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文人方象瑛家世生平行迹考论

2015-10-21 17:41王成
北方论丛 2015年6期

王成

[摘 要]清初文人方象瑛,以诗名著称于时。方氏出身名宦世家,家族精神对他的气质品性、为人为文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方象瑛七十多年的人生路程,有坎坷挫折,有辉煌荣耀,但始终疾病缠身。在努力为官与寂寞苦病中,坚持着游历与创作。其行迹心态,为今天了解进而理解彼时一些文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选择提供了另一种解读方式。

[关键词]方象瑛;家世家风;精神特质;生平行迹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6-0068-07

Textual Research of Fang Xiangyings Family Extraction, Life Story and Trackway in Early Qing Dynasty

WANG Che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Literature ,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Fang Xiangying, who lives in early Qing dynasty, was splendid for his poem. He was born in a famous official aristocratic family so that household spirit had deeply affected his temperament, character, behave and writing style. During 70 years of life journey, there were not only ups and downs setbacks, but also brilliant glory. Unfortunately, he was always sick. However, he tried his efforts to official though suffering disease and loneliness, adhered traveling and creation. His trackway and mentality provide us another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to understand how to choose life style and value for scholars of that time.

Key words:Fang Xiangying; family background and tradition; mental character; life story and trackway

清初文人方象瑛(1632—1702年),人品學养,为时所重。在读书求仕阶段,曾屡受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而是淡然处之。举博学鸿儒科,跻身翰林院,修《明史》,仍寡淡心性,时有归隐之心。典四川乡试,又做到了尽心取士。乞假家居,时时受疾病困扰,仍笔耕不辍,间亦四方游历会友。其复杂的行迹心态,代表了当时一类文人,具有典型意义。有关方象瑛的家世家风及其生平行迹,尚未有学者给予论述辨析,可谓憾事。本文解读方象瑛的诗文作品,详细考察方象瑛的家世家风、著述、生平行迹,为其文学研究奠定必要而坚实的基础。

一、家世家风考

方象瑛的先祖,可追溯到唐代著名诗人方干,“先世系出唐玄英先生干”[1](p.218),其后数百年之家世不可查,从其六世祖方云槐、高祖方应庶皆有传可考。笔者通过方象瑛的文集及相关史料,考论方象瑛父辈三代,以见方氏家族气节文章共存不朽的盛名及其对后世子孙的影响。

(一)“于《易》无所不究”之方可正

方可正(1560—1624年),字允中,号直完,学者称直完先生。方云槐冢孙,父亲为大学士方应庶,母亲珠渊余夫人。方可正“生而颖悟,比长,通五经诸书”[1](p.220),12岁时,就童子试。明万历四年(1576年),擢博士弟子冠军。

方可正精于《易》,与同邑诸生毛光禄学《易》,尽得其学。“公于《易》无所不究,精心图象,钩析卦爻,多前人所未发”[1](p.220)。明万历五年(1577年),紫溪苏濬视学两浙,很推崇《易》学,招集众贤讨论训诂。方可正所论闳深奥衍,深得苏公赏识。后授《易》于乡里,“今里中《易》学率本公教,递相授受,故遂安《易》为最盛”[1](p.221)。方可正著有《大易金解》《五经纂史》等藏于家。

方可正不仅学问深湛,更亲睦族人。他筹集资金修建祖祠堂,立宗法,撰家训,敦诗说礼,族人始知亲睦。方可正对待子孙的教育也十分严格,方逢年8岁时,母亲王夫人去世。方可正不欲委之俗师,遂亲自督课,“尝夜分命讲《易》义,偶失对,公怒起操大杖逐之”[1](p.221)。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方可正担任桐乡训导,“捐俸葺学宫,修建孔子庙堂,严课校”[1](p.221),并拒绝了乡里人的酬谢。后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寿宁在万山中,文治简陋。方可正首辟延宾馆,集诸生问难,拔寒士觐见。明天启四年(1624年),方逢年典试湖广,便道省觐。时,魏忠贤擅政。方可正对方逢年论刺时政、弹劾魏忠贤大加赞赏:“点首曰:‘汝言人所不敢言,是可报天子,不负吾学矣。”[1](p.221)

(二)“端人正士”之方逢年

方逢年(?—1644年),字书田,号狮峦。方可正长子。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8岁时,受学于父亲方可正。方可正教学非常重视经义,心不可旁骛,方逢年在这样的家教下,勤奋好学,“夜篝灯取诸子百家伏读之,遂博通今古”[1](p.222)。14岁,补府学弟子员。明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四年(1624年),授编修,“在词林,矩度雍容,文辞博雅”[1](p.222),受到众人尊重。

方逢年为官正直,敢言人所不敢言。天启四年(1624年),以编修典湖广试,时,魏忠贤乱政。方逢年发策有“巨珰大蠧”,“宇内岂无人,宁有薄士大夫而觅皋、夔、稷、契于黄衣阉尹之流者”[2](卷二百五十三)等语,一时传诵称快。魏忠贤见之大怒,矫旨降三级,调外用。方逢年也赏识人才。崇祯四年(1631年),主持会试,取中马世奇、杨以任、项声国、詹尔选、叶树声等人,后皆成为国家栋梁。崇祯七年(1634年),擢南京国子监祭酒,罢除陋规,奖掖名士徐孚远、周立勋等。崇祯十一年(1638年),朝廷诏举人才,方逢年举荐汪乔年。汪乔年官至总制侍郎,后在襄城殉难,为一代名臣。

方逢年亦具有深厚的史学、文学功底。明崇祯元年(1628年),升左中允,修纂神宗、光宗、熹宗三朝实录。崇祯三年(1630年),充经筵讲官。在讲筵五年,“敷陈详明,帝每霁容谛听”[1](p.222)。崇祯十年(1637年),召为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充纂修两朝实录玉牍副总裁。方逢年也作文善书法,“为文警拔有奇气,晚乃务为博大。书法宗二王,后更仿孙过庭”[1](p.224)。著有《经筵讲义制草》《馆课问剑》《学歈乳洞》等行于世,《雪涤斋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三)“孝友仁恕”之方成郯

方成郯(1612—1670年),字稚官,一字景问。方逢年次子。方成郯恪守孝道,“尝解衣脱帽作儿童戏于太夫人前,或述里巷谐谑博笑迨太夫人”[3](墓志铭一)。方成郯亦内睦宗亲,笃于友爱。兄长方成都性格严厉,弟弟方成郊刚直寡合,方成郯身处其中,每每调和,始终无间言。方成郊因兵乱滞留异乡,方成郯力疾惊起,涕泗哽咽,气结不能言。曾与族里五弟方成邰游吴门,五弟患病,“不食饮者旬余,舌毛长寸许”[1](p.227),方成郯亲视汤药,“日取帛裹指拭口中,指为溃裂”[1](p.227)。

方成郯和易近人,与人交往,无亲疏贵贱之分,悉以诚相待,所以人亦乐与其交往。乡里有人求贷,无不曲应。后或所贷之人死,或贫不能偿,“取其券悉焚之,凡四千余金”[1](p.227)。辛卯、壬辰间,闹饥荒,方成郯“贷粟为粥麋饲饿者,所全活甚众”[1](p.227)。有僧人募建慈慧庵,方成郯首倡捐资。方成郯的友爱、仁孝,得到了一致赞誉,“里中称长者”[1](p.227)。香河令姜调鼎善臧否人物,少有称许者,独称方成郯“无愧真孝友”[1](p.227)。

(四)家风于方象瑛之影响

罗时进曾言:“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世德、门风,是家族的精神文化传统。这是文学家成长的精神环境,也是无形无质却深刻影响的精神财富。”[4](p.4)遂安方氏家族,德业与文藻并重,尚义善、弘诗文、掖后学,这对方象瑛的影响是深远的。康熙六年(1667年),方象瑛举进士,在此期间,需次家居。方象瑛不仅与堂兄方象璜完成《遂安县志》的编修工作,还积极为乡民请命:

需次家居时,邑多粃政,适旧令升任,士民环聚鼓噪。亟往理论,许以条列上陈,众始解。令馈金以报,峻却之。旋与仲兄象璜吁当道,得允所请,岁省脂膏万计。新令至,以暮夜金,俾缄口邑中事,坚拒勿受。有狱将具,欲置之死,务得荐绅公,呈案始定。令遣人数四恳,拂衣起曰:杀人媚人,天道何在。事遂寝。某出狱诣谢,辞,不见设座,再拜而去。[5](卷七)

方家家风之于方象瑛文学、史学素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方象瑛“幼服先大父庭训,九岁能文,十二学为诗歌小赋”[1](p.408),在大学士方逢年的教导下,方象瑛自小就能诗善文。尤其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方象瑛举博学鸿儒科,入史馆修《明史》,这种自小培养的文学、史学素养得到充分的体现。方象瑛在史馆撰写明史之时,常虚心求教于其他纂修官,“奉教先生(施闰章)”“复质之潜庵(汤斌)、石台(李来泰)、钝翁(汪琬)、阮亭(王士祯)诸君子”[1](p.176)。尤其是于谦传的撰写,方象瑛认为,于谦乃“一代伟人”,“不敢草草略过,考核精详,期于至当”[1](p.176),遂“搜采不遗余人”,“五易稿”[1](p.176)。方象瑛严谨的治学态度、于謙传的高超水准得到了施闰章、汤斌、王士祯、汪琬等人的赞扬,“毫发无遗憾,当书一通焚之忠肃祠中”(施闰章语)、“宜亟上史馆”(汤斌语)[1](p.176)。方象瑛前后在史馆7年,夙兴夜寐,终积劳成疾,其勤奋亦可见一斑。

方象瑛在才识学养上承传了方氏家族的精髓;在取士识才方面,也可以说颇得祖父方逢年的衣钵。康熙十七年(1678年),方象瑛分校顺天乡试。中秋日,方象瑛获一考生卷,初看不见有可喜者,恐有失,遂“掩卷深思者弥日”[1](p.71),顿觉其文乃性情之所发,“即之愈深,味之愈永”[1](p.71),方象瑛“不禁狂呼叹绝,亟以第一人荐”[1](p.71)。两主司虽亦称许,但以方象瑛“执持过切颇疑之”[1](p.71)。方象瑛“诣聚奎堂,引天日自誓”[1](p.71),慷慨陈词于两主司,微言大义。两主司“欣然曰:‘君毋过激,人能以性情为文,岂有私者”[1](p.71),后“凡八荐,乃以第七人冠本房”[1](p.71)。此生即桐城马教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方象瑛奉旨典四川乡试。时,四川刚经历丧乱,百废待兴,应试者不满千人,只“幸获一卷护持”[1](p.178)。在这样的情况下,方象瑛“爱惜惟恐其失,故早夜搜阅,得士四十二人”[1](p.178),大半名下寒士,皆年少有时誉。方象瑛所得之士,后“为录科所拔者十有九人,解首樊泽达樊泽达,字昆来。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四川乡试解元。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举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充广东乡试主考官。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官提督广东学政。、罗英等皆是也”[1](p.178)。马教思、樊泽达皆学识超卓、能文善诗之辈,在清代文坛、政坛都有较高的声望,为时人所重。

儒家以孝悌为做人根本,淳安方氏家族对此有着自觉的遵守。方象瑛六世祖方云槐“性孝”“纯孝”,“生平教子悉以孝义”[1](p.218),其至孝的故事感天动地,“公性孝,居恒念父早逝,母茹荼鞠育,中夜号恸,里邻皆太息有泣下者。母病剧,刲股救疗,疾得旋愈”[1](p.218);其父方成郯“孝友仁恕,与物无忤”“笃于友爱”[1](p.227)。这自然会影响到方象瑛。方成郯曾购小园,名勺圃,某日游新安,得栝子松于许氏旧圃,移植于勺圃。方象瑛取唐诗“松凉夏健人”句,名书斋曰“健松斋”,后为自己的诗集取名《健松斋集》,“渭仁取以铭其集,盖每事不忘孝思如此”(李澄中《健松斋集序》)。一种别样的敬父孝父之情,更让人为之感怀。

二、卒年著述考

(一)卒年考释

方象瑛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确定无疑的。其文集《健松斋集》有诗《重九生日偶成》《重九闱中生日即事》,可知其出生具体日期当为九月初九。关于其卒年,有“卒年不详”和“1685年后”两种说法。主前说者较多,如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方象瑛(1632年-?),字渭仁,号霞庄,遂安人。”[6](p.239)柯愈春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象瑛生于崇祯五年(1632年),卒年不详。字渭仁,号霞庄,浙江遂安人。”[7](p.232)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方象瑛,字渭仁,号霞庄。……未识卒年。”[8](p.849)方亮《方象瑛巴蜀诗文论略》:“方象瑛,清初诗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 ,卒年不详”[9](p.53),等等。主后说者,如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方象瑛(1632-1685后),字渭仁,号霞庄,浙江遂安人。”[10](p.88)前说自不必细述,后说亦不确切。

方象瑛《健松斋续集》卷九有诗《辛未夏访门人陈宅三于宜春。时新葺东斋,予名之曰“静寄”,留寓数日喜而有作并以志别》,辛未,即康熙三十年(1691年)。《健松斋续集》卷十有诗《丙子元日》,丙子,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所以说,“1685年后”的说法太过笼统、模糊。

那么,方象瑛到底卒于何年?我们通过其文集及文献史料加以考察。方象瑛《所之草》诗集文末有语云:“康熙壬午春日,艮堂耇叟象瑛偶书,时年七十有一。”[1](p.471)康熙壬午,即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時方象瑛71岁。从方象瑛文集,我们能捕捉到的具体时间,至此,再无进一步之可能。民国《遂安县志》载有《思贤祠记》,章振萼作。思贤祠,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是遂安邑人为祭祀方象瑛而建。由此可推知,方象瑛应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至康熙五十年(1711年)间。而具体卒年,有待新材料的发见。

(二)文集及其版本考述

方象瑛一生,爱吟咏,“仆于诗文一道,向颇究心,不知而作,动辄盈帙”[1](p.170)。下面结合有关史料,将方象瑛著述之版本、馆藏、价值等情况略加考述。

1. 《健松斋集》

(1) 《健松斋集》16卷。前有梁允植、陈廷会、王嗣槐、陈玉璂、姜宸英等人所作序。康熙十六年(1677年)刻。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 《健松斋集》24卷。10年后益以新作,刻作24卷,凡文16卷、诗8卷,前有张烈、林云铭、毛先舒、尤侗、毛际可、金德嘉等人所作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序世美堂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藏。

(3) 《健松斋续集》10卷,前有沈珩、吴仪一所作序,又有王晫题词及曹衍琦跋,凡文八卷、诗二卷。刻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4) 《健松斋集》24卷,《续集》10卷。1928年方朝佐重印康熙木活字本。文集计序五卷、记二卷、论一卷、赋一卷、表颂铭一卷、书一卷、题跋一卷、传一卷、行述一卷、碑志等二卷。诗集则《秋琴阁诗》一卷,《展台诗钞》二卷,《锦官集》二卷,《四游诗》一卷,《萍留草》一卷,《都门怀古诗》、《倦还篇》合为一卷,《所之草》二卷。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2.《松窗杂述》(又名《松窗笔乘》)

《清史稿》及《清史列传》均记载方象瑛有《松窗笔乘》(亦名《松窗杂述》)30卷。方象瑛在文章也多次提及自己撰有此书:“余尝有《松窗杂述》一书,纪数十年来耳目所经之事。”[1](p.26)“向年家居时,曾辑《松窗杂述》一书,略记迩年闻见之事。”[1](p.180)《健松斋续集》卷一有文《松窗笔乘自序》,试看其要略:

戊午应召阙下,获交海内诸君子,联床并辔,资益颇多。已,滥竽史馆,追随名公巨卿间,益得习闻掌故,而足迹所未经,姑有待焉。癸亥奉使蜀中,西出秦晋,东下夔巫,跋涉江淮齐鲁之境,以至还朝,往返二万余里。中间登眺山川,放览古今名胜,所接贤士大夫,询其土风,详其物产,以及幽奇荒僻之事,盖到是而舟车所至,身历目睹者为不少矣。里居苦病,不能远游,间访医四方于白门豫章汴宋闽南,时一憩足,所得亦加广焉。恐日久易忘,暇中类而笔之,凡二十八卷……予亦志吾知己尔,吾知之,人亦知之,订疑考异,予之所大快也。吾知之而人或不尽知,开卷有益,庶无少见多怪之诮也夫。

这段自序为我们了解《松窗笔乘》提供了诸多信息:一是关于京师众多海内鸿儒名士的“习闻掌故”;二是作者典试四川,不仅放览古今名胜,还接触贤士大夫,“询其土风,详其物产,以及幽奇荒僻之事”;三是居家访医白门、豫章、汴宋、闽南等地之所见所闻;四是撰写目的,己知而人亦知者,“订疑考异”,己知而人或不知者,“开卷有益”。

这样一部类说型的书籍,今已不见全本,只清代梁章钜、梁恭辰编《楹联丛话全编》录有一则:

《松窗笔乘》云:“尤悔庵侗著‘临去秋波那一转制义,流传禁中。世祖知其为徐立斋业师,因取观之,叹为真才子。及官翰林,尝偕诸儒臣进平蜀诗文。圣祖见其名曰:‘此老名士。悔庵以此二语刻堂柱,左曰‘章皇天语,右曰‘今上玉音。极文人之荣。”

这则材料,记述的是尤侗深受清世祖顺治、圣祖康熙赏识的故事,这对于研究尤侗本人及其文学成就是非常珍贵的。

3.《明史分稿残编》

《明史分稿残编》二卷,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本,为振绮堂丛书。另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明代传记资料丛刊》(影印本)第一辑也收录《明史分稿残编》。前有毛际可题辞、方象瑛自序。康熙十八年(1679年),方象瑛参与修纂《明史》,撰写帝、臣传计87篇,毛际可《明史拟稿题辞》:“方子渭仁,膺文学之选,珥笔石渠,与修《明史》。自景泰本纪外,为列传者八十有七。”但现存此本不全,所撰写明代列传主只有63人。

4.《遂安县志》

清刘从龙、方象璜、方象瑛纂修,刘闳儒、毛升芳等续修十卷,方象瑛作序。现藏于浙江图书馆,载《浙江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十九册。

5.散佚诗文辑考

方象瑛亦有一些散佚诗文,据现阶段所能查阅到的材料,笔者搜录如下:民国《遂安县志》载有方象瑛散佚诗《龙耳山》《玉屏山》,文章有《重修东山庙记》《重修文庙督理碑记》《文学胡维祺传》等。《瀛山书院志》载有方象瑛《登瀛山有怀》诗一首。《西湖志》卷四十一载方象瑛作《西湖竹枝词》一首。清代陈枚《留青新集》卷三载有方象瑛撰《扶摇陈先生暨原配戴孺人合葬墓志铭》。另,清代张潮《檀几丛书》二集卷十载方象瑛所撰《俗砭》。亦可能有其他散佚诗文,有待进一步搜集整理。

三、生平行迹述论

关于方象瑛的生平经历,流传下来的材料少而简略,如《清史稿》卷四八四《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一》所记,不足百字:

方象瑛,字渭仁,遂安人。康熙六年进士。试鸿博,授编修,典试蜀中,寻告归。象瑛性简静,早慧,十岁作《远山净赋》,惊其长老。致仕家居,望益重。邑有大利弊,则岳岳争言,岁省脂膏万计,邑人建思贤祠祀之。著有《健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

钱穆曾说:“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作者的一部生活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个人的心灵史。”[11](p.271)方象瑛的诗文也可视为他的生活史和心灵史,为今人深入了解他复杂而丰富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提供了最佳的窗口。

(一)少承家学,“放游历五岳”[1](p.271)

明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初九,方象瑛出生于浙江遂安(今浙江淳安)。淳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文献名邦”的美称。明朝万历间,淳安知县吴撝谦在纂修《遂安县志》时说:“(遂安)毓秀钟灵,贤哲辈出。”知县萧元冈建立了“文献名邦”坊,清代淳安知县刘世宁作《重修文献名邦坊记》。淳安自古重视教育,书院、县学、私塾兴办较早,且较为普遍,因而人才辈出,挺拔东南。自唐至清,出过状元3人,榜眼1人,探花1人,进士300余人。皇甫湜、钱时、方逢辰、商辂、毛际可、方象瑛、余国桢等人的著述流传至今。

或许是遂安山清水秀的滋养和浓郁人文气息的熏陶,方象瑛“幼习举业,浸淫于六经先秦唐宋大家之书”[12](卷一),“九岁能文,十二岁学为诗歌小赋”[1](p.408),十三岁社课时,作《远山净赋》,时人为之惊异,可谓少负才名。试看《远山净赋》其文:

鸟入林以影明,树依空而素薄。似坐久以峰来,乍会心而木落。祝暮霞其缓生,听松涛之卷壑。其风舒也,秋声到席,疏影澄波,叶将黄掩,山乍白多。散幽芬于天末,寄萧澹于崇阿。恍清音其可接,托雅意于啸歌。其月至也,高映峰明,光含石醉,夜冷仍空,宵深如媚。冰雪莹其清姿,星河澹其无翳。闲俯窗以遐瞩,欣静绿之未睡。

文章骈散结合,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写景状物,曲尽其妙,是一篇成熟的赋作。这样的作品出自13岁孩子之手,确实让人惊诧。

顺治辛卯、壬辰(1651、1652年)间,方象瑛与堂兄方象璜、同学李人如、毛际可、姜瑞若、黄凝禧等人读书语石山,分窗课艺,极一时人文之盛。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七年(1660年),方象瑛分别参加了两次乡试,均落第。康熙二年(1663年),方象瑛再次参加乡试,中第,时年32岁。次年(1664年),赴京师会试,落第。康熙六年(1667年),举进士,需次家居。

从诗歌内容来看,方象瑛此时期的心境是平和的,未因落第、闲散居家而意志消沉。诗歌中看不到哀怨、愁思,“绝去凡近晦蒙之习,而一归清远、澹逸之旨”(冯溥《〈秋琴阁诗〉序》)。闲散居家,方象瑛游历四方,纵情山水,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北、湖北、福建等地。游历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幽不涉,无胜不穷”(陆进《〈四游诗〉序》)。所游历之地,皆有诗歌传世,“上下数千年间,山川人物有感于中,或发为诗歌,或撰为碑记铭颂”(金鋐《健松斋集序》)。如游庐山,方象瑛作《望庐山》,“烟蒙紫霄峰,雨没青牛巘。五老割奇秀,山山互隐现”等诗句,把庐山的奇险、峻峭描绘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过黄河,感触于黄河的壮美,方象瑛作《渡黄河》,诗句“千里奔驰历巨川,神河如带接遥在”“屈注东南流大海,灌轮西北拥雄边”,把黄河的壮丽写得逼真传神。只有心中有大沟壑、大境界者,方能深刻体悟并细致描摹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避乱杭州,“只赖文章朋友稍慰目前”[1](p.177)

康熙十三年(1674年),方象瑛与毛际可举家避乱来到杭州。侨居他乡的苦闷,时时困扰着方象瑛,“自怜客久萦愁绪,肯惜樽前数往回”(《闰五日,同人大集陆荩思巢青阁分赋》),“愁多无可语,惆怅藕花风”(《渡湖访龚仲震》)等诗句充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愁。此时期,诗歌成了聊解方象瑛羁旅之愁的载体,“睦州方渭仁先生《萍留草》一集,皆避难杭州时作也”[13](卷二)。与毛际可、毛先舒(字稚黄)及西陵诸子的诗文唱和,更是慰藉了方象瑛内心的愁思。方象瑛在文章中多次描述了与毛先舒等西陵诸人的交游:

“甲寅避乱钱塘,与毛稚黄诸子约为古学。”[1](p.40)

“余自避乱居武林,始得与毛子定交。”[1](p.42)

“甲寅之乱,同携家侨居钱塘,与稚黄诸子相切劘。”[1](p.45)

“余避地西陵,获与君数晨夕。”[1](p.48)

“余僑居钱唐,诸君子诗文赠答,极一时之盛,而所见性情之合,无若丁顾二君者。”[1](p.50)

无论是登山、观海,还是游寺、访友,方象瑛都留有诗篇,尤其是与毛际可、毛先舒及西陵诸子的思古堂雅集,更是东南诗坛的一笔宝贵财富。中国文人自古就有以文会友的传统,雅集现象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景观,诸如兰亭雅集、西园雅集、玉山雅集等,成为文坛佳话。传统的文人雅集,主要形式是游山玩水、诗酒唱和、书画遣兴与文艺品赏等。思古堂雅集,就是集诗酒唱和、文艺品赏于一体的文友会。

思古堂,毛先舒的书斋。毛先舒曾于此召集钱塘名士,谈诗论文。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七日,西陵诸人聚集于思古堂,方象瑛作《思古堂雅集记》,生动描述了宴集的欢愉场景,“肴棫既陈,觥筹交错,啜莼羹,啖含桃。极论古今诗文之变,与夫山川名胜人物臧否”[1](p.104)。在此期间,不仅有思古堂雅集,亦有斐园集。与毛先舒等欢聚思古堂不久,方象瑛又受招于王嗣槐(字仲昭)、王晫(字丹麓)等人,“论辩诗文,盱衡今古”[1](p.27)。通过思古堂雅集和斐园集,方象瑛得“遍识而定交”[1](p.27)当时东南文坛才俊,如毛先舒、徐汾(字武令)、诸匡鼎(字虎男)、陆进(字荩思)、王嗣槐、王晫、吴仪一(字瑹符)等人。与钱塘才俊们的交游,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方象瑛客居杭州的愁思。

(三)举博学鸿儒,“敢夸名姓动公侯”[1](p.284)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朝廷举博学鸿儒科试,这既是一次大规模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一场空前的文化盛会。各地应征的博学鸿儒云集京师,他们借此机会自发地联谊交游,一些喜好风雅的京城官员也经常开宴招饮,“被征博学鸿儒入京后相互交游唱和,自己的小圈子与他人的小圈子相互交叉形成大圈子,大圈子交叉扩展形成交游网”[14](p.85)。方象瑛也是积极出入京师大小文人雅集的鸿儒之一。

翻阅方象瑛本人,以及交游人物的诗文集,大体可知方象瑛在京师所交游的对象,主要有冯溥、施闰章、毛奇龄、陈维崧、万斯同、姜宸英、徐乾学、李因笃、潘耒、乔莱、王嗣槐、汪楫、倪灿、徐釚、宋荦、李澄中、汪懋麟、江闿、丘象随、陆葇等海内知名文人、学者,其中既有新朋,也有旧友。

当时,京师最引人瞩目、颇具规模和影响的雅集酬唱活动,冯溥是重要召集者之一。冯溥招集的文人雅集,密集而频繁。大规模的,如万柳堂雅集;小规模的,更是不限时间与地点,雅集内容多样。方象瑛作为冯溥的门生,曾多次参与冯氏大小规模的雅集活动,且均有诗以纪。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三日,万柳堂修禊,冯溥于万柳堂举行诗酒宴会,即著名的万柳堂雅集。从游者除了方象瑛,还有徐乾学、施闰章、徐秉义、陆葇、沈珩、黄与坚、曹禾、袁佑、汪霦、赵执信、尤侗、毛奇龄、陈维崧、高咏、吴任臣、严绳孙、倪灿、徐嘉炎、江楫、潘耒、李澄中、周清原、徐釚、龙燮、汪懋麟、王无忝、林麟焻、王嗣槐等人[12](卷一),均为当时名流。从游者均有诗歌传世,方象瑛和冯溥诗韵作《万柳堂修禊和益都夫子韵》二首,其一云:

风流谁羡永和年,胜日追随地自偏。曲水杯觞应不减,兰亭词赋总堪传。

柳多野意分窗见,花有红心过雨妍。却笑几番陪赏,平泉今始到云烟。

这首诗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雅集的典故,“谁羡”“应不减”“总堪传”等词语,传达出的是对此次万柳堂雅集不逊兰亭雅集的骄傲与自豪之情。第二首诗中的“褉饮漫夸当日胜,雅游方信此中佳”亦可窥见方象瑛当时的心境。

除了这种较大规模的雅集,一些小规模的活动,方象瑛也常常伴随冯溥左右。康熙十九年(1680年)冬,冯溥曾游祝园、怡园,方象瑛有诗《冬日陪益都夫子游祝园即席奉和原韵》《益都公招集王司马怡园和原韵》。康熙二十年(1681年),冯溥与毛奇龄、陈维崧、方象瑛、徐嘉炎、徐釚、汪楫、潘耒集长椿寺,冯溥作诗《重阳节后一日,毛大可、陈其年、方渭仁、徐胜力、徐电发、汪舟次、潘次耕邀予集长椿寺,兼送毛行九南还即席赋》。方象瑛有和诗《重阳后一日长椿寺集,和韵送毛行九南归》。

除了参与“领袖式人物”冯溥召集的聚会,方象瑛还与同客京师的其他文人名士举行了诸多小范围的活动。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徐乾学招集曹禾(字峨嵋)、丘象随(字季贞)、潘耒(字次耕)、方象瑛宴集,方象瑛作诗《徐健庵学士召集,同曹峨眉、丘季贞、潘次耕》记之。当时的环境清幽雅致,“名园曲曲画堂幽,古木千章俯碧流”,在这样的环境下,与朋友“载酒雨中游”,真乃人生一大乐事,难怪作者发出“四座宾朋同胜赏,畅心何必问沧洲”的感慨。再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方象瑛与万斯同(字季野)、黄虞稷(字俞邰)、姜宸英(字西溟)、万言(字贞一)、沈季友(字客子)等寓集宴饮,方象瑛作《夏日万季野、黄俞邰、姜西溟、万贞一、沈客子、家田伯小集寓斋》,诗句“薄俸才支堪换酒,名流相对喜高谈”,写出了文人们虽俸禄微薄,但仍高谈阔论、纵横挥洒的情景。

(四)典试四川,“山川名胜必歌咏以尽其致”[1](p.321)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方象瑛奉旨典四川乡试,“自发燕赵,历晋秦,西入葭萌,东下夔峡,放舟荆鄂,以至还朝,水陆舟车,凡二万余里”[1](p.178)。这一路的湖光山色、风物人情,给方象瑛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素材,“得日记一篇,文六篇,古今体诗二百五十首”[1](p.178)。“日记一篇”即《使蜀日记》,约11万字;“文六篇”包括《游杜工部草堂记》《浣花溪记》《八阵图记》《滟滪堆记》《登白帝城记》《谒岳中武家庙记》;“古今体诗二百五十首”后编成《锦官集》二卷。

《使蜀日记》对赴川、还京的沿途属地、名物风光等均有详细记载。如八月初四日,过黄牛驿,沿途“崇山峻阪,火虢虢流石隙中,细浪如雪。途中野花遍开,红黄紫翠,多所未见者”[1](p.124)。十二月初十日,达瞿塘峡,“两岸各数十仞,对峙如门。滟滪堆当其口,江水分流左右下”[1](p.130)。《使蜀日記》不仅可做游记散文供品读,更“可备一部蜀道路程耳”[1](p.176),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对清代入蜀道路的研究,亦可资参考。

《锦官集》所载诗歌内容宏阔,“凡山川之扼塞,风土之同异,友朋之离合,抚今吊古,悉见于诗”[14](卷三十七);风格雄深博雅,“苍凉沉郁,极意兴之淋漓”(张希良:《〈锦官集〉序》),因此,获得时流的广泛赞赏,“诸公间共推挹,谓燕公得江山之助,又云少陵夔州以后,诗律转工”[1](p.178)。这一时期的作品,也代表了方象瑛诗文的最高水准。

(五)乞归故里,“悠游度年岁”[1](p.375)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方象瑛乞假归里。出发前,方象瑛作《述归》组诗五首,回忆了在翰林院期间及典试四川时的情形,并展望了归家后的生活。《述歸》(其二),讲述了方象瑛虽疾病缠身,在史馆,仍“殚力竣前史”;在疾病未愈的情况下,典四川乡试,“往返二万里”,舟车劳顿,终不辱使命。回到京师,即以病乞假归里,“投牒请休假”;得到允许,“诏许归蓬萝”。“游目放江河”“心闲气亦静,稍觉神理和”“性本狎岩阿”等诗句,是方象瑛性情的本真抒发。

《述归》(其五)开篇展现给读者的是久病的诗人、清贫的生活、微薄的田地等残酷的现实,但诗人“于世既无营”(《述归》其一),所以书写的重点不是受困于此,而是对家居生活的渴望。诗人想从此“扃门谢干请,公府无姓名”,过上“团圞聚孙子,情话邀弟兄”的田园生活,真正做到“赏心得其静,淡泊何所撄”。

方象瑛归乡途中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乡心轻万里”(《阻风》)。诗人路经聊城、济宁、徐塘口、宿迁、崔镇、扬州等地,访游韩侯钓台、漂母祠、露筋庙、董公祠、望金山等名胜古迹,均有诗以纪,后辑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成《倦还篇》诗一卷。经过一路的跋涉,诗人回到家中,兄弟、儿孙团聚一堂,欢乐融融,由诗句“只觉围炉好”“快饮莫教虚”(《夜集》)可知,此乃方象瑛希冀之生活。

家居不复出后,方象瑛仍疾病缠身,但没有消磨掉徜徉山水、会友谈文的情怀。方象瑛曾过鄱湖(《重过鄱湖》)、拜忠臣庙(《康山忠君庙》)、于滕王阁怀古吊今(《滕王阁怀古》)、过扬子江(《重过扬子江》),放览山川,徘徊古今名胜。方象瑛还与老友乔莱、汪懋麟、徐釚、毛奇龄、王嗣槐、王晫等人诗文唱和酬答,不仅访乔莱于纵棹园(《纵棹园访乔石林》),宿门人郑懋嘉之休园(《过广陵郑懋嘉留寓休园》);更凭吊友人汪琬(《吊汪蛟门墓》),痛哭毛先舒(《哭毛稚黄》),悠然忘老。这种温馨、和美的家庭生活与徜徉山水、会友谈文,是方象瑛家居后生活的主旋律。

71岁高龄时,方象瑛已不能远游,遂“取丙寅以来游览赠答之什,附以家居偶吟”[1](p.471),编成诗集《所之草》二卷,从此文集可窥见方象瑛归田居家时的行迹心态。

[参 考 文 献]

[1]方象瑛.健松斋集[C]∥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陈玉璂.学余堂文集[C]∥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罗柏丽,等.民国遂安县志: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7]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8]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方亮.方象瑛巴蜀诗文论略[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

[10]钱仲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K].北京:中华书局,1996.

[11]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2]王嗣槐.桂山堂文选[C]∥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3]王晫.霞举堂集[C]∥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4]高莲莲.王士禛的文人雅集与康熙诗坛风尚的变迁[J].河北学刊,2014(3).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讲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 洪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