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2015-10-21 18:52刘国清
速读·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习作交流

刘国清

摘 要: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掌握语言积累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生;语言积累;生活;课堂;习作;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就不可能学好语文。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可见,语文教学理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求教于大家。

一、 生活是语言积淀的材料库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積累的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时常带领学生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带领学生外出游玩,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做好记录。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二、 课堂是丰富语言的主阵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语文课的课堂学习。我们所学的课文中,许多是优美的散文,例如《春》、《往事依依》等。这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汇和精彩的段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最佳手段,扩大词汇量,丰富规范学生的语言,用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语言的熏陶。也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从诵读中积累。如:让学生诵读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诵读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以及描写山川百态、自然现象等优美的有表现力的词语;或记诵优秀的典范的古诗文、蕴含深刻哲理的名言警句、发人深省的俗语谚语、贴近生活实际的诙谐的歇后语等,也可以组织各类多样化的课堂语言活动。

三、习作是语言运用的演练场

语言积累的最终目的就是灵活地应用于表达,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因而,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的方法,更要多注重语言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进行迁移重组或仿写练习,多加一些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其中精彩的景物描写就很多。“不动笔墨不读书”,首先要求学生理解熟读,然后让学生依据所学的描写角度,慢慢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恰切的动词、形容词,再通过仿写练习,帮助学生从少到多,从课内到课外,逐步积累。

四、交流是实践语言的加油站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我国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会交际。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实践语言,提高积累。如开展“成语接力比赛” 、“美文欣赏会” 、“朗读比赛”等;在学习园地中开辟“读书”专栏 ,交流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通过书香校园读书交流会,学生们能概括文意、谈心得,写体会,并在校刊上踊跃投稿;展开各种形式的义卖会,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开展“啄木鸟行动——收集错别字” 、写倡议书、收集笑话、春联并编辑成册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积累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展现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尤其是对语言理解、感悟、鉴赏、分析、评价的训练,把单一的知识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要首先要理解,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重建,而不是知识的累加,否则就犯了舍本逐末的毛病。学生可能掌握了很多东西,在运用上却成了“文盲”,这不符合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促进有效积累。学生薄弱的积累会成为他们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应当将实践提高到和积累同一水平线上来,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习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