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及当代价值

2015-10-21 17:41杨晶段虹
北方论丛 2015年6期

杨晶 段虹

[摘 要]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批判理论为主要特色,以启蒙精神为靶子,立足于人的生存本性,以独有的视角,对现代化以来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尤其是对科技异化与科技理性的弊端的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对当代工业革命开始的现代化运动一种批判性、反省性的認识,是人类新一轮对自己生存条件的反思与批判。为我们深刻地反思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凸显的各种弊端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我们审视当前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技术理性

[中图分类号]B51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6-0118-04

Social criticism theory of Frankfurt school and contemporary value

YANG Jing,DUAN Ho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College,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 Frankfurt School is famous for social critical theory, to target the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based on the natur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has criticized comprehensively the reality of modern capitalism in a unique perspective.The criticism of the alie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the critical theory. Frankfurt School is a kind of critical and refl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 movemen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t is a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new human being's living conditions.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us to reflect on the various abu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a's social modernization, which plays great role in reviewing the current social reality.

Key words:Frankfurt School; social criticism; technical rationality

一、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相对稳定。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此时的魏玛共和国进入了虚假繁荣时期。然而,这种稳定、繁荣很快被法西斯的集权统治和暴行摧毁了,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去反思历史传统与人类生存境遇之间的关系。加之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幅度的提高,原有的生产关系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使得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对未来美好憧憬与展望中有所缓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由此而担心,在资本主义内部发生变动的情况下,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核心范畴,用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进行解释的理论体系可能会失效或者显得理论不足。于是,法兰克福学派开始针对以技术理性为实质的发展模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此外,由于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永恒的普遍真理进行解读,并且在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基本理论进行实证主义性质的阐释,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实证性质的阐释会从根本上遮蔽对马克思哲学应有的批判向度,以至使得马克思主义退化到为传统形而上学并对现实的社会和社会状态进行辩护,所以,法兰克福学派在研究探讨时,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维度。法兰克福学派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质,继承德国的“批判”传统,致力于揭示“非人事物下面的人的根基”[1](p.94)。

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性理论内涵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统一理论,它包括社会、哲学和文学等很多学说,主要是以马克思著作为基础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和批判,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进行的批判,而对工业社会的批判又首先是从批判西方启蒙运动开始的。

(一)对启蒙的反思

法兰克福学派对近代开始的所谓启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他们看来,技术理性在发展过程中与日趋强势的极权主义制度化的逐渐联合,这二者的联合势必会对人自由的本质和超越的可能性进行控制。法兰克福学派对这种“启蒙”进行了结构,他们认为,从本质上说启蒙思想由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所构成。其中一个方面是关于“人的神话”,另外两个方面则是关于人所要达到目标,即追寻永恒真理和实现人类普世的解放。追寻永恒真理把人的认识理解为揭示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在主观世界的真相,发现并整理关于这两个世界的知识,最终找到永恒的真理;实现人类普世的解放——获得解放的实践是通向获得真理的康庄大道,而人类历史观念之中本就蕴含了普世的解放,这普世的解放也就是所有人类都向往的终极目标——自由王国。依据启蒙的内在逻辑,需要依赖人的主体性哲学建构才能实现这两个目标,这一哲学建构可以在黑格尔的以“理念”——绝对精神——自我逐次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的逻辑体系。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这个逻辑体系的同一化过程与当下社会制度的结合最终就能够演化成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能够对人的情感、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施行极权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和客体间的双重内在对峙也就形成了。在整个过程中,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作为主体进行谋划把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又把主体精神客体化,将主体化作独立的“理念”。通过外部和内部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理论最终使主客体间形成鲜明对立,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贯通的可能,导致主客体的对峙。那么这种对立也就将原本属于思想的自由的空间挤压殆尽了。1947年,霍克海默、阿多诺发表了《启蒙辩证法》,揭示了以人的主体性和对自然的征服欲、统治权为主旨,以理性和技术为核心的文化启蒙精神。他们认为,启蒙精神原本是革命的、解放的力量,其目的是用知识代替幻想,使人们摆脱神学统治,最终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是“致力于把人类从恐惧、迷信中解放出来并确立其主权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进步思想”[2](p.3)。而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启蒙精神发生了裂变,让人与自然关系逐渐疏离,扼杀人的自由和人的个性,蜕变成为了工具和技术的理性,使自己变成了新的神话,走向了启蒙理性自我摧毁的道路。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的辩证法,是继马克思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启的启蒙的第一次反思之后,完成的启蒙的第二次反思,“启蒙也就第二次具有反思意识。于是,怀疑也就波及了理性”[3](p.142)。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因为整个批判并没有直接针对这种主客一体的思维逻辑遮蔽人的自由进行否认,而是从深层巧妙地揭露主客一体思维方式的困境,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主客关系的运作并不矛盾于人的自由,矛盾产生于这种同一化哲學的思维方式会导致自由的不可能。也就是说,主客一体思维逻辑并没有对自由进行遮蔽,而是自由本身无法在这种思维内部存在,最终只能被消解。这样就使得人的自由和自我超越丧失掉了任何可能,因此,启蒙才违反初衷走向人的对立面,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就是哲学的任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更为激进的态度置入启蒙哲学原有的话语中进行批判。

(二)技术理性的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核心

技术理性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批判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理论的哲学观为基础,一方面,深入地批判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以及人生存境遇的困境。揭示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虽然提高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创造了富裕的生活方式,但却并未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使人获得自由,更没有改变人的命运,反而使人变成了科学技术、物质消费的奴隶,退化为纯粹工具、降低到物的境地。技术理性已成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和统治方式;另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视角,进一步对技术理性、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行了批判。作为一种特殊设计和现实应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极权社会,服务于特定的历史规划;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取代了传统意识形态而成为总体的文化形式,消解了批判、否定的意识和思维,封闭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发挥着为现存社会合理辩护的功能;作为一种控制工具,科学技术通过操纵人们的心理,尤其是“操纵、控制、支配个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4](p.13),实现了对社会的统治。科学技术成为资本控制自然、社会、人的实用工具,成为维护资本主义、巩固不合理的极权社会的统治工具。批判科学技术已经沦为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

1964年,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发表《单向度的人》,书中进一步描述了现代人异化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他认为,在发展上,科学技术本身和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根基的技术理性都呈现出两面性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财富的不断增长,成为安抚和满足目前存在的潜力的主要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即科学技术成了与群众脱离的,使行政机关的暴行合法化的技术理性的统治形式”[5](p.153)。马尔库塞具体、全面地批判了关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引发的诸多发展问题,不仅反思了当下的发展现状所遇到的问题,还分析了其他学者的成果,如笛卡尔、韦伯等对发展问题的批判观点。马尔库塞在著作中限定了笛卡尔理性主义的适用范围,他在文中认为,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所在的理性宇宙已经随着理性的发展消亡了。在笛卡尔那里,思维的存在和广延的存在是对峙的,后者要对前者的知识和行为做出反应,主体被困在沮丧和失败的牢笼之中。笛卡尔的世界,虽然建立在自身的理性活动之上,但仍然允许一个不可能欺骗人的上帝的存在,而现在,世界在其最深层次的本质中已失却上帝,没有为任何超验的避难所留下余地。现代社会技术理性的发展使一切超验都无所遁形,随之而来的就是以往的权威也都失去了话语权。而在这个荒谬的世界,理性主义倡导的有意义的、最佳的模式与标准也失去了其存在价值。在马尔库塞所处的社会,虽然理论家们察觉了传统发展观在发展过程中显露的弊病,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他们找不到解决这一弊病的工具。因此,当时的哲学家们对技术理性日益彰显的弊病只能在意识层面进行着不屈的反抗。“人接受着挑战,在一个没有希望、意义、进步以及未来的世界中,去寻找他自身的自由和幸福。这种生活就是那种充满意识活动和充满反抗的生活,而横眉冷对便是它唯一的真理。”[6](p.128)尽管马尔库塞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范式进行了十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但他却对进行这一变革的可能性不乐观。或许是他意识到了修修补补的改良不可能完成解放人的任务,而范式意义上的革命在当时的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由此,马尔库塞陷入悲观,这种悲观是现代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发展范式进行反思后出现的普遍倾向。

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性理论的当代价值

法兰克福学派以独有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独特的逻辑路径,显示了反思性的实践品格。虽然法兰克福学派所处的时代境遇与当代中国存在着许多重要差异,但兰克福学派所关注的问题,例如,现代性建构中出现的社会异化、畸形发展等很多问题,也和当代中国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相关性。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许多观点、方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吸收和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学立场所开启的批判向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启蒙主义之后很多路向的人学理念,将“人”的理念和价值更加丰富和全面起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综合性的人学立场”。这种人学立场坚持了马克思的“社会性的人”的观念,从社会存在出发审视个人的境遇,从而对“总体性的人”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更加关注人的生命及其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只有朝着人道化方向发展,以改善人的生存状况给予人的精神真正自由,以推进人的解放为根本目的,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新型人学立场,不仅拓展了人学思想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开启了一种复合型的人学批判向度。法兰克福学派关于人的立场和观点,对于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代性建构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中,可以将法兰克福学派关于人学的一些合理理念融入进来。蕴涵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之中的人本主义核心,其旨趣是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的异化统治,确立“以人为本”在多种发展目标中的根本地位,强调发展只是手段而已,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力图在理论上构建一个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与我们现今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趋同的。

( 二)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弊端,探寻现代性发展的方向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视野中,对启蒙和现代性进行批判,但并不是要对其全盘否定、抛弃,而是要通过合理解决和正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更好地推动人类与社会的进步。从本质上讲,就是要超越某种畸形、残缺和片面化发展的现代性,建立健康、完整、全面发展的现代性。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而不重蹈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导致的极端理性化等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现代性有多种可能,这便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回答。根据启蒙运动的老公式,后者依赖现代化来克服现代化”[7](pp.31-32)。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的现代性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信息社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现代性,这与启蒙运动兴起的现代性和工业社会一般倡导的现代性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正在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由于现代性的全球性流动,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遭受由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引发的各种极端理性化和各种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现代性问题的困擾。我们在现代性发展中有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生产能力提高,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现代性成果”;另一方面,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陷入了生态、资源、环境等严重困境,面临价值、情感、信仰等方面的危机,许多国家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毫无疑问,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法兰克福学派所揭示的那些弊端为借鉴,坚决不能以人的精神沦丧、畸形发展为代价。我们当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刻反思和揭露各种社会弊端产生的根源,推动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吸收和借鉴这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认清现代性的当代价值是什么,需要克服、避免的东西又是什么,从而走出现代性的困境,当代中国才能有效地超越既有的现代性发展模式,保证现代化的顺利、健康推进。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虽然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他们把批判矛头指向文化科学技术的现实也是非科学的,很多结论也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有些也并不可取。但是,他们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并根据时代的特点对这一思想精髓进行了新的诠释,主张通过实践批判来实现改变现存客观世界的目的,并以此作为有力武器,推动人类走出当代生存的困境。因此,他们深刻的批判态度和独树一帜的观点是值得赞扬的,他们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原则也是可以借鉴和运用的。

中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原则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刻揭露各种社会弊端,自觉地进行社会批判,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能够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内在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曾经一度将社会主义置于不可批判的光环之下,社会主义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主观地美化,使得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自觉地对社会主义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开展了思想解放运动,80年代中后期兴起了“文化热”,90年代全面建立“市场化”,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现出了社会主义巨大的活力。可以称之为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启蒙运动”。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可避免的、普遍性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物质主义泛滥,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等。我们无法否认人类实践的分裂、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分裂、技术和价值的分裂这些现实。但是,我们的任务和不断努力坚持的理想是促进它们的统一。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人的全面性的立场,始终把扬弃人的分裂和异化作为哲学的核心关怀;另一方面,我们更应当吸收和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所开启的批判向度,提供的批判灵感和武器,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程出现的问题加以反思、批判和矫正,处理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断完善社会主义自身。这也正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最可贵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2]Max Horkheimer and Theodor W. Adorno,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3][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4]马吉与马尔库塞的一次谈话[J]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11).

[5][美]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3.

[6][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7][英]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杨晶: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教授;段虹: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