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2015-09-27 02:04舒拉张丽萍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草食家畜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亚地区沙漠化干旱区

舒拉,张丽萍(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中亚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舒拉,张丽萍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中亚干旱区存在的两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和土地沙漠化严重,因此需改善和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目前中亚干旱区植被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提出治理中亚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进行“引里济咸”和“北水南调”工程,同时必须控制中亚各国人口增长速度。通过各项治理措施,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改善。只有中亚国家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区域性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治理

中亚国家与中国新疆地域相邻,约有3 000 km多的边境线,其中与哈萨克斯坦约为1 738 km,与吉尔吉斯斯坦约为1 100 km,与塔吉克斯坦约为450 km,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遥遥相望[1]。新疆与中亚国家同处在欧亚大陆中心,有着地缘优势,相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着相似的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中亚国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给新疆敲响了警钟。我国与中亚国家需要取长补短,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 中亚干旱区自然概况

“中亚”是一个地理概念,是“中亚西亚”的简称,即亚洲中部内陆地区。从狭义的地理和政治方面看,中亚地区就是前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五个民族国家,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五个新兴国家[2],中亚地区也称“中亚五国”。当前国际社会采用的中亚这一地理名词,是在1993年1月中亚五国举行首脑会议上达成的决议,上述五国总面积为401.7万km2[3]。中亚干旱区东西长3 000 km,南北宽约2 400 km,总面积400.8万km2,位于东经46°28′~87°29′,北纬35°08′~55°25′,深居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形成干旱气候[4]。

中亚五国多数为荒漠区,哈萨克斯坦荒漠和半荒漠土地占国家领土面积的60%;土库曼斯坦的沙漠占国土面积的80%;乌兹别克斯坦3/4的国土面积是草地、沙漠和半沙漠;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多数为高山地区,荒漠占的面积相对较少[5-11]。

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1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中亚干旱区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常年干燥,使当地呈现出一片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其中“深居内陆”的位置,导致成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中亚干旱环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12]。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库曼斯坦境内除了阿姆河再无其它大的河流,夏天气温高达47℃,而年降水量不足205 mm,其它区域年降水量也只有300 mm左右,但其蒸发量却在2 000 mm以上,国土面积大部分被沙漠覆盖。由于干旱少雨,中亚国家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都必须依靠引水灌溉,也形成了灌溉农业[13]。

自1960年以来,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入咸海的水量不断减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咸海水位急剧下降。据统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已经过度[14],由于水位不断下降咸海被分成南北两个湖泊,南边湖泊较大,北边较小,海拔相差不大,不超过39.5 m[15]。由于水位不断下降,湖底逐渐干枯,湖底的沙粒、盐粒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形成沙尘暴天气,对周围农田、草场和居民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水位下降,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入咸海的三角洲地带的原有湖岸林、芦苇及草地也明显退化减少,沙生植物群落比例增大,代替了部分湖岸林,当地气候的干旱性越加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越发严重[16]。

水资源的问题是目前中亚干旱区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已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由于气候干旱少雨,有些国家部分山区的冰川已开始融化甚至消失,冬季降雪量也减少,因此,中亚的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植被生长缺水,人们生活和农业灌溉也缺水,中亚国家成为干旱气候控制下的地区,旱情缓解全靠地面水资源。但是中亚地区现有的水资源日趋减少,地表径流量也逐渐减少,当前若没有得力措施来解决干旱缺水的现状,中亚干旱区的旱情将越来越严峻[12]。

2.2土地沙漠化严重,草地逐渐退化

由于气候干旱,中亚干旱区沙漠广布,近几十年来沙漠化发展更加迅速,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沙漠化问题就更严重一些。沙漠化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是人为因素居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过度使用水资源而不注意保护所造成的沙漠化问题最为常见,后果也最严重[15]。中亚干旱区就属于这种情况。哈萨克斯坦约66%的土地在逐步沙漠化,12 550万hm2天然牧场草地(包括半荒漠区)逐渐退化,其面积在中亚国家中高居首位。

不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活动因素,由于水质污染、土壤侵蚀、盐渍化等原因,引起了土地的严重退化。

3 中亚干旱区的植被变化状况

根据2006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周可法等[17]对中亚五国15年来(1990-2005年)的植被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见表1),中亚五国的植被生长面积总体在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仍在逐年恶化。

据2006年周可法[17]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亚地区植被变化状况进行的研究,结果很不乐观:多数国家植被退化情况比较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在加剧,植被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哈萨克斯坦的植被退化趋势在中亚国家中较小,退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咸海以东沙漠边缘。土库曼斯坦植被退化趋势在中亚国家中是最大的,整个国土退化面积占了总面积的80%,退化地区主要分布在沙漠、绿洲和河流两岸等沙漠区域,植被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乌兹别克斯坦植被退化趋势也较大,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边缘,部分植被已被沙漠淹没,植株干旱枯死。塔吉克斯坦植被退化趋势也较大,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靠近乌兹别克斯坦的西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的河谷区域。吉尔吉斯斯坦植被退化趋势在中亚国家中是最小的,主要发生在山谷地和山间盆地等区域。

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其脆弱性。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加上人们进行灌溉农业和工业用水已经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造成中亚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严重短缺,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妨碍中亚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8]。

表1 中亚五国15年来(1990-2005年)的植被变化状况

4 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治理措施

4.1中亚国家曾采取“引里济咸”和“北水南调”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咸海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引里济咸”的工程是将里海多余的水引到咸海,补充咸海逐渐干涸的湖泊。虽然引水工程较大,但是这种措施既可以解决里海多余之水之患,又可以延缓咸海缺水干涸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中亚国家曾因咸海水位急剧下降的问题召开过许多次国际会议,但未收到明显成效。“北水南调”的工程是把北部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的河水引调至中亚地区,解决中亚干旱区的缺水问题。曾在1984年6月,苏联国家计委正式宣布决定开始实施“北水南调”方案,但是时隔两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突然决定停止“北水南调”工程的实施计划。在2004年,经俄罗斯方面多方协商,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开始同意向中亚干旱地区输水,问题得以缓解[19]。

4.2控制中亚地区人口数量

中亚国家长期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加上社会风俗方面的影响,中亚五国的人口数量一直只增不减,人口数量越累越多,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越来越少,尤其是中亚五国独立后各国都想在短期内快速增加本民族的人口数量,客观上也促进了各国人口的急速增长状态[13]。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生态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双重压力,人们对水资源的掠夺和需求也越来越强。中亚国家想要解决水资源问题就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否则生态环境问题会更加严峻,这将会阻碍中亚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5 建议

中亚国家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导致了气候干旱少雨,天然植被和草地的退化,给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许多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也许是气候原因,或是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或是人为和自然的叠加作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新疆和中亚国家相毗邻,气候和生态环境很相似,因此新疆也应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中亚干旱区植被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的过程给我们以警示,政府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式来阻止植被的继续退化,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引导中亚干旱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方向进行。同时需保护周围环境,减少污染,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控制人口数量才能有效防止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为此,中亚国家应共同努力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解决区域性的生态问题,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的建设,只有这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1]王志飞,李豫新,陈淑嫱,等.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9,23(2):71-75.

[2]杨鸿玺.中亚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大有可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44-45.

[3]温晋兴.浅析中亚地区形势及对中国安全影响[J].商情,2012,(49):233-235.

[4]蒲开夫.中亚五国简况[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2.

[5]Bormik V N.Changes in the water-level and drological balance of the Aral Sea.In:Micklin P P,Williams W D,eds[J].The Aral Sea Basin.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1996,25-32.

[6]Giese E.Die oekologische Krise der Aralseeregion[J].Geographische Rundschau,1997,49(5):293-299.

[7]]UNEP.World Atlas of Deserti6cation[J].London:Amold,1992,68-69.

[8]Kurochkina L Y,Makulbekova G B.Ecosystem changes in the northern(Kazakhstan)Area of the former Aral Sea(Priaralie).In:Micklin P P,Williams W D,eds.The Aral Sea Basin.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1996,87-92.

[9]Ivanov Y N,Chub V E,Subbotina O I,et a1.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the AralSea Basin.In:Micklin P P,Williams W D,eds.The Aral Sea Basin.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1996,9-21.

[10]Uzbekistan.An Agenda for Economic Reform.Worla Bonk Covntry Study.Washington D C:World Bank, 1993,219-221.

[11]齐述华,王长耀,牛铮.利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进行全国旱情监测研究[J].遥感学报,2003,(5):420-427.

[12]卢前荣.试述中亚的旱情[J].地理教育,1999,(1):31.

[13]蒲开夫,王雅静.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出路[J].新疆大学学报,2008,36(1):106-110.

[14]鲍敦全,何伦志.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亚经济[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58-59.

[15]杨恕,田宝.中亚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述评[J].东欧中亚研究,2002,(5):51-55.

[16]杨小平.中亚干旱区的荒漠化与土地利用[J].第四纪研究,1998,(2):119-127.

[17]周可法,张清,陈曦,等.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和趋势[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36(增刊Ⅱ):133-139.

[18]伊里旦·伊斯哈科夫,译自《今日哈萨克斯坦报》.中亚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仍然错综复杂[J].中亚信息,2004,(4):29-30.

[19]蒲开夫,王雅静.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开展更广泛的多边合作[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4):50-51.

Ecosystem Management of Arid Central Asia

SHULA,ZHANG Li-ping
(Institute of Grassland,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 830000,China)

Purpose:There are two major issues in the arid area of Central Asia,water shortages and desertification.The present study sought to discuss how to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of the ecosystem.Methods:Three proposed measures,named"Caspian Sea water diversion","North-to-South Water"and"birth control"were implemented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entral Asia.Results:The ecosystem in arid region of Central Asia was improved by implementing the suggested measures.Conclus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could improve the soci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can only be achieved with cooperation in Central Asia.

The arid zone of Central Asia;environmental problems;ecosystem

S812.5

A

1003-6377(2015)02-0049-06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亚区域草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与资源管理”(2010DFA92720-16)

舒拉(1965-),女(蒙古族),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E-mail:xjzhlp@163.com

2014-12-13,

2015-01-06

猜你喜欢
中亚地区沙漠化干旱区
全球主要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民国时期新疆驻苏联中亚地区使领馆设立原因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局势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沙漠化,你还能hold得住吗?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