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广电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2015-10-10 00:05赵颖聪
声屏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受众

许 勇 赵颖聪

栏目责编:陈道生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春风”。地市广播电视台原本处于央视和省级卫视、地面台及县市台的包围之中,发展势头趋缓,新兴媒体的强势使得部分地市台出现生存危机。有“危”就有“机”,辩证地说,媒体融合之路使地市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出现更多的变数,在带来更大生存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地市广电和新媒体的互动,能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利双赢、逐渐融合,最终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台网”一体,弥补传统媒体单独传播的不足,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也是其今后突破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市广播电视台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是否能实现大变革、大发展,值得人们期待。地市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

一、技术设备的发展瓶颈。由于传统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转瞬即逝特性,与新兴媒体相比,在传播上受收视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它与新兴媒体融合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传播方式的融合,也就是内容信号传播数字化。由于地市广电有效利用外部技术提供技术支撑的系统集成能力较差,从技术角度看,地市广播电视台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数字化的交流过程中如何使不同格式的数字流做到实时同步;二是大部分地市台与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社交平台的互动和融合都是低端、小范围、不全面、不系统的,影响力、效果等都受到很大的制约。

以赣州广播电视台为例。从2002年起,该台开启编缉系统数字化进程,当年起用了首套数字化非线性编缉系统中科大洋X-EDIT;2005 年全部更换了传统的模拟线性编缉系统;2009 年编缉系统与播出系统实现对联,首次实现数字制播一体化;2010 年新闻等媒资改磁带存储为硬盘存储,同年引入Panasonic P2 数字摄录系统,数字化改造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在合上。至此该台已基本上实现采编播数字化,与新兴媒体实现对接融合的技术设备条件基本达到。在网络硬件上,“时空赣州网”是赣州广播电视台一个拥有国家第三类新闻资质的网站,也是赣州市唯一获得总局颁发的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的视音频新闻网站。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内容拓展涵盖新闻资讯、生活娱乐、社区互动等,拥有视音频点播和直播等功能。特别是在2013 年,“时空赣州网”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主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开通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网站改变了点击浏览终端单一的状况,满足广大网民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点击浏览的需求。

虽然,赣州广播电视台在技术设备上更新速度较快,但距离媒体融合的技术要求还有着相当的差距,其中网站客户端运行了一年多,总体平稳,但效果未达预期,仍然存在技术瓶颈,无法对新闻做碎片化处理。

二、思维、方式的瓶颈。在转型过程中,地市广播电视台的一些频道、频率自身定位并不清晰,还是一味地恪守单向传播,较少尝试满足受众追求个性、互动、便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必须积极转变,重新定位广播电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增加与受众的互动和服务意识,而不仅仅只是对受众进行单向传输。

现阶段,地市广播电视台与受众的互动还停留在打电话、发短信、进社区等简单形式,形式不吸引人且收效甚微。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内容层面的竞争,而且是融合内容、渠道、营销和运营系统层面的竞争。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开辟与受众互动的渠道,丰富与受众互动的内容。

三、人才、资金的瓶颈。由于地市台人力常年都处在满负荷运转状态,缺乏足够人员、经费投入到新媒体的研究和运用中,且大部分记者技能单一,与培养全能型记者尚有差距,使得地市广播电视台目前与新媒体的融合浮于表面。而央视、省级卫视等实力雄厚的大台,在这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他们往往对新媒体、新技术投入较多,运用掌握得较好,引领着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因此,人才、资金等问题成为地市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巨大瓶颈问题,无法双双形成爆棚效应,发展后劲不足。

面对复杂的融合难题,地市广播电视台要勇于开拓创新。央视、省级卫视虽然在资金等方面有优势,但他们也承担着大投入的资金风险。地市台要敢于借鉴并积极探索别人的道路,在融合与发展这条道路上积极探索,要坚定相信这条道路会越走越宽广,这也是和央视、省级卫视在收视(听)率较量的另一个全新舞台。那么如何做好地市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笔者认为,有以下做法值得尝试:

一、理顺新媒体运用和管理机制,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新媒体的研究运用进行长期规划,把新媒体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来抓。地市广播电视媒体要主动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树立抢占先机的意识,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地市广播电视台可以通过对网络部门的改革,统一调度管理,形成全台新媒体矩阵效应,实现以大代小、以小促大的良好发展局面。鼓励全台员工发展和运用新媒体,对有重大影响力、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并将新媒体发稿纳入记者考核范畴。

二、创新内容生产,内容为王,研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无缝对接客户端,推动新闻采编播模式的转型升级。地市广电媒体要发挥专业采编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通过专业、权威的报道吸引受众,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同时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的特点,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微视、移动客户终端等,积极推进采编流程数字化、集约化、网络化的改造,打破新闻资源的共享、融合的技术瓶颈。另外,开通视频,运作广告经营。开通地市本土名人播客专区,扩大视频网站影响力;对本台节目进行筛选后,将视频提供给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提高广播电视台在各层面的影响力。重大事情进行网络、电视同步直播;在网络视频产业链中与各类公司企业建立广泛合作等。

三、加强技术支撑、介入手机电视业务。地市广播电视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本土优势,跻身网络电视,介入手机业务,形成全时段、全媒体、多终端、立体化的网络视频传播格局,开通公交、楼宇、广场等移动电视频道。如利用本土主流新闻栏目的影响力,循序渐进地推进栏目微信平台的开发、利用;对媒体网站的APP 端口进行整合,实现单条的链接点播、碎片化处理,让受众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本土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在加强技术改造的同时,尤其是要整合现有技术,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优势。研究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4G、智能终端等新技术的运用,升级改造媒体技术平台和采编方式,打造和建设“多媒体融合公共平台”及“多媒体采编播平台”,构建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地市主流媒体,构建具有多样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多种平台终端,特色鲜明、覆盖广泛、传播快捷的立体传播体系。

四、完善信息服务,全方位发展,以优质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地市广电媒体可考虑把互动思维引入信息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向实时生产、数据化生产、用户参与生产转变,充分运用微信、微社区、百度直达号、APP 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丰富与受众互动内容,调动网民参与积极性。同时,与此配套的是进一步完善地市广电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发挥市场作用,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可以在时机成熟之时,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探索特色制度试点。地市广电可考虑加强媒体无形资产保护与运作,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建融合状态下的经营管理模式。

广电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是战略任务,也是紧迫任务。地市广电台一定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才能不断开创出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开辟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新天地。地市广电和新媒体在充分融合后,宣传、经营、服务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受众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