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海绵城市在南宁市那考河PPP项目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2015-10-21 17:19吴访谢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6期
关键词:海绵雨水景观

吴访 谢华

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的时候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南宁市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其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那考河段的景观重新规划设计是实现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海绵城市的核心是水的利用,而植物是合理控制和管理水的重要环节。那考河景观规划遵循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植被来控制雨水,防止洪涝灾害,避免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同时植被可以吸收储存水分,再次形成降雨,达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2 南宁市那考河景观规划设计遭遇问题及挑战

主要问题有:植被破坏、河道被占、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态恶化。这现阶段,那考河河段两侧基本上都是村庄、学校、制造工厂,建设和用地混乱,存在很严重的城中村现象。河道两岸存在大量违章建筑、垃圾。生活污水侵占河道、破坏水质。河道调蓄能力很低,具有较大的洪灾隐患。

那考河位于竹排冲流域的上游,穿湘桂铁路、长罡路、厢竹大道、药用植物园、昆仑大道,北至环城高速路。规划主河道长5.4km,支流河道1.235km,全长6.635km。河段上游有罗伞岭水库和六六水库,但是这些水库容量无法满足那考河枯水期的水体更新。尤其是流经城市建成区的河段,除降雨时段外,只有两岸沿线地区未经处理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水质和水量远远不能满足景观用水的要求。水库的蓄水能力,疏水能力严重不足,无法达到抗洪抗旱的效果,同时也难以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及农田用水需求乃至工厂的生产用水。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那考河段植被破坏严重,没有能力通过自然手段调控雨水,所以在本次的整治重改项目中,自然植被的建设需要考虑到那考河上游的水库。

3 海绵城市在南宁市那考河PPP项目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3.1设计目标方面

本次项目景观改造规划设计的目标就是将南宁市那考河极力打造成为一个以植物多样性为主,充满文化知识,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为主体的生态走廊。使之成为集防洪、旅游、文化和休闲等多功能与一体的生态景观绿道。最终目标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景观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下游水系整治效果。目标的关键词是:绿色、环境、和谐、水资源。其中的每一点都和海绵城市相契合。海绵城市的核心就是通过植被的规划来合理利用水资源,从而控制自然灾害,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和发展。那考河作为南宁的一条重要的城市生态轴,自身具有成为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作为城区和郊区的过渡带,也有景观重新改造设计的需要。由此看来海绵城市在本项目那考河段的景观改造计划目标的设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3.2设计理念方面

那考河的景观设计必须尊重广西南宁的本土文化,在结合文化的基础上传达该地区的城市面貌以及生活气息。景观设计应该同时兼顾文化、时尚、自然等多种元素,通过山水林园的设计规划来强调场所的功用性,展现功用的多样性。在控制水分、协调自然的情况下充足考虑到市民的休闲娱乐,努力将其打造成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景观。海绵城市的特色之一就是功用性,那考河景观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功用性,主要是为了周边的人民所服务。

3.3 设计原则方面

那考河景观重新规划设计必然遵循海绵城市建造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规划引领、整体协调: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编制过程中需充分集合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②生态优先、可持续性:示范项目建设应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③安全为重、以人为本: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④因地制宜、经济可行: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应根据场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⑤立足文化、统筹建设:设计立体化,尊重地方地域特色。示范项目建设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在各类海绵城市设施建设中严格落实那考河流域治理总体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

3.4 設计方法方面

市与野。协调城市发展和自然景观,通过创造人造展园来展示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尽量多的用人工技能去创造一个自然平衡,然后让其自身能维持这种平衡。创造多种形式的自然生态环境,如山谷、水池、湿地、山林、坡地、树林等。

山与水。“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在设计中抓住那考河地貌的特征,在综合分析基地的视线、日照、风向等的因素后,模拟堆土造坡并结合水池形成丘陵起伏之势的山水生态绿廊。

动与静。小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大景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动观妙在移步换影,静观意在花影移墙、峰峦当窗。运用神功鬼斧的造园手法,师法自然,恢复生态水岸,通过湿地景观、广场景观和基地景观来满足不同人群活动需求,自由、开畅和教育三种特性相结合的空间形态,通过人性化的设计,随处体现人性的关怀。

林与木。在植栽的群落设计中,做到“疏不失旷,密不嫌繁”。绿地设计中做到疏密有序,在大面积的林木种植中,结合花灌木及地被类植物的综合设置,模拟自然界的植物形成态势。

对于那考河植物园段流域内已开发地块,建议结合用地条件增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如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置、渗透塘、渗井、雨水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透水铺装等。统筹协调场地内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布局和竖向,使地块及道路径流有组织地汇入周边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3.5 设计内容方面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之外,最為直体现海绵城市的就是具体的设计内容。针对那考河现状特征,挖出的土方可以营造竖向景观,打造依山面水的绝佳生态居住环境,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周边地块景观价值。

那考河主河道滨水休闲绿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包括周边居民以及游客提供一个可以休闲的绿化带。主要种植的植物以矮草类为主,周围再稍加点缀一些灌木以及乔木植物。植物除了观赏之用,给人带来自然气息之外,主要的作用还是锁住地表水分以及净化空气。草皮紧贴地面,具有顽强的生命活力,遭遇强降雨时,不易被破坏,能够紧抓住地面,避免水土流失。灌木植物不像草本植物那么密集的种植,能够保护地表,但是其存储水分的能力却强得多,通过蒸发、凝聚,会再次形成降雨,有利于本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

三个植物观赏段都是以乔木以及灌木植物为主,虽然种类不同,但是作用却相差无几。这些植物观赏段的建立功用之一就是保护原本的植被,比如说湿地,湿地本身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为的破坏,很多植被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这样直接保护起来,建设成观赏段一来可以保留其原本的生存空间,二来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观赏段明显区别于休闲绿带的特点就是除了草本植物以外,还具有大量的花卉。花卉除了外表美丽,可以用作观赏,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空气,有的特殊的花卉甚至可以吸收放射性元素,对于人体具有巨大的功效。

观景节点和前两者异曲同工,如果是以植物为主,那么就都能够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宗旨。比如说园林,园林除了山石、流水之外就是植物,并且多以灌木为主。再比如说动物园,动物园除了动物外,最多的就是植物,并且种类繁多。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需要补充一点的就是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如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就像是城市的肠道,如果不通的话就会导致很多问题。项目中对于雨水管道的设计建设以城市结构为主,连接各种地表植被,不必多,但是能够很好的疏通城市雨水。此外,那考河沿岸中广场边界也加入了植草沟的设计。工程设计中,广场中挡墙、铺地都大量用到了石材,塑造明显空间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冷和硬的感觉,因此在广场的边界和挡墙交接的地带,处理成植草沟,不仅满足排水需求,当草长出时,场地边界中的一线绿色,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柔和的空间界限,有效的强调了空间边界,又使得场地更加的人性化,减轻了冷和硬的感觉,让人更容易对该空间产生亲切感。

猜你喜欢
海绵雨水景观
和雨天的亲密接触
雨水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雨水总带来更多雨水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