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当前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的举措

2015-10-21 17:10祁德帅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业务环境监测方法

祁德帅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伴随经济发展的脚步,人类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环境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宽,本文针对如今环境监测业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若干方法,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 业务 管理 方法 问题

近几十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当下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今不同级别的环境监测结构接受到的任务逐渐的增多。实现环境监测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升该行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一 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

现今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承担着八类的监测项目。

1环境质量监测:基本目的是控制和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和变化形式,针对土壤、噪声、水质、空气等各种要素展开的监测工作。

2污染源的监督性管理

3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

4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督管理

5污染事故纠纷仲裁监督管理

6科研监测及专项调查管理工作

7单排污申报监测

8其他各种类型的市场委托监管工作,具体含有现状的监测、室内空气的质量监测、设备噪声的测试鉴定监测等等。

二 环境监测业务委托方式

1政府指令性任务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是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相关环境质量的监测、环境污染监督工作等。

2 政府提供资金的支持,委托环境监测机构展开环境的科研型监测或是专项的调查性监测,包括污染源的普查、调查和监测工作等等,推出专款专用。

3企业投资付费

委托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定向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多方面的验收管理工作,将验收的数据当做环境管理执法过程中的依据。

4 委托方付费

委托方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具体进行细化的环境监测工作,被选择的监测部门按照实际的需求向具体的委托方提供环境监测报告。

基于第一种特定性委托方法内的监测业务无需签订具体的技术服务性合同因此监测出报告大部分状况下为综合性的分析结果,能够进一步的环境管理以及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数据支撑和合理的依据,第二种工作方法是引用行政的手段下达,或是依据专项科研的科研调查手段,根据需要制定项目合同条款,还能够签订科研、调查课题等合同内容。剩余的委托方式必须都有合同签订环节,监测的报告结果大多数为评价性报告或是数据型报告。

三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中的问题

1具体的环境监测相关部门依据结构内部的认证或者是实验室建立的质量管理体制文件包含的实际管理条款、业务开展流程实施工作中,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不细致,分工不合理,无法高效完成各岗位的工作内容。

2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内容中的土壤、气、水、生等不同项目要素具体的质量执行标准、污染物的控制(排放)标准、标准样品、监测分析方法的标准、具体的监测手段技术材料应用都不够具体细致,导致执行标准的应用更新相对落后,使用过程中不够清晰。

3 各环节内部的监测能力达不到实际的需求标准,无法保证分析的具体要求,当监测工作开展分包的情况时,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监测、测试、检验机构等的认知计量项目没有进行合理的收集管理,环境监测能力资源信息库构建不完善,数据库内的单位名称、环境要素、精确度、标准依据、监测方法、监测项目等信息不够全面,最终造成分包业务过于表面流程化,协议签订部分规范化的流程步骤。

4没有构建具体的项目收费标准数据库,并没有对检测工作中的报告费、服务费、分析费、采样非进行总额的计算,没有指定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检验审核,项目收费十分混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包括政府指定的工作项目也没有具体的业务经费,最终造成监测经费不足,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相关专业设备的更新。

四 规范环境监测业务的措施

1监测工作流程的统一化

在具体机构部门内部的计量认证以及实验室的认可管理体系中详细的制定不同类型的监测项目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岗位责任,详细标明不同类型项目的工作过程和具体程序图,合理规划内部流程以及外部的链接,受到委托的企业可以向提出项目任务的委托方进行相关的承诺,或者是采用具体的业务流转单的工作方法,针对结构的内环境,从业务的委托受理、到具体工作环节的设定、签订文件合同、现场的工作、实验数据的整理、报告的制定、各级的审核工作、进行登记发放不同的工作步骤的高效性进行规划整理。将各工作环节的责任详细规划到各人的名下,提升服务工作的效率。

2监测标准管理规范化

环境监测标准内容具体包括土壤、声、水、气等外界要素的质量等级、污染物的控制等级、监测分析方法等级。此体系作为环境监测评估工作的基本依据。相关机构部门依据标准规定详细建立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的信息数据库,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后续的信息处理跟踪工作,按照实际变化控制数据库中的信息调整内部包含的标准文件,此外依据结構内部所达到的监测标准构建方法信息数据库,保证后续的管理负责人接替。

3 监测业务分包规范化

假如实验室内部的环境、设备技术、时间安排、人力资源等不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标准状况下,可以依据具体的条款将工作任务进行分包,前提得到委托方的同意。如果想分包工作管理的统一合理化,必须合理的收集环保部门监测、检验、测试机构包含认证的监测能力的项目,构建专业化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其中要包括精确度、依据的标准、监测的手段、监测能力项目、环境类别等具体要素信息。如果项目必须进行分包工作,对于专业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寻找符合要求的合作方,签订文件条款后进行合作工作。可以依据分包方的要求进行样品收集后进入实验室分析,如果有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必须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向上级单位报告,业务管理人员总结后得出具体的数据报告,经过管理层次的讨论后规划到具体的建设工作中。

4 监测收费管理规范化

针对收费环节的行为控制也可以建立专业的信息数据库,仔细的划分具体工作环节的收费单价,包括具体的服务费、分析费、采样费、报告费。根据这些预计出费用总额,将相关费用数据整理后递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成为对外的报价单,内部将相关文件保存建档,一方面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收费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统一的收费行为保证单位的利益。

5 监测报告规范化

监测报告的封面必须印有专业监测单位的公章,可以是业务专用章或单位的公章,相关签字必须保证是亲笔签名。

如果工作过程中应用了能力范围外的技术手段,在报告中必须准确的进行解释说明。

如果将业务进行分包,要详细标注分包方的检测工作内容和单位名称。

备注中必须解释水文参数、气象参数和工作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不合理的数据出现要解释说明,没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可以依据监测流程进行删减。

报告中可以表示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如果采样工作流程中受到了外部环境条件(天气、采样点周围条件、生产工况)的影响,必须细致解释。

总而言之,通过制订和完善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库、监测标准数据库、监测方法和收费标准数据库、检测能力资源数据库等,对环境监测业务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降低监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建林.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

[2]程前. 项目管理在环境委托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

[3]王向美.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

猜你喜欢
业务环境监测方法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微信OA平台在办公业务中的应用
试析农机驾驶证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售电企业的管理创新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