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文化在古民居建筑形制中的研究

2015-10-21 17:15洪亮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建筑

洪亮亮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中,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古代民居在建筑形制方面体现了浓厚的孝义文化色彩。浦江的江南第一家以“孝义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家族文化浸染下的民居建筑群。本文将从孝义文化和江南第一家的历史渊源着手,探究孝义文化在古民居建筑形制中的体现。

【关键词】孝义文化;江南第一家;建筑;形制;

在我国汉族传统的民居中,广受主流文化即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位于浙江金华浦江县的“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社会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以孝义著称于世。江南第一家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其耕读乐业、崇尚孝义的家规和家风成为社会的典范。

一、孝义文化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的宽容度和森严的体制影响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忠孝义文化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统领,作为古代道德规范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巩固。儒家鼻祖孔子认为忠表现了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和坦诚,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忠更多意义上代表了对国家和最高统治者君主的忠心耿耿。而对于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广义上的孝不仅局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的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如: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的本意中包含了公正、合理和应当去做,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义,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前提,并且把它放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忠孝义是对儒家思想简要的表达和概括,一言蔽之即是忠心、孝道和仁义,其对象分别针对了国家、父母和朋友。

二、浦江江南第一家

我国历朝历代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世界罕见,一家一社会,家族文化受到历代当时主流文化的浸染,同时也是与之相对应的家族个体文化的体现。治家与治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通之处,道德规范和人际相处、等级制度和治理原则都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有力体现。在我国浙江金华,有一座以“郑氏宗祠”为中心的古民居建筑群,它被称之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儒学治家的典范”。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家庭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郑义门”的忠、孝、节、义被统治者所推崇,其治家经验甚至被明太祖朱元璋借鉴用以治理天下。故而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其所推行和崇尚的孝顺父母、尊师重教、兄弟友爱、邻里和睦、勤劳朴素等治家持家原则,是长久以来我国优秀家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充分体现。以郑氏治家的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和所体现的儒学治家的原则受到了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大学者的关注。浦江江南第一家以其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组合为独特,将儒家文化和民俗传统融为一体,是江南难得的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风景名胜。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它以孝、义治家,郑氏家族同居共炊三百六十余年,因其忠、孝、节、义而屡屡受到历朝皇帝的表彰。明开国文臣宋濂在此居住32年,郑氏《家规》、《家仪》就是经宋审订,至今典籍尚存。浦江江南第一家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30余年,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数百年间173人为官无一贪渎,168条家规经宋濂整理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

三、建筑形制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九座牌坊矗立在古镇入口。牌坊群的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郑氏家族从南宋开始同居,到明初已经几百年没有分家,几千人同财共食,和睦相处。第二座牌坊叫“孝义门”。郑宅原叫仁义里,后来因为郑氏家族的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又经常被朝廷表彰,就改成了孝义门,后来连村名也叫作孝义门了。第三座牌坊叫“三朝旌表”。郑氏义门从南宋开始始终如一,家族的日子过得有条不紊。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第四座牌坊叫“有序”。因为郑氏义门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没有序肯定要乱的。郑氏义祠堂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序堂,制定了168条家规教育子孙。“有序”牌坊后,依次叫“恩德”牌坊、“麟凤”牌坊、“取义成仁”牌坊、“礼部尚书”牌坊和“九世同居”牌坊。令人称奇的是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有砖雕砌的。

郑氏古建筑前,主建筑物高约四米,宽约两米,长约十米,房屋上有匾额书写着“江南第一家”几个大字。这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所赐,匾额下有对联:“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和“文章空冀北,孝义贯江南”。迈过“江南第一家”的十大牌坊,矗立在眼前的是“郑义门”的治家规范——“郑氏规范”。这是世界上最齐、最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共168条。而在新修郑氏规范石碑图和郑氏规范木刻碑图上,可以看出郑氏祠堂能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理由。郑氏家族168条家规,森严而极具道德规范。郑义门白麟溪南岸有口“孝感泉”井,相传为南宋初期郑义门九世同居第一世郑绮双膝跪地三日三夜为其病重的母亲求泉,孝心最终感动上天而得。郑氏后人将这井挖大,砌了石磡,在井上建了亭子,供村人饮用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

郑氏义门的古建筑群体同样有着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的布局是孝义文化观念的体现。整个民居以郑氏宗祠为建筑主体,以白麟溪为主线,以孝感泉、东明书院、老佛社、维仁斋以及青萝故址、宋文宪公祠等为基点。分布有公共建筑,布局上平等于集聚的民居建筑,民居以“台门里”、“房头”等为单位。一个大的家族群体集居是义门的一大特色,号称“九世同门”,这种独特家族文化的形成与孝义同居的传统习俗文化分不开。至今在社会所流行的养老和敬老都是我国古代社会孝义文化的遗留,多世同堂、人丁兴旺、子孙绕膝的家庭被认为美满。,郑义门一年有大小祭祀、礼仪一百零八种,主要的有祭祠、祭祀、春祭和初献礼、亚献礼、冠献礼、终献礼以及劝食礼、荐苟礼、受福礼等,另有迎灯试水龙等民俗活动,融合与建筑环境之中。

四、结语

“江南第一家”以其饱含的家族文化特色,体现在了古民居的建筑形制上,实现了儒家所推崇的忠孝仁义、和睦相处、乐善人生等观念,符合了“肥水不流”的建筑特征。“江南第一家”正是反映了儒家所传承的“耕读”传家朴素为本的观念,建制规范而极富整体性,朴实大方而艺术性强。古建筑不以华丽取胜,平直而规整,将建筑环境与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浦江郑氏建筑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家族文化的展覽馆,不负其“江南第一家”的美名。

参考文献:

[1]傅瑾启.江南第一家联匾辉天下[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7,03:8-10.

[2]周晶.忠、孝、廉、洁再造“江南第一家”[J].神州,2007,11:104-107.

[3]贾桢干.“江南第一家”:儒学治家及廉政建设的一次规模性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155-156+151.

猜你喜欢
建筑
建筑学园(4)
建筑学园(3)
建筑学园(2)
建筑学园(1)
建筑速写系列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建筑与数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