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古浪县丝绸之路佛教遗址的调查研究

2015-10-11 08:22张晋峰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遗存寺院兰州

张晋峰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甘肃省古浪县丝绸之路佛教遗址的调查研究

张晋峰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西汉武帝以来,佛教就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古浪县处于丝路必经之地,其佛教发展受到丝路上历史、政治、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佛教寺院作为佛教信仰最直观体现,在古浪境内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在佛教遗址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史料记载开展相关数据整理研究,再结合古浪县的地理位置、丝绸之路的走向,古浪县历史时期的变迁等方面深入研究,以期揭开古浪县现存佛教遗迹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

古浪县;佛教;遗址;丝绸之路

自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始,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条途径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极大促进了中外交流,中西沟通,中西经济因之繁荣,中西文化加速交流。毋庸置疑,丝路沿途地区也因此而发展起来,甘肃省古浪县即为如此。丝绸之路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分两条线路途径古浪县境。近两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为古浪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厚重的文化积淀。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同样不可避免的在古浪县产生影响,因此古浪县的佛教研究颇具代表意义。

一、古浪县概况

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处于河西走廊东段,乌鞘岭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其境内南部为中、高山地,中部为低山沟壑丘陵区,是古浪县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北部为荒漠区。这极大地影响着古浪县境内的丝绸之路走向。我国西北的绿洲丝绸之路中的北路和中路就都穿过古浪县境,并最终从古浪县泗水镇进入武威市。

西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设河西四郡,开通丝绸之路,而为了加强管理,在今古浪县境内设置三县,分别为:苍松,在今县治东北10里(今暖泉小桥铺一堵城处);揟次,在苍松东北60里(今土门);朴擐,在苍松东150里(今大靖)①。而这三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不断被置换称呼,或者撤置县治,然而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最终均发展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

二、古浪县佛教寺院遗存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分析

古浪县下辖九个镇、十个乡,经过实地走访及查阅清乾隆朝《古浪县志》,民国《古浪县志》,古浪政协《古浪名胜古迹》(内部资料)等相关史料,结合当地的丝路走向,归纳统计数据如下:

由上表可知,本次实地走访及查阅资料,共整理得出34处佛教寺院殿堂遗存。其中,东西走向,即由今景泰县进入古浪县,途径今裴家营镇、大靖镇、夹山岭、土门镇,从泗水镇的圆墩进去武威西去②。这条路线共经过今古浪县七个乡镇,但是有佛教遗存或者有史料记载的乡镇仅仅有三个,分别为裴家营镇、大靖镇、土门镇,共有佛教遗存17处,其中有12处紧邻丝绸之路,约占到了此路线发现遗存总量的70.59%。其中,大靖镇、土门镇分别有7处,分别占到了此路线遗存总量的41.18%。在该条线路上,有名的寺院有充满民间传说,并被当地民谣传唱的土门清凉寺,以及发现宝贝佛(即为宗喀巴大师像,该寺还发掘出藏文经卷,推测始建于元代)的宝塔寺和现在还保存着元明清三代收集起来的《藏文大藏经》的大靖大佛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③青山寺等。

南北走向的丝路“经令居(今永登),越乌鞘岭,入苍松(今古浪)界,经安远驿站、递运所,越龙沟堡,到黑松驿站、递运所,过十八里堡,到古浪驿站、递运所,直过小桥堡、双塔堡,入武威界”④,西去。该路线共经过黑松驿镇、十八里堡乡、古浪镇、泗水镇四个乡镇,沿途共发现佛教遗存12处,其中11处紧邻丝路,约占到了此路线发现遗存总量的91.67%。其中,古浪镇有9处,占到了此路线遗存总量的75%。在该条线路上,有名的寺院有古浪清凉寺,龙泉寺和十八里堡乡新发现一批清代民国文书的香林寺,古浪水陆画原出土地的泗水镇地藏寺等。

总之,在两条丝路沿线的寺院共28处,约占全县发现遗存总量的82.35%,其中,古浪镇、土门镇、大靖镇三镇的寺院共23处,约占到总量的82.14%,可见,古浪县的佛教遗存大部分存在于丝路沿线,而丝路沿线的寺院又大多集中在古浪镇、土门镇、大靖镇三镇。这与三镇在历史上多次置县管理和丝绸之路对沿线的经济发展的带动有关。而在其他乡镇亦略有分布,则与具体历史时期具体历史事件相关。

三、古浪县佛教寺院遗址分布特点成因分析

古浪县佛教寺院遗存分布特点受到其境内丝绸之路的路线的影响,而途径古浪县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历史因素、政治因素又在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发生作用,从而使得古浪县佛教寺院殿堂总体上集中修建在丝路沿线地区,又随着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他地方也略有发展,但远不及丝路两侧。以下将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与政治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地理环境。

古浪县处于乌鞘岭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县境南部为中、高山地,中部为低山沟壑丘陵区,是古浪县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北部为荒漠区。这极大地影响着丝绸之路的走向。同时丝路的开通,使得武威成为扼守丝路的重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紧邻凉州(武威)的古浪县势必受到其经济文化的影响。紧邻凉州(武威)的古浪县近水楼台先得月,受到了凉州(武威)佛教的影响,而佛教沿着丝路发展。丝路经济繁荣,为佛教寺院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力物力,使得古浪县境内的佛教殿堂层出不穷。并且绝大多数沿着丝路路线建设起来。

强大的财力物力的支持使得历代佛教寺院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比如土门镇的清凉寺建筑范围方圆十里⑤。随着佛教在古浪的发展,境内寺院不断建立,现在查阅史料及实地走访,还能查到34处,可见古代古浪县境内的佛教寺院殿堂就更多了。究其损毁的自然原因,为地震。民国16年(1927)年,古浪发生了八级地震,古浪县城除了燃灯佛楼和杨家牌坊外,周围50里内变为废墟⑥。而且,在走访中发现,古浪镇的佛教寺院殿堂除燃灯佛楼外,都毁于此次地震,而且离古浪镇较近的土门镇也有一些寺院毁于此次地震,如三官楼,三教殿等。其他乡镇的暂无资料显示,但是也不能排除也有一些寺院毁于此次地震。总之,古浪县的佛教殿堂寺院总体上是集中修建在丝路沿线地区的,又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就形成了今日之分布格局。

(二)历史环境。

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古浪县佛教的历史与凉州佛教不差

(三)政治环境

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通过大肆宣扬宗教的影响来建立其统治,用宗教来麻醉欺骗被统治阶级,这在河西走廊的佛教发展史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两晋十六国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为了加强其统治,利用佛教,从而大力支持佛教。到西夏时期,则表现的更为明显,统治者利用佛教使得被统治阶级将希望寄托于来世,承受现世的苦难。而各个时期统治阶级的政策无疑为古浪县佛教的发展以及现在的历史遗址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各个政权之间交往的需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分分合合,统一与割据交相出现,各个国家或者割据政权之间为了求得自身生存以及其他的战略目的而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如在西夏时期,西夏向宋朝请印佛经,而宋朝有时是不收西夏作为纸墨工本的马匹的,反而全部赠送,表示对西夏的优待。西夏统治者则通过佛教来拉拢辽国,如西夏谅祚向辽进贡回鹘僧、金佛和《梵觉经》等。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也促进了各国佛教的发展,古浪佛教作为西夏佛教的组成部分,自然受到其影响。

四、总结

古浪县处于河西走廊东段,扼守丝绸之路,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它成为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时的必经之地,又由于内地文化的发展进而反向西传河西走廊乃至西域,东来西往的僧人为当地的佛教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思想,新的血液。同时,青藏高原的吐蕃人将藏传佛教传入当地,为古浪佛教的发展带来了另一个维度。同时由于历史时期国家政治的变化,统治阶级的政策变化,使得古浪佛教遗址的分布呈沿丝路方向发展的状况。

注释:

①傅占礼.甘肃史话丛书·古浪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14。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古浪县委员会编:《古浪名胜古迹》[M],古浪:准印证号:甘肃省内部图书准印证.甘新出063字总054号(2000)001号)古浪县文化印刷厂,2000.49.

③吴生华.两周佛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31页。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古浪县委员会编:《古浪名胜古迹》[M],古浪:准印证号:甘肃省内部图书准印证.甘新出063字总054号(2000)001号)古浪县文化印刷厂,2000.50.

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古浪县委员会编:《古浪名胜古迹》[M],古浪:准印证号:甘肃省内部图书准印证.甘新出063字总054号(2000)001号)古浪县文化印刷厂,2000.146.

⑥傅占礼.甘肃史话丛书·古浪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34.

⑦吴生华.凉州佛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31.

⑧吴生华.凉州佛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34.

⑨吴生华.凉州佛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47.

⑩杜斗城等.河西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73.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古浪县委员会编:《古浪名胜古迹》[M],古浪:准印证号:甘肃省内部图书准印证.甘新出063字总054号(2000)001号)古浪县文化印刷厂,2000.

[2]傅占礼.甘肃史话丛书·古浪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3]吴生华.凉州佛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4]杜斗城等.河西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73.

F114.46

A

1671-864X(2015)11-0064-02

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Yxm2014067)。

张晋峰(1989-),男,汉,山西柳林人,西北民族大学宗教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遗存寺院兰州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我的兰州梦
济南张马屯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兰州琐记
宽恕
拜佛
悟道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