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动力前提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模式研究

2015-10-14 16:42高光照黄瑛曹露露潘伟琪王晓凌
科教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高光照+黄瑛+曹露露+潘伟琪+王晓凌

摘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研究,学院在校企合作中应重视激发企业的合作动力,分析企业合作动力来源,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合作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符合其需求的合作模式。指出在连锁专业建设中应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形成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增加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收益,从而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 企业动力 连锁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8.024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on Mod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Corporate Power

——Take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GAO Guangzhao, HUANG Ying, CAO Lulu, PAN Weiqi, WANG Xiaoli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Management,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zhou, Zhejiang 325006)

Abstract This paper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study, the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imulate cooperative power companies to analyze business cooperation power sour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he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mode in line with their needs. Pointed out tha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clear chai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choose the right business to carry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increas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corporate earnings, thereby enhancing th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ower.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rporate power; chain management

连锁经营被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是21世纪最主要的商业经营模式,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以其经营模式的优越性快速发展,对大专院校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预测,全国连锁零售行业的管理型人才缺口至少为65万人,全国有各类连锁门店约13万家,并且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面对行业企业高素质人才紧缺的现状,各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形成了很多有效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应成为各院校努力探索的问题。

1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

1.1 连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

(1)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和挑选合格人才。连锁经营企业多数属于服务性行业,员工需求数量较大,通过校企合作选择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提升员工学历层次,进而提高企业整体服务质量。(2)增强员工稳定性。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对口就业岗位,在学习期间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工作岗位和晋升途径,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3)提高企业社会声誉,扩大顾客群。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藉此吸引媒体受众关注,扩大顾客群体。(4)降低培训成本。连锁企业离职率相对较高,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后接受培训,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必需的岗前培训,节约了培训成本,缩短了培训时间。

1.2 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参与校企合作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取得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应的成本,包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学生顶岗实习导致生产率降低等)、风险成本、隐性成本(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各项工作导致商业机密泄露等)等。①

(2)企业难以留住人才。从整个连锁业态来看,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强,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连锁企业基层员工的流失率达30%以上,店长的流失率达50%以上,校企合作培养的优秀人才也成为其他企业挖掘的目标,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连锁专业与某公司合作培养学生1年期间,有3名分别担任副处长和店长的学生被其他公司用更高的薪资挖走。

(3)院校实习生进入企业后管理难度较大。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或订单培养过程中,并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不能按照企业员工进行管理,通常是依据校企合作协议或校企临时协商来管理,增加了管理难度,特别是学生安全问题成为校企双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4)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支持还比较薄弱。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主要是为企业提供用人方面的支持,由于师资力量、办学要求等因素的影响,连锁企业解决经营中的技术和经营难题更倾向于依赖本科院校或专业咨询公司的支持。②

2 院校积极开拓多种途径联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院校应积极宣传校企合作工作,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校企合作的制度,努力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校企共同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和产学研结合。校企双方建立联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院校主动联络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当地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度高、用人量大、管理规范,是校企合作的主要选择方向,教师应通过走访行业龙头企业,介绍专业培养内容,积极邀请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2)参加行业协会、校企合作交流会议,通过公共平台发布校企合作信息建立联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是比较权威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有1000余家企业会员,近百家院校会员,协会组织的校企对接会、技能竞赛、师资培训等活动,为各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企业交流合作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③教育、商业等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行业会议等也是校企建立联系的有效途径。

(3)学院内部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企业的人才需求通常涉及多个专业,可以在学院层面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各专业共同与企业开展合作,满足企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与温州一鸣食品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培养畜牧兽医、食品加工、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以满足企业在畜牧养殖、食品加工、连锁店零售等多个岗位的需求。

(4)毕业生、实习生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专业教师应动员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就业后,在企业中对专业和院校进行宣传,为校企合作建立联系。企业也会关注优秀员工的毕业院校,主动通过学生联系学校,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连锁专业2011级3名学生在温州去茶去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实习期间表现优秀,企业主动通过学生联系学院开展合作。

3 根据企业情况选择校企合作的模式

各院校连锁专业通常会与多个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由于各企业经营规模和人才需求特点不同,对校企合作的内容与需求也有所差异,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不同作用。

(1)校企深度合作型企业。企业规模较大并有稳定的人员需求数量,用人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对口,企业高层管理者重视校企合作工作,能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学生愿意在企业就业,学院可与这类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开展校企共建、订单培养、工读交替等方式的合作,对专业建设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2)专家指导型企业。企业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对口,在行业内具备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但是每年人才需求数量不多,而且企业也无意在校企合作方面过多投入资源的,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师、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式开展合作。

(3)推荐学生就业型企业。一种是企业在行业中属于中小规模,提供的就业岗位与专业基本对口,只要求学院提供合格毕业生就业;另一种是外地的企业因地域原因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比较困难,学院只能推荐毕业生就业。

(4)学生实践型企业。有些企业用人量较大,与院校合作态度比较积极,但是由于行业特点、工资待遇、专业对口性等原因,学生不愿在企业中就业,专业无法与其深入合作,只能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岗位,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4 增强企业动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建议

(1)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形成自身优势,吸引企业开展合作。各行业均有企业采用连锁经营业态,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学院建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该明确针对的行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从目前各院校连锁专业选择针对行业的情况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选择特定行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选择,为当地优势行业培养后备人才,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岗位相对较多;二是依托本学院其他优势专业进行选择,通过专业间的资源共享,降低连锁专业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容易形成专业优势,比如:学院的物流专业较强,连锁专业可以选择快递行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学院的农业类专业较强,连锁专业可以选择农产品连锁零售行业作为人才培养方向;三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建设连锁经营专业,例如把工商管理专业改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四是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连锁专业若与规模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每年招收毕业生的数量较大且相对稳定,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2)选择合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使双方的合作能够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企业所在行业和提供给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够被学生接受,学生愿意进入企业并在企业中稳定实习和就业,校企合作才能够持续开展。大型连锁企业是校企合作的首选,企业有实力投入资源,并且能够每年为专业学生提供一定量的就业岗位;规模中等但是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企业也是较理想的合作对象,随着企业开设新增门店,会为学生提供基层工作岗位和晋升的空间。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和就业也需要企业相应制度支持,通常人力资源经理的职权无法完全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才能够决定。学院应与企业高层领导深入沟通,满足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甚至是为企业定制培养人才,才能增强企业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为学生进入企业并尽快晋升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在企业中的留职率。连锁经营企业大部分属于服务性行业,企业对学生的首要要求是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保证企业工作顺利开展和财物安全。另一方面,学生进入连锁企业后首岗的工作比较辛苦,需要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有机会晋升到基层管理岗位,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岗位前景教育,使学生能够明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培养途径,在校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在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从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开始,贯穿专业课教学和实验实训,安排学生进入连锁企业进行观摩和顶岗实习,培养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促进其进入企业就业,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合作组建订单班级共同培养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在企业中的留职率。

(4)增加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收益,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院校应努力通过校企合作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而不是仅仅为企业提供合适人才,企业获得的收益越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就越高。提高企业收益的途径有: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对企业进行宣传。院校通常会通过一些媒体对外宣传校企合作工作成果,这同时也是对企业的宣传,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双方合作共同开展宣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加强院校教师科研工作能力,为企业解决工作问题。目前我国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绝大部分开设于高职学院,受高职学院教师的研发能力和科研资源的限制,能够为连锁企业提供的支持有限,学院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提高为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④三是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利用学院各学科专业人才和教学场地、仪器设施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学院为企业培训提供教室、宿舍、实训室、电脑机房等,方便企业员工集中培训。学院除了为企业提供连锁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支持以外,还可以利用其他专业的资源,为企业通过市场营销、会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培训。

在校企合作共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过程中,企业有参与动力的动力才能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条件,才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校企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学院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要结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专业建设,努力吸引企业参与到专业建设工作中,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和在企业中的快速晋升。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研究课题《基于企业动力前提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模式研究》,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4年教学改革项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生鲜管理岗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注释

① 程培堽,顾金峰.校企合作的外部效应和企业合作意愿: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教育学术月刊,2012(6):87-90.

② 陈海燕.高职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职教通讯,2007(3):22-25.

③ 于天懿.关于企业对连锁经营专业毕业生能力培养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商论,2014(1):14-18.

④ 王晓琳,王泽川.成本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企业方“冷”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鸡西大学学报,2012(8):20-21.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