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一般超过90%,其次为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也呈现逐年增加,而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药耐药现象比较严重,这说明青霉素类药物已不宜用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引起的感染,在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要力争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从而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产生,并加强对 MRSA的耐药性监测[10,11]。

综上所述,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高危因素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控感染方案,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率。

[1]陈细毛.骨科手术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6(20):143.

[2]杨群英,杨园园,陶树平,等.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711.

[3]匡春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666.

[4]王桂先.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防控对策[J].医学信,2010,23(7):2338.

[5]陈菲菲,狄红霞,蓝乐夫.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毒力因子的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58(36):3743.

[6]郭建美,孙 楠,仲少敏,等.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及恢复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9):8768.

[7]梁思哲,刘 仿.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2):186.

[8]李永兴.抗生素控制与骨科手术感染[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12):73.

[9]刘洪书,茆海丰.5年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值变化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564.

[10]李丽民,吴先华,徐礼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787.

[11]袁本清,宋发谷,张爱群,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5989.

猜你喜欢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那一抹金黄色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金黄色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