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15-10-18 08:32马丽敏
关键词:血瘀病程研究组

马丽敏

(包头市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诊部,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马丽敏

(包头市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诊部,内蒙古包头014010)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将其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后效。结果 研究组痊愈35例(81.40%),有效5例(11.63%),总有效40例(93.02%);对照组痊愈32例(74.42%),有效4例(9.30%),总有效36例(83.72%),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心率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心律跳动缓慢,心律跳动次数少于60次/min,病情严重的患者心律跳动次数甚至少于40次/min[1]。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头晕、失眠、行动迟缓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为了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9.4±2.6)岁,病程0.6~11年,平均病程(5.8±1.3)年;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52.1±1.9)岁,病程0.9~12年,平均病程(6.7±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心阳虚弱患者:采用枸杞、黄芪、党参、炙甘草、熟附子等中药进行治疗。夹杂血瘀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赤芍、桃仁等药物进行调节,患者出现水饮内停证时需要另外增加葶苈子、车前子等药物[2];气滞血瘀患者:治疗药方为红花、细辛、淫羊藿、桃仁等;气虚患者可以增加黄芪、黄精等药物,血虚患者可添加枸杞、何首乌,阴虚患者采用女贞子、麦冬等进行治疗,阳虚患者采用肉桂等药物进行调节[3];心胆气虚患者:采用党参、知母、龙齿、远志、茯苓等药物进行治疗。汗多、血虚患者可适当增加白芍和当归等巫妖,胸闷气虚患者加山药和陈皮,患有心悸症状的患者添加牡蛎和生龙骨进行治疗。将中药以水煎服,每日早晚服用,三个月为1个疗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3 讨 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科发生于患者的任何年龄阶段,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四肢乏力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反复晕厥情况,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影响较大。中医将缓慢性心律失常病症划分为三大类,即气滞血瘀类、心胆气虚类和心阳虚弱类。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采用不同的中药辩证治疗具有不同的效果。其中,心阳虚弱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精神不调、汗多等,枸杞、黄芪、党参、炙甘草、熟附子等药物均有温补益气的效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4];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血瘀、肝气抑郁等,红花、细辛、淫羊藿、桃仁等药物有利于行气活血,改善患者体质;心胆气虚证患者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宁、忧虑、失眠等,党参、知母、龙齿、远志、茯苓等药物则能够帮助患者凝神静气、养阴滋肾[5]。相对常规西医治疗来看,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调更加能够对症下药,且有利于改善患者体质,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疾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痊愈35例(81.40%),有效5例(11.63%),总有效40例(93.02%);对照组痊愈32例(74.42%),有效4例(9.30%),总有效36例(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1] 李 忠.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24-25.

[2] 郭乃榕,郝桂荣.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4,09:114.

[3] 陆树列.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29-1730.

[4] 邓鸥鸥,张伟彬,朱辉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22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16:25-26.

[5] 肖丽婷,王小康.中医辨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15-2617.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259

B

ISSN.2095-6681.2015.019.027.02

猜你喜欢
血瘀病程研究组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话说血瘀证
基于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