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探讨

2015-10-21 17:12谢闯王立猛薛玉芝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混凝土建筑工程

谢闯 王立猛 薛玉芝

摘要:混凝土澆筑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浇筑工艺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的高低必须建立在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基础之上,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掌握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才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浇筑水平,进而提高工程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并分析混凝土的浇筑要点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

混凝土指的是在水泥、石、砂和水经过拌合之后,水泥经过水化反应而形成的凝胶,砂的表面包裹水泥浆,水泥浆填充在砂的缝隙之中形成砂浆。水泥浆能够使砂和石紧紧的胶结成一个整体,强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同时,混凝土由于本身的特性,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混合比、输送混凝土和原材料质量等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水平产生的影响。

二、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

1.原材料选用

混凝土前期的制作主要是由一定比例的水泥、水、沙市以及添加剂通过搅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的。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应该谨慎。要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尽量选用能减少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推迟水化进程,降低温度收缩度和水泥放热的速度及放热最高峰值,避免出现温缩裂缝。具体的实施方法有:(1)在施工用水的选择上,制定检测水性的体系,尽量选择水性比较平和的水,不能用污染严重和矿物质超标的水。(2)在水泥的选择上,应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一般多采用通用的水泥。(3)沙石的选择。选择质地优良、颗粒均匀的沙石,确保搅拌的均匀。

2.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的比例决定混凝土的适用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合理,既要确保强度,还要降低水化热,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泵性,以此减少水泥的用量。可对32.5MPa的矿渣水泥进行选用,水泥用量则为340kg/m3。1级粉煤灰的掺量为l00kg/m3,是水泥用量的29%。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节约水泥用量,有效的方法是将粉煤灰加在混凝土中。

三、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当混凝土入模的时候,不可以采用集中倾倒的方法来冲击钢筋骨架或者模板,在混凝土高度低于2m时,要采用串筒的方式,由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自由倾落高度应该控制在1.5m以下。而且,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必须限制在5h之内,最后确保两次浇筑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1.5h,否则,会出现浇筑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并且需要不断地用振捣等不断搅动交界处。此外,进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振捣足够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没有气泡和泥浆,不会下沉,最好振捣器的插孔呈梅花形状,保证移位距离小于0.4m。在混凝土的表面要进行二次压抹,甚至是三次压抹,以及必要的维护和覆盖养护处理。并且,向建筑施工梁板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首先从梁柱的节点处开始浇筑,确保各个部位振捣的紧密性。具体的浇筑过程中,遵循先高后低的原则,即先高标号后低标号为止。此外,确保高标号的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增强钢筋的密实度,防止混凝土蜂窝等质量问题的发生等。最后,在混凝土已经成型之后,还要进行洒水润湿的处理,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养护,以始终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

1.全面分层。

在整个结构内进行混凝土全面分层浇筑,要在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第二层在桩凝前再回来进行浇筑,如此逐层进行,直至完成浇筑。采用此方案时结构平面不宜过大,从短边开始施工,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必要时也可采取从两端向中间或从中间向两端同时进行的方式。

2.分段分层。

当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机不能满足浇筑强度大的全面分层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方案。采取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应该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余面分层。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取以下适当措施:①使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尽量增大。抗裂能力也是抗拉强度,抗拉强度大,那么线膨胀系数就要小。为此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并入粉煤灰和外加的减水剂,缓凝、引气、早强等多种添加剂,尽量使水泥的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一般情况下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气温较高时,可把简易遮阳装置或草包等隔热材料在搭设在砂、石块场和运输设备上,拌制混凝土时采用低温水或冰水。②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必要时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浇筑完毕后,除对于污应该及时排水。

4.振捣的要求

混凝土自吊斗下落不得超过2m的自由倾落高度,浇筑高度如果超过3m就必须采取用串桶或溜管等措施。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钢筋疏密、结构特点决定浇筑层高度,一般情况下浇筑层高度是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得超过5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插点要均匀排列,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为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使用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防水结构的土方回填

地下防水结构的回填土是最后一道工序,是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一个主要环节。压实时应注意其含水量、土质、压实功能、压实工具及压实方法等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回填时,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冻土等有机物质。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为了防止水池上浮,当构筑物满水试验合格后,就立即进行回填土施工,尽量缩短水池的外露时间。回填前先清理基坑四周的杂物和积水。地下防水结构周围一层夯实的回填土本身是一道可靠而又经济的防水帷幕,因而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6.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是预防温差裂缝产生的关键。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地在其表面覆盖浇水进行养护,养护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有关人员对混凝土养护现场进行看管。如果施工时间为夏季,可将草席和草甸铺设在混凝土表面并浇水养护。可采取一定的养护技术提高养护质量,如框架柱及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可搭设马道、测量、按照模板处理及养护的顺序进行。通常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在施工完成后的12h内,对于低塑性的混凝土则在浇筑完成后开始实施洒水养护和喷雾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14d,整个养护时间和要混凝土强度及硬化的实际需要相符合,不仅要在混凝土浇筑的前期其后期进行实施养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也应开展养护工作,预防混凝土温差裂缝的产生。

五、总结

总之,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要根据浇筑类型以及建筑物性质,正确的选择施工工艺,还应该对混凝土材料选择等进全方面控制。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永红.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河南科技,2013(22).

[2]邓小芳.浅谈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大众科技.2011

[3]王小兵.浅谈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门窗.2012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混凝土建筑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