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斑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中表现为颈内动脉动脉瘤1例

2015-09-26 09:57赵宇昊王秀丽刘晓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医学工程造影术核磁

赵宇昊,王秀丽,童 岚,刘晓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130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以“间断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年,加重5天”入院。该患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6年;大量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右侧肢体及面部浅感觉减退,余未见明显异常。头CT、头 MRI示:双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颈部及颅内血管超声报告提示:颈部动脉多发斑块;多发脑动脉狭窄。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为明确责任病变及评价手术治疗可行性,于该患入院第2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见:患者动脉硬化严重;双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全程迂曲纤细;后循环代偿尚可;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见一囊状凸起,指向外,大小约3mm×4mm(图1),待除外动脉瘤。为进一步明确左侧颈内动脉病变性质,对该病变部位进行超声探查及高分辨核磁扫描。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两个斑块形成,位置靠近,位于血管壁同侧,两斑块之间形成假性凸起,内有涡流(图2)。头颈部高分辨核磁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血管壁略增厚,信号稍高,考虑斑块形成(图3)。该患DSA影像显示实为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之间的假性凸起而非动脉瘤。遂按脑动脉狭窄给予常规治疗。

图1 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囊状突起,左图为二维图像,右图为三维图像

图2 多普勒超声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两个斑块形成,两斑块之间形成假性凸起

图3 高分辨核磁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血管壁略增厚

2 讨论

颅外段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少见但十分凶险,通常导致脑栓塞、颅神经受压,也有十分罕见的破裂出血[1]。颅外段颈内动脉动脉瘤一经确诊,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外科治疗依然是首选治疗方法[2]。因此,临床上对于颈内动脉动脉瘤的漏诊和误诊都应该是我们极力去避免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被公认为是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然而通过上述病例可以看出,单纯依靠DSA来诊断动脉瘤并不可靠。DSA以血管内的血流情况间接反应血管形态,不能全面的显示斑块相对位置,对于上述病例易造成误诊。超声检查方便、无创,是脑血管病的首选诊断方法,通常用以对颈部血管病变初步筛查。超声检查可以显示颈部动脉斑块,如对上述病例中DSA所示“囊状凸起”的成因进行充分的描述。彩超还可以实时显示血流动力学变化明确区分真性和假性动脉瘤。但超声图像不够直观,欠缺整体性,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于罕见病例超声医师认识不足时极易造成漏诊[3]。近年来核磁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脑血管病诊治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的优势在于能提供多种信息以便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某种疾病。当下应用核磁技术不但可以清楚的显示颅内、外动脉瘤,结合造影剂还可以预测动脉瘤壁破裂出血的风险[4]。核磁亦可以显示血管内斑块,还能够分析斑块成分,评价斑块稳定性[5]。但是核磁亦存在缺陷,如其检查噪声大、时间长,并要求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不动;当受检者配合度不高时成像质量差则不能有效的显示病灶、诊断疾病等。

脑血管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多样,各具优势与不足,对于疾病的诊断,尤其是罕见疾病,如颅外段颈内动脉动脉瘤等,需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价病变,为诊断提供更可靠地线索和依据。

[1]Kakisis JD,Giannakopoulos TG,Moulakakis K,Liapis CD.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J].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14,60:1358.

[2]毛之奇,焦力群,余新光,等.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瘤的治疗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02:104.

[3]于艾嘉,余 铖.超声漏诊颅外颈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2014:2.

[4]Hasan D,Chalouhi N,Jabbour P,et al.Early change in ferumoxytol-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ignal suggests unstable human cerebral aneurysm:apilot study[J].Stroke,2012,43(12):3258.

[5]Sun J,Zhao XQ,Balu N,Hippe DS,Hatsukami TS,Isquith DA,et al.Caroti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monitoring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a multicenter reproducibility stud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15;31:95.

猜你喜欢
医学工程造影术核磁
上海某三甲医院CT、核磁大型影像设备的管理、配置和使用分析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老人摔倒为何需要拍核磁?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作用及创新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医学装备部实行精细化管理
胰管塑料支架和/ 或鼻胆管引流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