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学法在“PLC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15-10-12 03:28敏,刘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PLC技术编程尝试

周 敏,刘 彬

(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系,山西太原030008)

0 引言

“尝试错误说”,又称“试误说”,与“顿悟说”相对,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它基于被关在笼子里的饿猫乱抓乱撞、反复尝试打开笼门求食的实验,说明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1]。错误教学法源自于这一理论。

有意错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一教学目的,有意识地“犯”下了错误。让学生在修正过程中认识错误,从而完成正确结论的传授[2]。

辨识错误,就是使学生能够辨别“正确”与“错误”。

尝试错误,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自己设置错误并改正之。使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又不断改进的过程。

所谓错误教学法,就是教师把有意错误、辨识错误和尝试错误等思想,充分应用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3]。教师在分析了教学内容后,将“错误”穿插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寻找“错误”,比较“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在不断地修正“错误”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和方法。

1 PLC课程学习中常遇的困难

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使用场合越来越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也由小型整体式PLC向网络化、模块式PLC转变。在“PLC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软件使用、硬件配置、编程语言等越来越严谨和复杂,这一进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具体有:①对硬件I/O点与软件I/O变量对应关系的不清楚;②对PLC工作方式的不理解;③编程难度增加。

“PLC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特别当学生面对实际技术性问题时,这些困难显得更加突出。

2 错误教学法应用

将错误教学法应用到PLC课程教学中,对克服上述困难是有效的。采用传统的分析原理、介绍指令、解释程序的教学方法,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经过对“PLC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分解,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有意错误、辨识错误和尝试错误等教学方法获效是明显的。

2.1 有意错误教学法的应用

在编程软件ME的学习中,可以采用有意错误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遇到有意制造的错误—修改错误—再制造错误—修改错误—再制造错误—再修改错误……的过程中,最终获得正确结果。例如:学习硬件I/O点与软件I/O变量的对应关系时,使用该方法的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有意错误教学法在ME软件教学中的应用

在此教学过程中,完成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先教会学生解决有意制造错误的一般方法;

(2)由学生自己解决这类错误,使之学会在硬件配置过程中发生地址冲突时的解决方法;

(3)当硬件配置与梯形图编程使用的变量地址不一致时,引起PLC的运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当硬件配置和程序变量地址一致时,问题才能得以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PLC使用中硬件软件使用统一配置的重要性。

2.2 辨识错误教学法的应用

针对学生对PLC工作方式的不理解,在指令学习过程中,设计相关的实例进行辨识错误教学,让学生明白“错误”和“正确”在程序实现过程中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对于移位指令、数据传送指令、数学运算指令等,当源区地址和目的区地址一致或有重叠时,不同编程方式的PLC运行结果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若要求按钮按下后只完成一次操作,图1(b)的程序是正确的;而当需要每个扫描周期都进行一次操作时,图1(a)的程序是正确的,同时图1(a)还可为完成扫描周期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

图1 数学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相同时应用举例

对两种不同编程方法的使用和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并不能简单地说,哪种程序是正确或是错误的。比如,当源区地址和目的区地址不同时,图2(a)和图2(b)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图2 数学运算指令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不重叠应用举例

从两种不同编程方法所得到的不同运行结果来看,在PLC的学习中,“正确”与“错误“不是完全绝对的,而将”错误”与“正确”进行正确的辨识却是必要的,也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方式,理解扫描周期的概念,学习和掌握PLC编程指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3 尝试错误教学法的应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编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随着教师对课程的讲解,能看懂现有的程序,而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却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在编程教学中采取逐步编程的尝试错误教学法,即,按照控制要求初步编程—尝试提出问题—修改程序—找出错误—再修改程序—由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用不同的方法修改程序……直到完成程序的编写。在此过程中,不仅能使大多数学生知道如何尝试提出问题,如何修改程序,还能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完成程序的修改。多次使用此方法,加强“出错改错”的编程思想,最终学会编写程序。

例如:用延时通定时器实现如图3所示时序。

图3 时序要求

编程过程如图4所示,由图4(a)到4(b)再到4(c)的修改过程,也是“尝试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

编程教学过程小结如下:

(1)首先采用自锁的编程思想和延时开定时器的基本原理编写%Q1启动和停止程序如图4(a)。

(2)发现%Q1重复输出线圈,导致程序运行的结果错误,或者编译警告或错误。

(3)采用中间继电器%M2,以解决重复输出引起的错误,如图4(b)所示。

(4)解决细节性错误,将程序改为如图4(c),完成编程。

图4 编程过程举例

3 结语

在PLC课程的整个教学中,从引起学生注意并加深记忆角度看,采用不同形式的错误教学法,符合教育学要求和心理学特点,使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明显。

[1] 姚宏亮,汪海燕.尝试错误教学法与PLC教学[J] ,宿州:宿州学院学报,2011,vol.26(2):124-125

[2] 许宝成.浅谈有意错误教学法[J] ,延安: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vol.17:75-76

[3] 李倩.错误教学法在《数控编程与操作》教学中的尝试[J] ,南京:改革与开放,2010,04:110

猜你喜欢
PLC技术编程尝试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PLC在航站楼照明控制中的应用
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