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5-10-10 11:58
黑河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家长老师孩子

黑河市第六小学东校区的教师成世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但她却用她母亲般的温暖凝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以高尚的师德和骄人的成绩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赞誉。二十四年的教学生涯使她饱尝了育人的艰辛、喜悦和幸福,对于曾经付出的心血,她感受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是沐桃李育良才的满足。

痴心于教育   爱岗敬业

1991年秋,十九岁的成世香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来到了离家二十多里的爱辉镇拉腰子小学任教,圆了她儿时的梦想。这所小学位于两村之间,条件十分艰苦,刚参加工作的她被安排教二年级12名学生的语文、数学和全校的美术。开学后的一天,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五点半她就从家中骑自行车出发了。没想到雨越下越大,土路变得泥泞不堪。没走多远,二十八式的自行车被泥塞住推也推不动,身体单薄的她只好在草丛中半拖半拽,本来可以代步的自行车却成了累赘。平时骑自行车一个小时的路程,她足足推了三个多小时。当满身泥水、狼狈不堪的她出现在学校时,同事和学生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敬佩。那节课,教室里静静的,每名学生的眼中都饱含着热泪,那群八九岁的孩子在那一刻仿佛一下子懂事了。

从那以后,只要遇到坏天气,成老师就提前出发步行去上班。最令她难忘的是1994年的春天,一场罕见的暴风雪从周五晚上开始,整整下了两天三夜。周一早上雪已齐腰深,上班的路早已被大雪封住。可惦记着学生的她毅然走出了家门。呼啸而过的北风,漫天飞舞的大雪,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立无助。在齐腰深的雪中,艰难跋涉了四个半小时才到学校。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学校,只看到家住本村的校长一个人来巡校:“这样的天气你还来,不要命了!”连校工也训她:“你看这么大的雪,学生和老师一个也没来,根本上不了课,你真是一个‘傻子。”是啊!她就是这样一个“傻子”,满脑子就想着学生要等老师去上课,根本没考虑到自己的安危。

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想,她曾在冰窖似的寝室里穿着加厚棉衣住了半个多月;没有食堂,每天中午吃着从自家带的已经变冷的饭菜;没有水洗脸,就从学校门前的水沟中取冰水洗脸……凭着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让这个班级的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在全区小学毕业统考中,她带的这个班是全镇唯一一个数学和语文及格率都达到100%的班级,得到了镇教委领导和乡亲们的交口称赞。每当有人提起这段经历,成老师都不曾有过丝毫抱怨和感伤,是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和对学生朴素、纯洁的爱支撑她走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她更因此而自豪,因为她用赤诚无私的爱和风雨无阻的坚守托起了孩子的明天和希望。

由于工作出色,1996年春,成老师被借调到爱辉镇中心小学教毕业班的数学,这个班是全校有名的学习纪律“双差”班。为了让学生能以理想的成绩毕业,她付出了许多心血和精力:与学生交朋友,下班不回家直接到学生家中去家访,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为学补课。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硕果,仅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在全区毕业班统考中这个班的数学及格率为100%,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

1997年秋,因为牵挂着即将毕业的学生,正在休产假的成老师提前两个月就上班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却不止一次忘记了给孩子送奶。她上班不到一个月,原本胖胖的孩子就瘦了一圈,孩子的爷爷奶奶见到孙女瘦成这个样子心里很难过,埋怨她不管孩子,听了老人的责备,看着消瘦的女儿,成老师的心隐隐作痛,但是学生更需要她。1998年冬,住在西岗子镇的母亲患了出血热住进医院,她作为父母身边唯一的孩子却因为学生的原因没能请假陪在身边,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中有愧。2000年,成老师的爱人通过考试调入城区,她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双方父母均不在身边,生活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但她丝毫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次,孩子得了腮腺炎,吃不下饭,喝不进水,而毕业班的学生正等着成老师去上晚自习,怎么办?她一咬牙,狠心地将孩子反锁在家中,等她上完课回来,看到满脸泪水的孩子正在哭喊着妈妈时,自责的泪水夺眶而出。

人们都说,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是的,一路走来,成老师付出了太多、太多,但她并不后悔,因为她相信,她的付出会化作滋养幼苗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学生的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学生的幸福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2004年秋,政府为成老师解决了两地分居的困难,没有了后顾之忧,成老师的干劲更足了。为了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她立足教学实际,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精心进行教学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黑河市爱辉区组织的第一次统考和计算竞赛中均名列榜首。骄人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赞誉,也使成老师这位默默无闻的一线教师在全区脱颖而出。许多家长慕名而来,争着把孩子送入成老师的班,两个班的班额由一年级入学时的五十人陆续增加到八十八人。因为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成老师的心脏和肾脏都出现了问题,一节课下来全身是汗、心悸心慌,腰疼起来常常需要带着护腰,才能把一天的工作坚持下来,回到家中得用热水烫脚方能入睡。因为要迎接第二次统考,她顾不上休息,而是把病情隐瞒了下来,连打点滴都要等到下班后请家庭静点,左手打着点滴右手还要给学生批改作业。当第二次统考再传佳绩时,她却病倒了,在尿检中查出两个“+”,整整一个寒假都处于病痛的折磨中。在养病期间,她仍没有休息,甚至是大年初一,她还在批改全班学生的假期作业。张木欣家长动情地说:“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的福气,也是我们家长的福气。”由于长期过度劳累,身体严重透支,2009年的一天,成老师晕倒在学校里,被同事送往医院。家人和朋友都劝她休息几天,但她放心不下学生,咬着牙坚持给学生上课。因为身体极度虚弱,板书时手不停地颤抖,虚汗淋漓。从那以后,只要是工作一累,就会心慌乏力,胸闷气短,双眼浮肿,需要吃中药调节。就这样,凭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成老师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她的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的是学生和工作,唯独缺少自己和家人。

钟情于学生    爱生如子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成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追求。为了让那些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把成绩赶上来,她也记不清给多少名学生无偿补过课。一次,爱辉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到家中收闭路费,碰巧遇见成老师在家中为学生辅导,当得知她多年如一日地坚持为孩子辅导功课,却从不收取任何费用时,提出要把她的事迹刊登在黑河日报上。成老师却淡淡地说:“不用了,这只是一件小事,我和这些孩子能成为师生,就要对他们负责。我不图名也不图利,能让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赶上来,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只要有爱的雨露,就有那花满枝头的春天。”小明的母亲在他三年级的时候因病离开了人世,父亲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因为他的情况特殊,成老师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成老师用她的真情温暖着这名学生,慢慢地,这个大家眼中的“问题生”变得懂事了、听话了,去年中考他以703分的优异成绩升入了黑河市第一中学。

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处于逆反阶段,有些学生开始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成老师就曾遇到过这样一名学生,他的母亲因不堪忍受孩子的学习态度丢下一句“我再也不管你了”的话后,就真的对其不闻不问了。看到他的成绩日渐下滑,成老师忧心忡忡,决定与他的家长好好谈谈。在第一次家访时,成老师诚恳地说了这样一番话:“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一时有些逆反,请给孩子一些时间,作为老师的我是不会放弃他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帮他吧。”家访之后仍未见起色,看来家长真是对孩子失望至极,成老师却没有放弃,接连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家访,三次登门让家长看到她的真心,在成老师的努力下,家长恢复了对孩子的信心和耐心。半年后,看到这名学生的进步,成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名学生在毕业时给成老师发了一条短信:“亲爱的成老师:感谢您六年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耐心的教育。我让您费心了,在即将毕业之际,祝福我亲爱的启蒙老师健康、幸福、快乐!”

在默默的耕耘中,成老师体验到了为人师的幸福。1999年的教师节,她意外地收到远在大连的学生张磊的来信,信中说:“每当我与战友们谈起上学的经历时,我总会想起您,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一位不管刮多大风、下多大雨都从二十里外的家中赶来为我们上课的好老师。为了我们您付出了许多许多……”

成老师是爱辉区教育战线上的普通一兵,在她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师,他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共同谱写了爱辉区教育的壮丽诗篇。在教育这座百花园里,成老师愿永远当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怀着非凡的爱,用汗水、智慧和心血浇灌着每一株幼苗,收获着满园桃李。桃花开了又谢,杨柳枯了又青,学生来了又走,一切在变,不变的是她这份“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教师情怀。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家长老师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