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训练加吞咽言语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临床干预研究

2015-10-18 08:32王志峰
关键词:功能障碍障碍疗效

王志峰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康复科,河南 焦作 454650)

综合康复训练加吞咽言语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临床干预研究

王志峰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康复科,河南焦作454650)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依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自身吞咽功能障碍症状,对提高自身疗效也有较好的帮助。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

脑卒中患者拥有极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患者即使治疗成功也可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以及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本次研究将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0.2±10.1)岁;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1.5±10.1)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患者诊断标准;②两组患者均给予洼田饮水试验[1],实验结果判定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③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均能保持意识清醒。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照常规护理。包括针刺、吞咽电刺激治疗以及简单功能锻炼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包括以下内容:①直接吞食训练:由护理人员具体指导,根据患者实际锻炼需求制定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手册,针对患者吞咽功能训练的环境、体位、食物形态、食物总量等进行描述。患者训练环境要求保持安静,训练过程中可以自行坐起的患者保持坐位、不能坐起的则保持半卧位,食物以不易松散、质地较软、拥有一定密度的食物类型为主,例如鸡蛋羹等,食物总量应该保持在8~10 mL/口,根据患者实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将食物类型过渡到固体食物;②吞咽功能训练:首先指导患者舌部训练,患者应该张口并伸出舌头,上下左右反复摆动,锻炼舌头灵活性;其次指导患者唇部训练,患者进行吹气以及发声,20下/次,2次/d,以锻炼患者两颊肌肉。同时患者读出“p”、“b”两个音准,3次/d,3~5 min/次,避免患者唇部僵硬;最后指导患者空吞咽训练,使用棉签沾水后轻轻触碰患者软腭、舌根以及咽后壁,3次/d,3 min/次,刺激患者空吞咽动作。

1.3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于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依据日本洼田饮水试验标准,评分范围1~5分,得分越高则患者吞咽障碍越严重[2]。

患者效果:显效:患者饮水试验评分≤2分,吞咽功能障碍消失;有效:患者饮水试验评分≥3分,吞咽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无效:患者饮水试验>4分,吞咽功能无改善[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吞咽障碍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1.4 1.4±1.2对照组 3.4±1.3 2.4±1.4

3 讨 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类型,直接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同时容易引发患者误吸以及窒息,造成患者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引发患者吸入性肺炎症状,严重者将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有关研究证实,依据废用性萎缩原理,患者发病初期吞咽功能仍然存在、肌肉群失用性萎缩程度仍然可以挽救,此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躯体各项功能障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患者术后4周内是恢复的最佳时期[4]。

当前针对吞咽障碍的治疗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主要治疗方法仍然是依靠功能训练。本次研究结果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通过直接吞食功能训练以及吞咽功能训练,充分训练患者吞咽肌肉群,锻炼患者喉咙吞咽功能,预防患者由于长期不使用而造成的吞咽肌肉群萎缩,纠正已经存在的吞咽功能障碍。同时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能够进一步作用于其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补充营养,对患者的疗效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5]。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后吞咽功能障碍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脑卒中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自身吞咽功能障碍症状,对提高自身疗效也有较好的帮助。

[1] 李 芳.脑卒中云烟功能障碍患者系统康复训练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39-40.

[2] 吴美芳,利春玲,岑晓婷.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805-806.

[3] 郑粤湘,黄丽容,温秀梅,焦 睿.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156-157.

[4] 孙 俊,管文娟.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27-29.

[5] 郝东琳,王利慧,严 玲.早期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53-215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43.3

B

ISSN.2095-6681.2015.019.088.02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障碍疗效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四)2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