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军队的青年工作

2015-10-17 11:07孙志友
军事历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战时期广大青年

孙志友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政工系,江苏南京21004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积极开展青年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官兵的积极性,使广大青年官兵在作战、训练、学习、生产、节约以及宣传群众、活跃部队生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成为各项工作的模范。目前学术界对中共军队青年工作史缺乏系统研究,少数有关青年工作的专著涉及中共军队青年工作,但也只是简单地回顾历史。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无研究中共军队青年工作史特别是关于抗战时期中共军队青年工作的专文发表。本文试对抗战时期中共军队的青年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青年工作的有利条件

抗战时期中共军队青年工作有声有色,发挥巨大作用,主要在于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

一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对青年和青年工作高度重视。抗战时期,毛泽东多次论述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意义。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出席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并作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青年运动和整个革命运动的关系,指出了中国知识青年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道路。1939年10月5日,毛泽东在《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中又指出:“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①总政治部组织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年和青年工作》,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第4页。中共军队各级领导干部都将青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1940年总政治部在《政治工作总结》中指出:“青年是部队生动力量的动力,是军队党新成分的源泉,更好的注意青年,发挥青年工作的力量,应该成为今后党和政治工作的一个方向。”②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5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693页。同年3月,《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专门规定:“军队中青年工作应当是党和政治工作之一部分,并在政治机关和党的组织直接指导之下进行。”③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5册,第171页。1942年9月1日,时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的罗荣桓在《青年工作应该走向那里去》一文中强调:“各级政治机关,各级政治工作人员,尤以青年干部自身,要很好的去研究青年工作,反对对青年工作的忽视与淡薄。”④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6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859页。

二是红军时期青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共军队的青年工作肇始于红军时期,红军创建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军队中建立了共青团组织。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对红军党内青年组织及其工作作了专门规定,并要求成立青年工作会议。随着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红军中青年组织和青年工作系统也随之建立。1932年,红军总政治部颁发了《中国工农红军共产青年团工作暂行条例》,进一步统一和健全了军队共青团的组织体系,使青年工作有了组织保证。随着青年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青年工作在红军中蓬勃开展起来。抗战爆发后中共军队青年工作之所以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归功于红军时期青年工作奠定的坚实基础。

三是广大青年的政治觉醒。中共军队广大青年是在民族危机激发下聚集起来的。日军的侵略暴行使中国广大青年深刻地感受到切肤之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唤起了他们的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召了广大青年。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李平心1937年在《战时的青年运动与青年工作》一书中说:“民族革命理论的种子散布到广大的青年中,使得无数落后的动摇不定的青年逐渐转向到民族革命的阵营,逐渐抛弃了各种有害思想所加给他们的影响。同时使得那些原来就很前进的青年更深切地认识了民族革命的路线和策略,更加坚定了他们战斗的信心。”⑤李平心:《战时的青年运动与青年工作》,光明书局发行,1937年,第16页。广大青年政治上的觉醒,为中共军队开展青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

抗战时期中共军队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形势需要,改建青年组织。早在1935年7月,共产国际七大决定建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同时要求各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在争取青年方面,必须在实际行动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1936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收到少共国际发来的电报,电报要求中国共青团“从绝对严密的工作方式到利用一切公开和半公开的可能,建立不仅包括青年工人而且包括广大农民学生及失业青年等民族解放性质的群众的青年团。”①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0年》,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2年,第73页。中共中央收到这份电报后,即开始考虑改造青年团的问题。11月,中央作出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共青团改建为有广泛群众性的抗日救国青年组织。

抗战爆发后,中共各部队改建了青年组织。在八路军中成立了青年队,新四军和其它根据地的部队也成立了形式不同的青年群众组织。1938年颁布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规定了青年队的组织原则:“以连或队为单位成立青年队,人数多少不限定。凡年在15岁以上23岁以下者,均应加入青年队。青年队长由青年全体大会上选任之。……青年队员在三十名以上者,可设副队长一名。”②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4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357页。青年组织的改建,适应了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了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使中共军队青年工作在伟大的民族抗日战争中出现了新的气象。

第二,动员青年参军,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早在一二·九运动发生后不久,共青团中央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发布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同胞宣言》,号召青年“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军队中去!”③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0年》,第70页。1937年4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延安正式成立,担负起领导全国各地青年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号召全国青年参军抗战。“卢沟桥事变”后的短短几个月,全国就有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工人、农民投入到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共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中去。

与此同时,中共军队青年组织也积极响应“发动群众、扩大军队”的口号,宣传动员青年群众参军参战,扩大抗日武装。1940年4月,《中央军委中央青委同意建立青年武装的决定》指出:“为了使军队能够得到不断的补充,使青年成为扩军的泉源,根据青年的特性,应该采取逐渐的、一步一步的、有计划的吸引青年参战参军。”④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5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2年,第116页。为了激发青年群众的参军参战热情,各部队采取了许多方法。八路军各部队采取“印发大批宣传品,武装动员宣传大纲、报纸、漫画、街头诗、小传单、布告以及演戏等等”形式,⑤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4册,第740页。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增强青年群众参加八路军、上前线打日本鬼子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新四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救国救乡救自己”“誓死不作亡国奴”等口号,深入战区发动与团结包括青年在内的各阶层民众一致参加抗战。

第三,加强青年学习,提高青年素质。学习是提高青年官兵素质的基本途径。针对当时青年战士文盲较多的实际情况,各部队政治机关编印了学习课本,团和连成立俱乐部和识字班,指派教员组织学习,并定期进行测验。山东纵队政治部在《关于第三期整训政治工作的决定》中规定,青年要做到“三不、四要、一努力”。“三不”,即不开小差、不犯纪律、不吃烟酒;“四要”,即要努力学习、要积极工作、要打仗勇敢、要参加文化娱乐工作;“一努力”,即努力扩军,一人扩兵一个。《决定》提出文化学习目标:“扫除青年文盲。整训第一阶段(前两月)每人识五十个字,整训期间最少识一百个字。”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5册,第29页。在各级政治机关和团组织的领导下,广大青年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利用作战训练的间隙和行军路上的点滴时间,读书识字。由于战争环境恶劣,学习条件很差,他们就自制学习用品,用子弹壳、木棒做蘸水笔,熏烟作墨,树皮做纸。抗战时期,有不少青年干部战士被送到“抗日军政大学”“安吴青训班”学习,不仅提高了青年军人的军政素质,也为党培养了大批人才。如安吴青训班,从1940年创办到最后撤离吴安堡的两年半时间里,共培训了1.2万名青年,他们像种子一样被撒向抗日前线、敌后根据地,参加和开展抗日救亡斗争。①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0年》,第80页。

第四,广泛开展争当“模范青年”等活动,激发青年英勇杀敌的积极性。广大青年是部队中的主体,是战斗中的突击力量。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各部队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培养青年官兵争当先进的精神。为了激励官兵多杀敌、打胜仗,一些部队开展了争当“战斗英雄”活动;为了鼓励战士学文化、学知识,一些部队开展了争当“学习模范”活动;为了密切根据地军政军民关系,留守部队开展了争当“拥爱模范”“劳动模范”活动。八路军129师政治部设立了“模范青年奖章”,给表现突出的先进青年颁发特等和普通两类青年奖章。这些做法对于提高青年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时期,涌现了大批的青年英雄集体和个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1940年八路军总政治部在《政治工作总结》中写道:“青年干部在战斗中的模范例子很多,青年在战斗中伤亡往往是占多数,如一二○师河间战斗占72%,陈庄战斗占54%等。”②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5册,第690页。1942年1月2日新四军政治部在总结《新四军青年指战员模范事绩》中也指出,“青年指战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队员,在每次战斗中均表现其异常英勇的作用,平均在部队战斗的伤亡中以青年占最多数”。③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7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2年,第3页。

三、青年工作的主要经验

抗战时期是中共军队青年工作蓬勃发展时期,积累了丰富的青年工作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抗战时期,青年成为各种力量团体争夺的对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争取青年、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然而,一些部队在落实上级加强青年工作的指示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片面地强调青年的特殊利益和要求,将青年工作过分地突出出来,孤立地组织青年的独立活动,甚至与中共的中心工作对立起来。针对这一现象,1940年8月23日《八路军政治部关于青年工作决定》指出:“今后青年工作,一方面纠正忽视或轻视青年工作的现象;另方面纠正青年工作中第二党的作风。”④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5册,第370页。1940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对青年工作组织形式上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要求在团以上单位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在连(队)营团中设立青年队,使军队的青年组织更加健全。这样既从组织上加强了中共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同时又保持了青年组织的独立性,使青年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第二,注重青年干部的培养。抗战时期,随着知识分子大量涌入中共军队,军队内部人员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改造知识青年,培养大批能够担当革命重任的青年干部,成为当时党十分紧迫的任务。1940年12月谭政在《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政策》中指出:“革命的知识分子是八路军新四军干部中新的血液,应当大量吸收,适时提拔,切实教育和不断考验,使之成为大众化的知识干部。”⑤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5册,第625页。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共军队对知识青年采取了一系列培养教育措施,特别是送到院校培养。1940年5月10日罗瑞卿等在《抗大给党中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党中央与军委直接领导下,学校从第二期起即开始吸收民族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革命的知识青年来校学习,第三期以后逐渐增加,第四期第六期知识青年数目达一万二千人以上。”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5册,第155页。这些知识青年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党派,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来到革命队伍之中。正如毛泽东在总结抗大3年来对于教育青年和学生的历史贡献时所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60—461页。经过多种途径的培养教育,大量的知识青年成长为军队的干部,有半数以上的知识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第三,采取青年化方式对青年进行特殊教育。根据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对青年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教育,是从红军时期传承过来的优良传统。在抗战时期的各个阶段,中共军队青年工作十分注重针对青年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1940年3月,《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要求:“所有青年战士除参加一般的军事政治训练之外,应当利用时间,采取青年化方式,进行青年特殊教育。”③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5册,第172页。这些青年化的方式,寓教于乐,很受广大青年的欢迎。如1943年1月16日《一一五师宣教会议总结提要》中谈到青年教育问题,指出:“青年教育,取消过去星期五文化课时间上青年课的制度,代之而起的是采取多样性的各种组织的活动,如讲故事、讲演会、辩论会、问答晚会等。”④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7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38页。这种做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克服了青年不上青年课的现象,而且还吸收了其它年龄层次的官兵参加,极大提高了军队青年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是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也是青年工作的重要方法。抗战初期,为了体现青年工作的先进性,青年工作主要侧重于开展争当“模范青年”等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部队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一味强调先进性,而没有着眼和照顾大多数,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使广大青年对青年工作产生了误解。如1941年8月26日,罗瑞卿在《连队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为了要做模范,不顾及青年的体力,十六岁的青年,驮粮驮炭都和成年人一样多,这只能有碍于青年人的发育,这是非常不妥当的。有些青年因为体力弱,担不了七八十斤煤,所以害怕加入青年队。”⑤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6册,第364页。这种现象在不少部队中存在着。1942年罗荣桓在《青年工作应该走向那里去》一文中指出:“固然要创造青年模范,但今天绝大部分的青年均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如果对他们的条件提得太高了,把他们当成理想中的青年,那是不适当的,相反的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⑥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6册,第857页。为了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同时,体现青年工作的广泛性,着眼和照顾到大多数青年的需求,青年工作适当降低了条件标准。1942年4月27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对青年特殊教育的决定》要求青年工作“克服庸俗的模范作用(脱离群众的拼命主义)的严重缺点”,⑦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6册,第713页。并明确指出:“上青年课不是青年特殊教育的惟一方式,也不是主要方式,主要的方式是把那些教育内容贯彻到各色各样的青年活动中去。”⑧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6册,第713页。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使军队青年工作得以有效地开展。

抗战时期,中共军队青年工作,不仅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今天人民军队青年工作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战时期广大青年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精简整编述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建立的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制的建立和完善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