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巡视工作的完善及成果运用

2015-10-09 00:05王静
企业文明 2015年9期
关键词:巡视组成果责任

王静

企业巡视工作的完善及成果应用,可以说是巡视工作的生命力和重要保证,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巡视工作的成效。

2003年8月,中央成立了巡视组,正式拉开了党内巡视工作的帷幕;2013年5月17日,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的要求,中央开始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新一轮的巡视工作。较之以前,这种巡视目标更集中、重点更突出、时间更灵活、覆盖面更广、独立性更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接受中央巡视组巡视的同时,在企业内部也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巡视工作。在当前阶段,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而用好巡视成果就能形成更强有力的震慑。反之,巡视过后如果把问题“一交了之”、人员一走了之,有问题不解决、有毛病不医治、有缺陷不弥补,不仅会损害巡视效果,还会让违规违法人员逃脱责任追究、让广大群众失望甚至对党组织失去信心。巡视成果应用,可以说是巡视工作的生命力和重要保证,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巡视工作的成效。

当前巡视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和领导对内部巡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样的监督是“挑毛病”“没事找事”;还有的对中央开展新一轮巡视的决心、力度认识不清,认为是走形式、搞过场;还有的抓不住巡视工作重点,重过程、轻结果,忽视成果运用。有的企业巡视组内部,有时也会存在工作人员职责不清、目标不明、程序不规范的现象,对巡视成果运用要求不高、缺乏督促,导致被巡视单位对巡视工作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巡视成果的有效运用。

责任划分不明确。对于巡视成果运用,责任主体是谁,责任范围都有哪些,谁来进行监督,谁来进行跟踪评判,责任履行不到位谁来追责、如何问责,等等,很多企业缺乏明确而刚性的要求和标准。这就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因职责不明而互相推诿扯皮,出了问题板子不知道打到谁身上,缺少奖惩依据,客观上降低了巡视成果运用,使整个巡视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相关制度不健全。党内巡视虽然已经开展了十几年,但是很多国有企业仍然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缺乏责权明晰、管理严格、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在巡视成果转化和运用方面,偏重于情况汇报、问题移交等,对问题是否整改到位、成果运用如何、群众对问题纠正的满意度多少、不同业务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巡视结果怎样和干部考核任用、薪酬评定结合、相关责任如何分解认定及责任追究等缺乏具体的规定。

对巡视成果运用的建议

意见反馈要适度公开。巡视组针对巡视情况,形成准确、具体、中肯的反馈意见,除了原汁原味地向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外(除去涉及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和商业秘密的内容),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开公示。公开方式要简便有效,可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予以通报,也可以以文件方式下发告知,还可以在企业内网进行晾晒,便于广大职工群众知晓,并进行监督。要设立电话和邮箱,由专人值守和查看,对于职工群众反馈的意见要及时梳理汇总,上报组织;对于延伸或不明确的反馈要进行摸底调查,保证监督到位。反馈意见公开,要为推动问题解决、让巡视整改在“阳光监督”下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改落实要掷地有声。巡视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整改不到位,巡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被巡视单位要按照反馈的问题性质和整改要求分类处置,紧密联系实际,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办法去解决,限定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抓住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被巡视单位党委“一把手”要亲自上阵、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落实,强化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整改落实。对重点问题要敢下“猛药”,对于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违反“八项规定”的四风问题、危害企业和职工利益问题,有关单位要拿出具体解决方案,该处理的要处理,该清退的要清退,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堵住领导特权和不良管理的漏洞。整改情况要“透明”,进展情况和落实结果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晾晒,让问题整改执行有力、落地有声,绝不允许蒙混通关,糊弄职工,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人。

跟踪回访以强化监督。巡视组要跟踪整改情况,对已巡视过的单位或地方杀个回马枪,开展“回头看”:认真对照整改方案,看看问题是不是通过整改真的改好了,党委和纪委是不是真的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担起来了,促进相关单位进行党务公开,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回头看”过程中,对于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审视,便于发现新的问题线索;对于顶风违纪的人员和现象,要严肃处理;对整改工作拖延流于形式的,要严格按党纪国法予以处理;对整改落实到位、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的,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

固化成制以规范程序。企业要在巡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巡视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规则,细化工作规程,促进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体制机制。要建立《企业内部巡视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巡视范围、对象、任务以及工作程序、方式方法,细化信息报送、情况通报、问题线索移交、成果运用等内容;建立巡视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运用巡视成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机制;建立巡视成果运用的责任制度,强化有效制约、科学配置资源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细则,对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和被巡视单位在巡视成果运用中的责任作出具体规定。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健全各业务部门间、上下级间沟通协调机制,探索联合巡视、共同监督的工作方式;建立巡视成果运用工作机制,健全成果运用档案,形成成果运用中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和及时办理的工作准则;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巡视工作,加强巡视工作人力、财力等资源调配和统筹管理,为巡视人员全力投入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推广宣传以加强震慑。要注重巡视成果运用的宣传舆论导向,灵活采用自下而上、点面结合的宣传载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报纸专栏等媒介,以及座谈交流、案例分享、学习沙龙等平台进行“广而告之”。如此,既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警示教育,让“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迈进,以起到更大的威慑、宣传教育作用;同时,也让普通党员和群众充分了解巡视工作取得的成绩,看到真实的成果,消除认为巡视就是“走过场”的疑虑,形成对巡视工作的支持和巡视制度认同。要实行巡视成果信息共享,把巡视成果与人事部门的年度考核、干部考察、纪委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劳动,节约监督成本,实现反腐倡廉建设大格局。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巡视组成果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工大成果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图解浙江省委巡视组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