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高坡

2015-10-13 05:10
贵阳文史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坡云顶梯田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高坡乡就像“多彩贵州”的一个浓缩。

贵阳市东南端51公里处,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全乡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达1712.1米。高坡不仅有梯田、峡谷、石林、溶洞、多级瀑布、高山气候奇观、云顶草原等自然奇景,又有悬棺、洞葬、摩崖石刻、民族村寨、民居建筑、民族节日、民间习俗、寺庙、教堂,以及红军标语、石门古战场遗址、古代防御工事、鲜艳的民族服饰、芦笙歌舞、跳洞、斗鸟、斗牛、射背牌等历史、人文和民族文化特色资源。1993年,高坡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贵州省苗族芦笙艺术乡”,被贵州省摄影学会命名为“摄影艺术创作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高坡乡就像“多彩贵州”的一个浓缩,

到高坡去,神秘莫测的地下洞堡,远古的悬棺洞葬,密竹重围的苗家山寨,独树一帜的苗族服饰,笙鼓喧闹的七月斗牛节,流动的鼓,多情的芦笙,观瀑布,看水碾,览峡谷,到布依人家喝米酒,徒步探险,高山览胜,布依风情及“播淼”(溶洞奇观),都是高坡乡其乐其味无穷的游玩方式。

虽然高坡的旅游开发尚未形成规模,但已经有许多摄影、户外、旅游爱好者们慕名前往。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高坡旅游综合承载能力较差,旅游业发展缓慢。高坡需要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快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突破瓶颈,推进经济及旅游产业发展。

以贵州省委、省政府和贵阳市委、市政府支持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契机,以贵阳市委提出“六大工程”和花溪区委提出“六大计划”为指导,高坡乡围绕花溪区创建“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部署,按照“一区、两中心、三带、四基地”的发展思路,深挖高坡苗族乡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特色产业突出的“高坡山地旅游休闲度假区”。

一区:以红岩峡谷和云顶草场为重点,统筹高坡20余个旅游景点,规划建设集观光旅游、户外探险、徒步露营、运动休闲、农耕体验、民族文化探寻等为一体的“高坡山地旅游休闲度假区”。

两中心:以发展高坡集镇为中心,辐射带动高坡北片石门至云顶10个村经济的发展;以发展甲定集市为中心,辐射带动高坡南片杉坪至龙云、甲定至五寨9个村的发展。

三带:一是发展石门村至云顶村一线的观光农业带。重点保护好高坡的梯田风光,打造石门村至云顶村公路沿线油菜花景观,同步实施小茨菇、红米、蓝莓等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发展水塘村至甲定村一线山地特色农业带。借助山地气候土壤条件,打造以水稻、晚熟糯包谷为主的种植业,以生态肉牛、黑毛猪、草地鸡为主的养殖业的农业带。三是发展杉坪村至龙云村一线冷凉无公害蔬菜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产业扶贫带。

四基地:一是建设以梯田、峡谷、草原、瀑布风光为主的全国摄影创作基地集群;二是在云顶草场及周边建设全国山地露营基地;三是建设高坡传统农耕保护基地;四是围绕云顶风能发电场,建设高坡风能发电科普基地。

高坡苗族乡充分发挥万亩梯田风光、山地旅游体闲度假和特色生态农业优势,按照整合乡域资源要素,突出旅游产业带动,有效连接周边产业功能的原则,全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深挖高坡民族文化,积极开发具有高坡苗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乡品牌,逐步将高坡打造成风格独特、优势明显的文化旅游景区,实现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高坡云顶梯田
甘肃梯田
警惕网上“甜言蜜语”的诱惑
水天一色梯田美
基于SWOT分析的贵阳市高坡苗族乡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黄土高坡深处的“山里娃”足球队
这样总结2017年,你怕了吗
云顶香港收购3家德国邮轮建造船厂
在山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