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教材变于形式

2015-10-20 23:21张蓓王上锐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答题生物学试题

张蓓 王上锐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以下简称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符合《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生物)》(以下简称生物考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试题以“遗传、稳态、生态”三大主干知识为核心内容,着重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原理的把握和理解,着力考查考生对生命问题和现象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判断与解读能力,适度关注生物学科前沿,体现回归学科本位和学科特色的命题思想。

一、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2015年我区高考采用的是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能力测试卷(即新课标全国Ⅱ卷)。其中,生物试题共90分,由第Ⅰ卷的第1—6题(36分)和第Ⅱ卷的必考题第29—32题(共39分)、选考题第39或第40题(15分)构成。与2014年大纲卷总分72分相比,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总分多了18分(其中物理降10分、化学降8分),选择题多了1道题(6分),简答题多了1道选考题(15分),在分值上缩小了与理化学科的差距。

从总体上看,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有如下特点:

(一)突出主干,兼顾模块均衡

试题突出对生物学主干知识及核心概念的考查,尤其注重考查生物考纲中Ⅱ类要求的知识,考查的知识点覆盖了必考内容的11个主题和选修的2个主题,考查了3个必修模块中的21个知识内容、选修1模块中的1个知识内容、选修3模块中的2个知识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ATP、细胞呼吸、细胞的衰老与癌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遗传规律、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植物的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种群和生态系统、胡萝卜素的提取、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内容。在覆盖各模块知识的同时,考虑各部分内容的配置比例,在突出主干知识的同时适当考查旁枝知识,其中,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依然是试题考查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赋分分别为22.5分、23.5分、14分,分值仍占较高比例,共达66.7%。

(二)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

试题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对教材核心概念的理解及生物学原理的应用,体现了回归课本、尊重教材、深化基础的命题思想。试题设问得当,指向明确,有专对某一知识的直接设问,也有对跨模块知识的综合测试。如第4题的选项分别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虽然考查的知识目标较多,但都是对教材知识的原本呈现;第6题则直接对猫叫综合征致病机理进行判断,属于对单纯知识的考查,考生作答时更有针对性;第3题以胞吐为载体,以列举的方式考查了抗体、胰液、神经递质的分泌与mRNA运输的区别,选项涉及多个模块、多个知识点,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第30题围绕甲状腺激素创设简单的情景,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内分泌腺、激素的作用以及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内容全面,综合较高,但是基础性强,均可直接引用教材的原文原句作答;第40题以点突变改造蛋白质的结构来改变其功能为题材,综合考查基因工程、中心法则与蛋白质工程相关的内容,试题设问独到,材料新颖,虽是对教材的延伸,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总之,立足课本,答题时可使用教材语言直接作答,不仅能有效地检测考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熟悉度和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纠正在学习过程中脱离教材、迷信教辅,通过“题海战术”以及做大量繁、难、偏、怪题来代替复习的错误学习方式,维护教材的权威性。

(三)考查思维,强化严谨表达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考生强化了在知识理解基础上进行语言描述和表达的能力考查。2015年高考生物考纲对“理解能力”的要求是“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对“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要求是“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因此,用一句话描述一个核心概念或陈述一个生物学原理,成为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着重考查的能力。例如,第29题以反义基因抑制X基因和Y基因的表达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为背景,创设全新情境,通过相关设问,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番茄果实较早成熟的原因。在表述原因时,考生既要准确地陈述试题数据信息与果实成熟的相关性,又要说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作用,要求考生具备运用生物学原理解决课外材料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第32题以祖孙三代为背景,考查一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遗传方式的差异,考生必须在利用原有材料理清世代关系的基础上,于限定的条件下分析基因的来龙去脉,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求亲子代关系清晰,逻辑链清楚。试题材料平实,但设问的角度新颖,测试的能力较多,考查了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理解材料、推理判断及分析运用的能力。

(四)体现素养,渗透学科思想

试题从细胞到生态系统,对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结构、生理和遗传等进行了考查,体现了生命系统富有层次,层层相依,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思想。第1、29、31题分别从细胞、个体、群体三个水平,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考查考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体现了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第30题提供了某生态系统的总面积250 km2及乙种动物某次调查的种群数量为550头等资料,要求考生计算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要想正确表示种群密度,考生必须概念清晰、表述准确,同时注意数值与单位的统一。对种群密度的考查,能测试出考生的审题技巧以及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可反映出考生是否具备用单位和数值准确表达概念、含义的学科素养。第40题从蛋白质的功能出发,设计蛋白质的结构,推测氨基酸的序列,进而获得控制该蛋白质的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渗透了生物学科“结构决定功能”的学科思想。

(五)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前沿

试题注重从实际生产、生活中选取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学科特点,彰显了学科的内在价值。例如第5题通过对特异性免疫的考查,引导考生关注病毒与人体健康;第32题透过一个普通家庭中祖孙三代基因来源,让考生通过分析血缘关系的建立强化家庭观念;第39题以常见的蔬菜胡萝卜为题材,通过β-胡萝卜素可转变为维生素A来预防夜盲症等知识,引导考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问题。

试题在联系实际的同时,也关注现代生物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的发现者,今年高考试题的第2题便用端粒酶知识创设新情景,通过端粒酶的本质、端粒的位置及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考查考生对DNA、RNA、染色体、细菌等知识的理解,测试考生在新情景下获取信息、理解材料、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在重视核心概念的同时适当关注教材中知识的延伸和扩展。1990年,科学家把不需要的基因的反义链塞到蛋白质合成机制内,发现其可以干预合成过程,防止不需要的蛋白质出现,反义DNA(即反义基因)的作用由此被发现。英国科学家利用反义基因延缓了番茄的成熟,使西红柿成熟后不软化,便于运输和贮存。第29题基于这一知识背景设计了以反义基因为变量的实验探究,信息浅显易明,结果直观易析,考查了考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立足教材,关注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生产问题。第40题围绕蛋白的改造设计了与蛋白质工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涉及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中心法则等,考查了考生对现代生物科技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涉及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生物学问题及新进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考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分析

我们以第29、32题为例,以点辐面分析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失误的原因。

(一)第29题答题错误的原因分析

笔者从阅卷组的相关数据获知,近6%的考生该题得0分,较多考生得分集中在7—10分之间,仅有极少数考生得满分。考生中出现答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有:

1.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对题意理解不清。从该题的材料中可获知,A组果实含有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X、Y,B组反义基因X抑制了X基因表达从而导致乙烯含量降低,综合A、B组可以解答第(1)小题。但是,考生没有能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以致失分。失分有几种情况:一是完全没有得分;二是第一个空只答X或Y基因;三是第二个空只答X、Y、X和反义X基因;四是第二个空答X、Y、反义X基因、反义Y基因。

2.对实验变量的分析不准,实验素养不高。分析A、B、C三组实验的因变量,可以发现A组(对照)的乙烯释放量正常、B组的乙烯释放量很低、C组的乙烯释放量为0,将B组与A组比较可发现X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C组与A组比较可发现Y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综上所述,可知道A、B、C三组实验的自变量,即A组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Y,而B组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Y和反义X基因。对此,从考卷中可以看出,多数考生实验素养不高,因此不能分析到位,以致答题错误。

3.回答问题时表述不全,习惯不好。不能用乙烯功能进行解释,而只是通过实验分析乙烯含量高低来回答问题,因此被扣分。

4.生物术语描述错误,态度欠严谨。“乙烯”的“烯”字错写为“稀”“希”等,因此被扣分。

(二)第32题答题错误原因分析

本题对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答案较开放,得分率比较低,近14%的考生得0分,得分在5分及以下的考生超过50%,得满分的考生几乎为0。考生出现答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路不清,方法不对。解题时应先确立祖孙三代的关系网,采用逆推法,由孙代往上推,很快便能确定基因的来源。如第1小题中,由女孩基因型AA可推知父、母各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但是父亲的A可能来自女孩的祖父或祖母,而母亲的A可能来自女孩的外祖父或外祖母。但是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喜欢从祖辈往下分析,影响了表达的逻辑性。有的考生只分析出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丢分,如只写出女孩和父母的基因传递关系,没有推理出父母和祖辈的基因传递关系;写出父母与女孩的基因传递关系后,只写出父亲与祖父母的基因传递关系或母亲与外祖父母的基因传递关系。而第2小题中只回答祖辈XA基因与父辈的传递关系或只回答女孩和父亲的XA基因传递关系。

2.表述不清。由女孩的基因型AA推理到父母的基因型时,表达模糊,指向不明确,如有的考生答“不能确定,因为祖辈四人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不能确定到底谁给”。

三、2016年复习备考建议

(一)立足化学考纲,读透教材

化学考纲是基于新课标制定的备考引领性文件,是专门为考试命题而设置的能力考查要求。教师在备考时应对化学考纲进行细化,设计表格让知识点细化明晰,力争在高考之前能够训练所有细化的知识点。而教材是落实化学考纲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新课标全国Ⅱ卷也多以教材中的内容为背景对考生进行考查,如今年的第2题直接来自于人教版《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第122页中关于细胞衰老原因的陈述,第6题直接来自于人教版《必修二 遗传与变异》第85页中关于猫叫综合征的陈述。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回归教材,并帮助学生分析教材,引导学生熟读教材。

(二)夯实基础,注重联系

不管高考生物试题如何变化,题目如何推陈出新,终究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以夯实基础是高考复习备考中的关键起点,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精准教学。要引导学生透彻、准确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如今年的第30题旨在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但是许多考生却将激素调节混同于体液调节,对激素调节的特点懵懵懂懂,答题时出现了混淆。

2.经典试题训练。经典试题可能是一些高考试题,也可能是经过教师自己锤炼出来的优秀试题,这些试题对学生掌握知识具有重要帮助。教师要多搜集、积累经典试题,并利用经典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力争训练一个经典试题便让学生掌握一类知识。打好基础后,还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主干,构建网络,如将一个单元的主干知识通过一条主线构建单元内知识概念图,再根据不同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归纳成知识网络。

(三)建构模型,提升能力

今年试题的第32题得分率比较低,其重要原因在于考生不能将试题中的各种有效信息进行模型建构。如果考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建构起本试题的模型,将对快速、准确解答本试题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在高考复习备考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提升能力。高中生物学的模型大致有三类: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建构有丝分裂过程的模型图;概念模型是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并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将原本零碎的生物学知识归纳到一起以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物学系统或其性质的数学形式,如建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的模型。

(四)逻辑表达,多练常考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每年总会出现一两道考查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试题,此类题得分率通常较低,许多学生不能够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概念、原理、规律进行描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差,二是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过程的完整性、严密性与思维有着正相关性,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能有效考查学生掌握和使用准确生物学原理、概念的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以原因分析为载体的语言表达有效地发挥了考查理解、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多种能力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选拔的目的。要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经常性、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

首先,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说”。可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再相机引导他们用生物学语言表述生物现象,使之逐渐“会说”“能说”,在“说”的过程中注重规范用字、词、句。

其次,平时作业、月考、段考、期考命题时,要适当设计几道相关试题,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学生按试卷要求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及明确的结论性语言答题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五)关注前沿,开阔视野

新课标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新课程中添加了一些科学前沿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今年的试题中也有两道试题(第2、29题)考查了这方面的内容,学生颇难应对。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相关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六)选考题目,毋须犹豫

2015年是广西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题型有所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选考试题,要求考生“二选一”,在第39题和第40题之中选一道试题作答。据阅卷组观察,考生出现比较多的错误有:两道试题都作答(评卷时只按第39题给分)、涂第39题却作答第40题、涂第40题却作答第39题等。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选答,归纳起来就是“看、选、定”:试卷发下来之后便快速浏览试题,选好试题后,定下心来作答,不要再比较两题的得分高低。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答题生物学试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邀你来答题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