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对中药方直肠滴入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影响

2015-10-18 08:32魏冬梅王博奇
关键词:中药方灌肠药液

魏冬梅*,王博奇*

(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1)

规范化护理对中药方直肠滴入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影响

魏冬梅*,王博奇*

(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21)

目的 观察规范化护理对中药方直肠滴入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直肠滴入规范护理,比较分析规范护理的优势。结果 治疗结束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及规范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显示出中医护理较好特色,缩短了出血患者的病程、减少了并发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规范化护理:直肠滴入;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作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发病复杂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严重期常可诱发各种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常常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容易危机患者生命[1-2]。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脉搏细数、四肢阙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氮质血症等。其发病往往病情变化快,因此在明确发病诱因及时治疗的同时,精心规范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3.2±15.3)岁;其中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患者44例,其它类型导致肝硬化患者14例,临床表现为黑边,呕血,贫血等症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出血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中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硬化标准并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和便血。②评估出血量为1000 mL以内的轻中度出血量。排除标准:①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平稳,处于抢救状态的患者;②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恶性肿瘤患者;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⑤精神病患者;⑥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⑦肛周疾病,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患者。

1.3治疗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及护理,随时观察病情,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及护理,患者均采用院内协定处方“通腑邪热方”直肠滴入。方组成(生大黄、蒲公英、乌梅、厚朴、枳实等)。在晚间睡前2 h协助患者尽可能排空肠道,对便秘或神志不清的患者可前天给予清洁灌肠,以确保灌肠液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根据病情选择左侧体位,双膝曲屈,裤腿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上腿弯曲,小腿伸直微弯,垫一次性中单与臀下,置小枕于中单下以抬高臀部10 cm。将150~200 mL药液加热(温度在35~38℃)挂于输液架上(压力距床铺≤30 cm)。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除空气,用无菌剪刀输液器过滤网及针头,要剪圆,剪平,不要棱角,轻轻插入肛门30 cm以上,打开输液器开关,控制速度在150~180滴/min,注入时间宜在15~20 min内。药液注入完毕,10~15 min后取出小枕、一次性中单,嘱患者静卧1 h,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应调整给药位置及速度,或停止操作。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参考相关临床常见标准[4-5]。显效:治疗护理3天内生命体征稳定,上消化道出血停止,大便隐血阴性,患者无特殊不适。有效:治疗5天内生命体征稳定,上消化道出血基本停止,大便隐血阳性,无其他不适。无效:5天后出血未停止,或出血停止2天后再次出现呕血黑便等活动性出血,隐血阳性,甚或出现肝昏迷,恐惧不安。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结束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19/2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中医“血症”范畴,多为火热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及瘀血阻络,血不归经,或脉络瘀阻血溢脉外所致。针对病机可清热解毒、泻下软坚、活血止血,通过直肠给药可降低肠道内血氨浓度,更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脉络相连,肺气的输布,药物更有利发挥效果[6]。

在临床操作时应评估患者各项护理指标,解释操作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并协助患者尽可能排空肠道,对便秘或神志不清的患者可提前给予清洁灌肠,以确保灌肠液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应在晚间睡前2 h滴入,滴入后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通过临床观察,灌肠液温度在35~38℃时,患者感觉舒适,无刺激及烧灼感。老年人药温宜偏高,冬季药温宜偏高,夏季可偏低。操作时患者的体位应以先左后右侧卧位为宜。即在进行操作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在操作完毕后,患者转为右侧位。此时药液所到达的部位深且充盈,有利于灌肠液在肠道保留及吸收。输液管插入深度应在30 cm以上,此时肛管所抵达的部位在乙状结肠中段,这样能使药液在单位时间内流入直肠的量明显减少,从而使药液易于保留,一般可达30 min以上。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应调整给药位置及速度,或停止操作。操作要轻柔,勿使用暴力,以防肠粘膜损伤。每次排便后温水清洗肛周,减轻药物及粪便的刺激,使患者舒适。

中医治疗及规范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显示出中医护理较好特色,采用名老中医黄保中经验方“通腑泻热灌肠液”与规范性直肠滴入相结合,缩短了出血患者的病程、减少了并发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 李世芳.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73-74.

[2] 蔡淑娟.肝病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57-58.

[3] 倪东方.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2-13.

[4] 胡美英,姜 凌,张艳燕.系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7):192-193.

[5] 邓 勤,张小鹤.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7):6151-6152.

[6] 汪青霞,刘 涛.浅谈中医血证的治则治法[J].内蒙古中医药,2006,25(5):39-40.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19.090.02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3-LC059)

魏冬梅,E-mail:958923849@qq.com,王博奇,E-mail:344931767@qq.com

猜你喜欢
中药方灌肠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自拟中药方联合针灸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浆液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
新型清洁灌肠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