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病”

2015-10-21 05:45周六
妇女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收发室精神科家人

当一个编辑,幸福的事是经常还有读者能想到你的杂志;可有时那些固执到让你手足无措的可能也正是这些人。

话说某天,有电话来寻人问事,找一个已经退休的男编辑,此女声音急急的,殷切的。反复说老师当时说过:有任何事就来找我,我会帮你的。

第二天中午,收发室说来了一个我的读者,楼梯上甫一见面,就给我鞠了个躬,说是我的粉丝。我的脑子电光一闪:你是昨天打电话的那个人?

女子固执的面容浮起一丝笑:是,周六老师,我就是想找他帮我个忙。她穿得清爽斯文,对每个进来和我说事的人都鞠一躬。

这种锲而不舍不听解释拦不住的粉丝,基本上都属于偏执人格。她倒是开门见山:说家里人说她有病,两次送医院了。家人待她很好,40岁的人了,哥姐父母养着她。

当了一辈子编辑,看人也有三分准了,她应该是有“病”。她说:我们全家都喜欢你们杂志,老师,麻烦您帮我跟他们说说,我真的没病……

我告诉她:这个帮我真的帮不了。我没有资格也没有依据判断她有病还是没病。我打电话到哈医大精神科门诊,医生说,看精神科,必须有家人陪伴才能就诊。

我和她达成了共识:去哈医大去看病,如果真有病,咱也不抗拒,好好吃药、治疗;如果检查没有病,从此谁也不许说咱有病。

看着她孤独落寞的背影,不由感慨:在这类人中,她属于被亲人善待的,这是幸运。

在她或许已经错乱的记忆中,还能深深记住妇女之友这本杂志,算是缘分。

猜你喜欢
收发室精神科家人
早饭吃了吗(外一首)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不知如何是好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中国行政服务中心重塑的整体性路径
——由“收发室”到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体性平台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