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10-14 16:25宋锐安春平于婷婷
科教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宋锐+安春平+于婷婷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发展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本研究综合运用访谈法、调查法对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建议通过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创建研究性教学团队、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等有效措施来推进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影响因素 研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8.012

The Situation of Universities Carrying out Research

Teaching and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SONG Rui, AN Chunping, YU Ting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advanc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pplied research teaching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 Research teaching based on students learning, identify problems and problem solving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eaching. In this study, the integrated use of interviews,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ing in-depth analysis, we recommend that by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school education, to create a research teaching team, establish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to advance research teaching in colleges.

Key words research teach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earch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research teaching

0 引言

19世纪,美国的杜威等为代表提出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法及施瓦布提出的更具操作性的“探究式学习”,都为现代教学理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演讲”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刻板的传授知识转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和实践的思想和能力上。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教学。

在我国,高校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大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探索和研究的核心。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科学地调查实际的开展情况,没有形成体系。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以调查的方式为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1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现状调查

1.1 研究目的

通过对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可以直观地了解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难点,并对针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建议,提出有效的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2 研究对象

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35名一线教师、49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教师以中级及以下职称居多,所占比例为68.6%,见表1。学生所学专业频数分布见表2。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充分利用文献资源,借鉴已有成果,探寻影响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因素,以高校一线教师和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及开展情况进行深度访谈。

1.4 问卷的编制

(1)探索性问卷。通过与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确定影响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因素,如“青年教师自认为没有能力独自承担研究性教学的任务”,“辅助教材不适合研究性教学”,“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性教学的问题设置”,“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方式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等等,将这些因素划分成为新的维度,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2)问卷调查。最终形成的问卷分为10个维度,共计35个题目。这10个维度分别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学校领导的理念、课程与教材、师生时间、师生认识程度、教师的知识能力、学生已有科研素养、硬件条件及教师培训制度。

1.5 研究结果

(1)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对教师就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需要教师自评在所教课程的过程中使用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教师认为研究性教学开展情况一般,只有少数教师认为开展得很好,频数分布如图1。

(2)影响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因素研究。使用最终的问卷,对教师及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影响因素的调查。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教师认为研究性教学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校领导理念、评价制度和课程与教材;而学生认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学校领导理念和教师的知识能力。具体结果见表3。

2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性教学在高校中的实施情况仍处于初步开展状态,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能够运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目前高校的一线教师中,以青年教师为主,而青年教师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知识的积淀与实践经验。在与教师进行深入访谈时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先进,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进行发展性评价,但自认为能力尚不足以掌控整个研究性教学的局面。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较少使用图书馆、实验室或是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学习的途径受到限制。可以建立研究性教学的团队,一方面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实践经验,建立扎实的科研基本功;另外一方面让青年教师寻求更多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更好地转变角色,以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精力和活力的专业团队的方式共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在对影响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因素研究中发现,教学管理制度、学校领导理念和评价制度三个因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同的能够严重影响研究性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学校管理者不仅是行政上的领导,更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者。所以,要想实现研究性教学的全面实施,领导者的教育思想尤为重要,可以使学校的教育理念达到统一,深入贯彻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的理念及管理制度可以直接影响实施的有效性。

尽管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指标从理论上来讲是全面的、科学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的实践等各方面均做出了要求和标准,但从实际的评价来看,我们依旧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核心,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等发展性能力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部分学生担心研究性学习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最终的考试成绩,而未明确研究性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对研究性教学的热情不高。基于这种现象,研究性教学要想顺利、有效实施,必须同时对教学评价指标进行改革,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前学习及课后学习,加强综合论文撰写训练、科研训练、学术科技竞赛、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的评定,采用开放性的、需要学生创造性解答的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性能力。

总之,促进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设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完善硬件设备,为研究性教学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由传统的灌输者向“引路人”转变,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应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发现者”转变,学会团队合作,接受不同的观点,在多样化的观点中进行思辨,善于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当然,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之路依旧漫长,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探索,研究性教学必将由部分课程的试用发展到整体推进。

基金: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社会心理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20 1401101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81-83.

[2] 姚利民,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62-65.

[3] 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4] 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9-42.

[5] 唐月红,王东红,曹荣美等.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与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7.

[6] 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37-38.

[7] 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2(8):10-12.

[8] 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7.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
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品设计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关于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思考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数据库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注重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浅谈膳食设计课程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