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半与那一半——《小说月报》2015年第六期印象

2015-09-29 08:51高璟
都市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说月报小说

高璟

这一半与那一半——《小说月报》2015年第六期印象

高璟

一、关于王蒙中篇《奇葩奇葩处处哀》——一半是忏悔,一半是“非诚”

老前辈王蒙先生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依旧壮心不已。不得不承认他有着过于常人的旺盛精力。读他的小说,常能感觉到滚滚而来一泻千里的气势。这种大江东去不可遏止的奔流状似乎是独属于王蒙的一个标签。人的文字是能反映他的思维结构的,所以,仅就这个中篇而言,可以感觉得到,他的思维依旧活跃灵敏四通八达举一反三纵横捭阖。能拥有这样机敏大脑的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不多不多。

王蒙在写作中是有野心的,这个野心就是他的不服老,精神上,思想上,语言上都在努力地与时俱进着。作为一个资深作家,一个文学时代的开启者,王蒙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回味学习的东西。所以他已经不再需要用新的作品来证明自己了,可他却依然在不停笔地写着,这实在让怠惰如我辈的后来人汗颜。但实话说,这个老人拼命地要跨上飞奔的时代列车的姿态,难免让人心生同情。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塑造了一个名叫沈卓然的老知识分子。他因痛失爱妻而备受打击,在爱妻墓前,意识流突然涌动,回忆起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小错,尽管那些错无足轻重,但却始终搁置在他心底。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动物,记忆的选择与遗忘往往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王蒙写出了作为一个个体的内心感受,同时也一定会触发许多读者对自己内心隐秘的回望。这种坦然承认过去的“忏悔式”书写在许多国外小说大家那里都看到过,无一不是经典,以王蒙的功力也完全可以写成一个中国式的“忏悔录”经典小说。

所以小说如果写到这里就此打住,还是蛮别致的,因为在那个初中女英语老师身上很有戏,够读者回味。但作者却一时煞不住了,任由思绪蔓延下去,于是一出“夕阳红”版《非诚勿扰》(我指的是冯导的电影)隆重上映了。但在这段冗长的三段式故事里,新意是没有的,故事是刻意编织的,人物形象是精心选取的,看完是没有收获的。

幸亏小说在最后重回了正轨,沈卓然在妻子去世六年之后再次来到她的墓地,以心灵独白的形式结束了全文。

作者三段式的“非诚”故事,有着明显的向流行文化靠拢的意图,他可能意在向大家展示他的多才,并希望借此获得年轻读者对这篇小说的喜爱。连小说标题都散发着一种对流行语汇的刻意追随。说实话,我更希望从老作家身上读到一种长者的智慧。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意思是老人家的阅历、经验、智慧,以及待人看事的通达与宽厚会给晚辈们许多启发与教益。但王蒙却以一种近乎于轻浮、戏说的态度去试图迎合年轻人的阅读口味,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丢西瓜捡芝麻的错误选择。

二、关于叶广芩中篇《扶桑馆》——一半是苍凉,一半是温暖

叶广芩的地名系列小说又出新作。打动人心的依旧是细节,让人感怀的依旧是对人性温情的咏叹。

巷子里的老邻居形形色色,在其中一对父子的身上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故事。老唐因为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娶了日本妻子回来,还生了一对儿女,可惜后来四口人天各一方,老唐带着略有些痴呆的儿子狸生活在北京,从事着低贱卑微的工作,艰难而乐观地生存着。儿子狸虽然经常被同龄孩子欺负,但却憨憨厚厚,天真善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用一个孩子的身份来参与故事发展,毫不掩饰地回忆自己顽劣的童年经历,每每让读者会心。故事写到“文革”阶段,一样发生了令人揪心的情节,但好在作者未在此处作过多纠缠,在人物命运经历了一番起起落落之后,很快来到了六十年后,作者给了故事一个圆满明亮的结局,人性当中的善与美,忏悔与宽容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阅读之后的安宁与妥帖。作为一个相对年长的女作家,叶广芩的小说散发着与她的年龄身份极为相称的绿玉一般温润的光泽。

三、关于胡学文中篇《闯入者》——一半是荒诞,一半是琐碎

这应该算是一篇标准的打工文学,作者通过有些荒诞的故事情节反思了打工男女在都市中的非正常情感关系。故事首先讲述一个在技工学校工作的非正式教师方全与一个正经的发廊女温燕同居在一起,但他们选择同居并非全部出自于对对方的爱,而是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他们只看眼前,不问明天,更不去描绘那些遥不可及的未来。

某天,一个因为寻女心切而有些错乱的中年女人的闯入打乱了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搅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波和闹剧。方全和温燕不得不面对他们在极力回避着的那些有些问题。女人横亘在他们二人的生活中,像一颗眼中钉一样拔也拔不掉,她近乎粗暴地干涉他们私生活。俩人则费尽口舌想尽办法想让这个女人离开,可她却在此时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条件,那就是这对男女必须怀上孩子!原因何在?读者都在屏息等待这个要命的答案,可作者却以一句“为什么?你听着,我来告诉你为什么。”结束了全文。

短篇小说如果是这样的结尾,肯定行不通,但中篇似乎可以这样来。因为作者已经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将他想表达的主题一点点地渗透了出来。结局留一个悬念,也似乎并无不妥。但对于我这种打烂了无数砂锅的人来说,这个交代太含混了些。至少应该让我们感觉得到,这个女人为什么会盯上方全,她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那个连名字都没有提到过的女儿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且曾经和方全在一起过,哪怕她留下过一纸书信也好。她的女儿是死是生,也是让人揪心的一件事情。如果有足够的交代,或许这个结局不会这么令人费解,至少我会这样理解:她已失去了女儿,于是移情于温燕,希望自己能像温燕的母亲一样关心她一回,以弥补自己曾经在亲生女儿身上的亏欠。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想,大家各自解读吧。

我所说的琐碎就是全文不太能吸引我一行一行地去细读。不知是语言上的问题还是情节上的问题。或者二者兼有。

四、关于王棵中篇《我不叫刘晓腊》——一半是“碰瓷”车祸,一半是网络暴力

许多事件的真相在网络力量的参与下会很快真相大白,但也有一些复杂得说不清的事件,会在网上掀起一轮轮的争执,不同的声音此消彼长,剧情的不断反转直让各方看客目瞪口呆。

在作者的这篇小说里,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个带着正义感的小卖部老板娘,她勇于发声,愿意站出来为他人作证,这种精神令人钦佩。但她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凡人,看人看事也难免会带上先入为主的好恶,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所以我们无法苛求她如电子探头般准确地还原事发过程。但当她由一个旁观者被动地转变为一个事件的“女二号”后,事情开始有些失控了。街坊邻居的驱逐,夫妻关系的紧张,甚至“女一号”儿子前来寻仇,都让这个直言者的身心不堪重负。在故事结尾,刘晓娜在梦境中虚拟了自己在法庭上的完美表现,但她又不得不面对与“女一号”结下的这个梁子,这个被撕扯着的“证人”因巨大的压力,而在清晨的最后一个梦里,让自己躲在被窝里咬下了一截舌头。

看到这里,小说积蓄已久的力量集中爆发出来。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我们看到了梦醒后的刘晓娜依然还是那个坚强果断的刘晓娜,她依然带着决绝的心情走向法庭去再次作证。

故事已无所谓谁是谁非,这就是让人复杂难言的人生。作者直面社会热点问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故事波澜层层激荡,有着一种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文学思考。

五、关于双雪涛中篇《平原上的摩西》——一半是悬疑,一半是隐痛

近期,青年作家双雪涛接连发表了几篇各具特色、颇有分量的中短篇小说,比如《跛人》,比如《大师》,比如《聋哑时代》,这些作品各自带着独属于作者个人的风格印记,且具有一种令人过目难忘的特质,这使得他在蓬勃生长的80后作家群中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与位置。

这篇《平原上的摩西》,进一步展现出了在诸多青年作家身上难得一见的思维尝试与叙事广度。作者在谋篇布局、叙述视角,以及人物命运设置方面,都可谓绵密细致,匠心独运,使得作品充满了丰富多样的解读可能性。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选用了“多人自述”互相补充印证的方式来结构故事,使得众多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得到充分展现。故事的时间跨度将近三十年,主线是两个孩子的成长,副线则是两起刑事案件的侦破。但就在这两条相对明确的叙事线之外,作者还为我们呈现出了在三十年社会进程中的许多社会事件与人物命运,比如“后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态、婚姻结构,比如国企改制与工人下岗潮,比如作为城市精神的广场雕塑的变迁史,比如各阶层人物在三十年间命运的浮沉等等。这些背景性的描述文字,如同画家笔下衬托主要人物的背景,因为它的纤毫毕现,使得画作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观赏性。

少年庄树与少女李斐,在一个大院里成长,虽家庭背景迥异,但他们之间经历了一个由远及近的过程,并进而产生了一种类似于青梅竹马的关系,但随之他们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之后突然失去了联系。这种“失联”看似由于客观的搬家造成,实则不然。故事结尾,所有的悬念得以揭开,才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痛。那个特定的日子,是圣诞前夜,两个孩子约好了要一起去郊外点一堆野火。少女李斐牢牢地记得那个约定,并且想尽办法要去赴约,而男孩子却忘记了。也就是在那个夜晚,许多人物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个冬夜,为了抓捕杀害了五名出租司机的连环杀手,一个乔装成出租车司机的刑警偶然搭载了一对形迹可疑的父女。经过观察,他认定那个中年男人高度疑似嫌犯,于是计划马上拘捕他。当时他俩都在车下,但一辆路过的大卡车却把出租车撞翻,并向刑警飞了过来,那一瞬间,刑警下意识地向中年男人举起了手中的枪。结果刑警受重伤,继而死亡,中年男人左腮中枪。那辆被撞翻的出租车里,坐着的正是带着汽油瓶去赴约的少女小斐,她因这次车祸下肢瘫痪。那个被击中的“嫌疑犯”是李斐的父亲老李,一个下岗工人。他当然与连环杀人案无关,但是这个夜晚之后,他已无法证明自己的无辜。之后,这对父女在一个开诊所的老朋友和其儿子的帮助下,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直到多年以后有两个城管被接连杀害,死去刑警的手枪重现江湖,警方才开始重新调查起这件悬案。

此时的男孩庄树已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刑警,而且参与到了当年那个连环案件的侦破之中,在办案过程中,他渐渐发现这个案件与自己有扯不断的关系。在小说结尾,作者让庄树与李斐再次重逢,在湖面上,两个各自划着一条小船,一番交谈之后,所有的悬念得以揭开。

回到主题,我们看到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以及他们在成长中的隐痛。庄树的隐痛来自于与父母关系的紧张与隔阂,还有他在少年叛逆期里走过的那些弯路。可以想象,当庄树得知那个圣诞前夜发生的悲剧与自己有莫大关联的时候,这种痛还会更深一层。而李斐的隐痛则来自于多个方面,单亲家庭,经济窘迫,意外事故,和对父亲的深深歉疚(如果那夜她没有执意外出赴约,父亲也不会受伤并走上一条不归路。)此外作者还稍带写了诊所的继承人孙天博,在他身上也深藏着许多沉重的东西。他两次看到父亲的亡灵向他交代事情,显然,这种因为上一辈人的“义”而加在他头上的责任感,让他活得很累。

故事以《圣经》中“摩西分海”的传说贯穿全文,这个意象有着多重的含义和隐喻,通过在文中不同段落处的反复再现,让读者不断思考与感悟,颇有回味。

这篇小说情节紧凑,信息量极大,可以看出作者缜密的思维和精心的设计。情节如此复杂,人物关系如此千丝万缕,却都在他胸有成竹的掌控之中。需要细读才能领悟其中的前因后果,而许多巧妙的构思都是在读完之后才在回味中慢慢体会出来的。比如主要人物老李,并没有作为自述人出现在各个小节中,但毋庸置疑,他绝对是贯穿全篇故事的核心人物。作者这种“犹抱琵琶”式的处理自有他的良苦用心,连刑警蒋不凡死去的亡灵都有自述的机会,他却没有。或者,他的内心太复杂,无法说得清楚。又或者,作者有意让读者去文中发现老李,理解老李。他在“文革”中“善”的表现,在知青岁月里“义”的表现,在女儿面前“慈”的表现,在邻里面前“礼”的表现,在工厂中“忍”的表现,在车祸现场“恶”的表现,在城市雕像前“忠”的表现,在“惩处”造成恶城管时“侠”的表现,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篇小说也不是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作者采用的多人物自述式结构层次太过繁复,使得作品的头绪显得多了一点。例如对傅东心的描写就有过多之嫌。关于庄德增的发家史也给了不少的笔墨,但其实他们都是次要人物。刑警蒋不凡的自述那一节的处理也似乎不够合理,因为他在那晚已受重伤并成为植物人,已没有了进行自述的机会。不如改成赵小东的间接叙述更自然一些。因为那晚的事件真相是可以借由李斐之口得以完整呈现的。

六、关于刘庆邦短篇《杏花雨》——一半是新,一半是旧

不喜欢这样比较老套的故事。叙事手法也好,故事情节也好,都显得笨笨的。以前也看过刘老师的一些作品,但都不似这篇显得像个新手写的,而且还是个上了年纪才开始学写作的新手。

所谓的一半是新,指的是故事描写的对象是一对刚离异的年轻夫妇,北漂,网恋,裸婚,以及向父母隐瞒已离婚的事实,这些关键情节都是比较新的,至少是新世纪以来人们热衷于书写的东西。另一半的旧则是因为叙述语言上的陈旧。如果硬要找一些新东西,那就只能算是作者浓墨书写的哭丧情节,男人哭,女人哭,孩子哭,哭声似乎化解了每个人心中的块垒,风雨过后,两人似乎又找到再续前缘的感觉。

我们这里评价哭丧的人,常常这样说——看某人,哭得那么伤心,还不是在借哭别人的机会来哭自己的不如意?这篇小说看来也是这个路数,安子君对只见过两次面的“前公公”的死能有多少感伤,可不只是为了应付场面才酝酿了这一番假戏真情?

矛盾如果真能靠哭一场就解决,那它本身也就不是什么矛盾了。看来安子君还是爱着董云声的,只不过是不甘心自己的“贫贱命”罢了。

作者安排董云声在离异后远赴宁夏去做快递员,似乎这样的设定有点牵强,逃离北上广的人可能会有,但跑去宁夏只不过是从事这样一份工作,似乎还是在我堂堂帝都更有前景吧?

七、关于哲贵短篇《完美无瑕的爱情》——一半是真情,一半是谎言

再婚男人和新女友一起搞定女儿,三个人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正能量比上一篇小说还要多一点。至少人家是不差钱的。所以,也担得起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题目。准继母出于对继女的真情,而采取了一点小小的手腕来“收买”并“制服”她,显得还是非常睿智的。但愿这种心机不要用在婚后的生活中,这样聪明的女人,一般男人还是难以驾驭的。我觉得男人们都宁愿娶一个简单一点的憨直女子。

八、关于文珍短篇《觑红尘》——一半是悔恨,一半是怀念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而失之交臂的爱情我们看到过很多。最令我揪心的还是看张爱玲的《十八春》时,曼桢被姐姐囚禁之后,世钧到处找不到她。两个彼此深爱却又被生生阻隔的男女为我们演绎了一出悲情故事。文珍这篇也有这样一个主题,只不过,故事里除了旁人的干扰之外,还有两个当事人的不够决断。这种不决断也是他们各自性格上的怯懦。

女主人公是从恨开始的,因为男主人公遇事后的不担当。这种恨在经年累月的时光冲刷之后,显然是变淡了,并渐渐转化为一种悔,后悔自己不够勇敢,没有放胆去爱,所以一直是一种受困的心理。当她下决心要到他上课的地方看看他时,她可能是带着这种悔意去的。于是两个多年未见的旧恋人重逢了,这次重逢没有什么激情,反而像是这两个人在一种云淡风轻的气氛中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心理治疗。女人知道了自己不再爱男人了,因为她都不愿给他留自己的电话号码,纠缠她多年的恨也罢,悔也罢,都消逝在风中了,她的包袱终于被卸下来了。当然,男人也因为坦承了自己当年的心理纠结与对她的歉疚,而得到了一种情感上的纾解。

女作家是非常擅长于这类题材写作的。文珍写得也很精巧,特别是在文末点明她给他的电话号码是胡诌的,使得这段感情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戛然而止了。短篇小说似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九、关于周李立短篇《力学原则》——一半是庸常人生,一半是理性思考

去年以来,看过周李立的四个短篇,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都在不动声色地描摹这俗世中的世相百态。故事讲得从容沉稳,结束时也不刻意追求短篇中常见的那种石破天惊的逆转效果,但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却极具代表性,主人公似乎就是生活在你我他中间的那个路人,那个邻居,那个单位同事。

例如这篇小说,这个被庸常人生的种种琐碎裹挟着前进的都市白领,他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面前,一点点适应,一点点习惯于接受种种既定事实。就连那个他曾反复质疑过的不符合力学原则的骑马人雕像,最终也在换了另外一个观察角度之后,呈现出一种存在即合理的面目。而作为物理专业毕业生的他因始终搞不清一辆进口二手婴儿车的结构而郁闷不已,可令人大跌眼镜的却是,等他交到妻子手中之后,那婴儿车却瞬间就被她合拢了。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生活小事,被作者准确地提取出来,以艺术化的手法呈现出来,产生了一种放大镜般的效果。我姑且将周李立的短篇写作手法命名为“放大镜”式写作吧。作者笔下的这对夫妻的关系也很生动而有趣,妻子聪明,精于算计,且十分会调动丈夫的积极性,实在算是妻子中的极品了。赞一个!

众所周知女作家写大题材确实要相对吃力,所以周李立很巧妙地找到了更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写作角度。这种“放大镜”式的写作,展现出了作品独特的风格与价值。在我心目中,80后女作家群里又添了一名实力主将。

十、关于祁媛短篇《奔丧》——一半是无情调侃,一半是高冷笑话

因为是新人,所以作品显得稚嫩了些,但好在是真性情的完全表露,所以也就不去挑什么毛病了。在描写“我”请堂妹去吃夜宵的那一段里,表妹的贪吃、肥胖、早熟、无情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能把火葬场的见闻像讲段子一样捧出来跟大家分享的作家也实在不多。

如果作家计划一直沿着这条路奔下去的话,还是颇可以引来一些眼球的。只是我觉得,这种表面上的刻薄还是需要内里的温情打底,才不会让人反感的。

猜你喜欢
小说月报小说
2022年《小说月报·原创版》总目录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打的
生日礼物
《尚存葆的个人档案》被两家选刊转载
小说《这条河也留不住你吗》被转载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关仁山主要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