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游戏”活动分析

2015-09-29 10:04周清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3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

周清红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法应该积极地进行改进,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游戏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实践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趣味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提升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本文将具体研究游戏法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意义,以及具体的实践使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实践 游戏活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没有起到体育课程应当起到的强健体魄的功能,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还有这消极敷衍对待的倾向。学生产生这些心理以及态度的原因是因为传统体育课程教授上,体育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反复地跑跳等或者是自由活动,没有创新性与趣味性,学生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与成长,自然不会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参加体育活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法又有了新的改进与发展,游戏教学实践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这种方法的作用意义,以及具体实践使用方法①。

一、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1.游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依靠的是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只有具有了较高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够获取知识,获得更好的活动技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的途径就是将趣味游戏引入到体育技能活动中,教师在开展这些游戏体育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来设计不同的游戏内容,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2.游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游戏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这些游戏的选取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已经有科学实验研究证明:人体大脑左半球的发展依赖于文化课程的教授,而人体右脑要想很好地发展,就应该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从而使人体的左右大脑的得到均衡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例如,在体育课程上对学生进行腿部训练时,可以将游戏跳房子、方块跳等加入到其中,促进学生智力与肢体的协调发展。

二、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具体策略、方法

1.体育教学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

初中体育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开展具体体育游戏教学法时,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情况与身心发展规律,游戏设计得要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与灵活性。在篮球教授上,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篮球,对于篮球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篮球游戏方法,如投篮、运球比赛等。而对于那些有一定的篮球运动基础的人,教师在具体的游戏教学中就可以增加一些有关耐力、体力的训练,障碍通过赛游戏的设置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跳跃、奔跑以及钻行能力,使学生在障碍赛中得到娱乐与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发展。初中生在日常的活动中还会有一些很流行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跳房子、踢毽子等有游戏,教师可以将其引用到体育教学课堂中去,学生在这种欢乐、轻松的氛围中参加体育比赛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培养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更有朝气。初中体育课程设置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活动游戏②。

2.选取合理的游戏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项目的训练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那些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深受“个人英雄主义”影响,因此在体育比赛中往往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篮球比赛中是不行的,教师根据这个情况,设置篮球游戏比赛的规则,制定“每人接触球制比赛法”,具体内容为:如果一方从守方转变为攻方,那么原来的守方的队员中必须至少有一次触球的机会,如果不这样即使投篮成功也会被判为无效,还会被视为违规,这种方法规则的制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使每个参与到其中的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互助精神。体育活动中的耐力长跑是一项较为枯燥的运动项目,因此教师应该将这个项目变得有趣,将追逐跑、蛇形跑等游戏加入到耐力长跑教学中,提升了耐力长跑的趣味性,学生对于这项体育项目运动也会有极大的积极性,在这种方式教学下,学生会变得十分有活力,会具有积极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
游戏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