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工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2015-10-12 12:18陈扬唐铁球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嘉兴市嘉兴常州

□文/陈扬 唐铁球

嘉兴市工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文/陈扬唐铁球

(嘉兴学院商学院浙江·嘉兴)

[提要]本文以嘉兴产业结构和优化结构为核心,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嘉兴与绍兴、金华、台州、常州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嘉兴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提出合理建议。

工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经济增长方式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1日

一、嘉兴市与兄弟城市工业结构比较分析

(一)工业产业结构比较

1、从轻重工业的关系来看,与兄弟市相比嘉兴市工业结构偏轻,但重工业发展较为强势。2013年嘉兴市轻重工业之比为47.6∶52.4,而台州、常州和金华分别为34.8∶65.2、21.0∶79.0和46.6∶53.4。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11.77亿元,比2011年增长1.26倍,增速高于轻工业。

2、从支柱产业的发展来看,嘉兴市支柱产业档次偏低。如表1所示,2013年嘉兴市主要以纺织、皮革、化学原料、电力热力等原材料工业为支柱产业,但同期金华、台州、常州三大城市的支柱产业以金属冶炼、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表1)

(二)技术结构比较。目前,嘉兴市工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不高,“低端化、粗放型”的发展特征比较突出。从图1可以看出,嘉兴市工业技术水平整体低于绍兴、金华、台州和常州。2013年,嘉兴市高技术行业的产值占比虽与绍兴仅差0.7%,但明显低于金华、台州和常州;中高技术行业的产值占比仅次于台州;但低技术行业的产值占比是五大城市中最高的,达到38.5%,比占比最低的常州高25.9%。(图1)

(三)投资结构比较。从工业投资构成来看,嘉兴市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占比偏低。如下表所示,2013年嘉兴市医药制造、精密仪器、电气机械这三大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合计完成投资额34.4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额的3.84%,同期常州这三大产业合计完成投资306.7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额的19.9%。而嘉兴市在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投资达到81.8亿元,在工业投资中占比达到9.13%,远远超过常州。(表2)

(四)组织结构比较。从不同规模工业企业的发展来看,嘉兴市工业企业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分散化,无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表4可以看出,嘉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无论是企业单位数还是平均销售额均劣于绍兴和常州,大中型工业企业比绍兴少5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销售额比绍兴、常州分别少3.11亿元与3.87亿元。(表3)

表1 2013年各地区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图1 2013年各地区制造业技术水平分组产值占比比较

二、嘉兴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组织结构有待完善。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较为缺乏。嘉兴市“重量级”企业为数不多,行业引领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能力偏弱。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相关配套产业的中小企业集聚在周围的现代产业集群,在目前的皮革、纺织、服装、羊毛衫、光机电等块状经济中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低,缺乏竞争优势。工业内部有许多行业在全省同行业中缺乏竞争力,其中装备制造业尤为突出。

(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据统计,2013年嘉兴所有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77.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极小比例;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之比在5以上才能达到国际上创新型城市的水平,但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该比例仅为0.58;另外,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明显偏低。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人数为33,959人,占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比例仅3.8%,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三)产品层次有待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2013年嘉兴市出口依存度为42.4%,但在其中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加工产品是嘉兴市出口的主打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贴牌加工产品利润微薄。目前,平湖已形成了一个1,600多家生产企业、150多亿元产值的服装产业集群,其中95%以上的服装企业为国际品牌贴牌加工;工业知名品牌不多。以濮院·洪合针织毛衫业为例,2013年该行业仅有中国驰名商标5只、浙江著名商标5只。而同期,诸暨大唐袜业持有中国驰名商标为17只、浙江省著名商标17只。

(四)增长方式有待转变。工业技术水平落后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水平相对较高。从工业企业的用电情况来看,2013年嘉兴市工业的单位产值电耗为456.16千瓦时/万元,明显高于绍兴(311.38千瓦时/万元)和常州(305.98千瓦时/万元);工业生产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亟须加强。嘉兴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远高于绍兴(2.91吨/万元)和常州(1.19吨/万元)。

表2 2013年嘉兴与常州主要产业投资情况比较

表3 2013年各地区不同规模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平均产值比较

三、嘉兴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

(一)以创新驱动为主线,增强转型升级动力

1、以品牌战略促进产品创新。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的研发,扩大现有知名企业品牌雅莹、蒙努、罗卡芙以及海宁皮革、海宁家纺、濮院·洪合羊毛衫等区域品牌优化升级的示范效应。鼓励行业内知名企业发起企业之间合作,创建全国甚至国际著名品牌,借助集群效应,建立品牌基地。

2、以电商换市推动市场创新。运用麦包包、嘉欣丝绸等电商龙头企业的领导带动效应,鼓励实体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借助“互联网+”的新形势进行国内外市场开拓。健全完善嘉兴名品城、颐高电子商务园等电商集聚专业平台的作用,打造一站式电商平台。

(二)以产业协调为导向,凝练转型升级内力

1、对新兴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实行“退低进高”和“腾笼换鸟”政策,对食品、冶金、服装等传统行业中层次低、污染严重、能耗大的企业进行淘汰,为重点建设新兴支柱产业提供资源和空间。首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将其发展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转型。在当前“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转变传统企业以产量为重点的理念,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

(三)以有效投资为抓手,拓展转型升级能力

1、以机制创新促投资。制定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创新产业引导政策,针对性地制定促进优化投资结构的各项激励政策,将资金向生物医药业、光机电产业、新能源、临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引导。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创新型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2、以技术改造促投资。以发展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为重点,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重视生态发展机制,全面开展“四减两提高”和“机器换人”行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借鉴其他城市,设立创新专项资金,对企业的研发进行大力支持。

(四)以企业培育为手段,激发转型升级活力

1、重点培育“五型”大企业。从嘉兴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出发,鼓励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进行强强联合和产业链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培育一批“五型”大企业。

2、积极培育“五星”中小企业。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创业辅导等创业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民营中小企业的创业空间;每年确定一批创新能力强、经营者素质高、发展前景好、有特色优势的民营中小企业作为培养对象,培育“五星”(科技、管理、创新、品牌、节能之星)中小企业,推动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五)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集聚转型升级合力

1、大力推进特色品牌园区建设。鼓励企业和项目在遵循产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定向入驻嘉兴工业园区、秀洲工业园区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强化园区产业发展特色。重点加快推进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濮院·洪合针织产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建设。

2、重点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引导和鼓励企业向现有的园区和基地集中,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利用区位优势,建立产业平台,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已有园区的规划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政策、龙头企业、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的作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主要参考文献:

[1]W.G.Hoffmann.Grow th of Industrial Econom ics[M].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58.

[2]李天舒.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和途径——以辽宁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23.

2014年度嘉兴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嘉兴市工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与绍兴、金华、台州、常州四地的比较”(批准号:851714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测度与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122)

F42

A

猜你喜欢
嘉兴市嘉兴常州
《初心》
常州的早晨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学院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浙江嘉兴卷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