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5-10-21 18:15王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

王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HICH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中西医结合;醒腦静注射液;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0.00.02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高血压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一种非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占全部脑出血疾病的70%[1]。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2],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西医学者都对HICH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HICH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HICH,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9岁,出血部位:颞叶3例,枕叶2例,基底节区35例,放射冠区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1岁,出血部位:颞叶2例,枕叶4例,基底节区33例,放射冠区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20岁≤年龄≤75岁。②全部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制定的有关标准[3]。③头部CT、MRI等检查证实有明确的脑出血。④病史: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⑤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吸氧,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并注意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可给予甘露醇注射液或人血白蛋白以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水平,配合脑细胞保护剂、止血剂等药物治疗,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最后需要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吞咽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3周后进行疗效观察。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①于住院当天开始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连续滴注7天。②住院第8天起,给予中药汤剂口服,组方:石菖蒲20 g,郁金15 g,竹沥15 g,天竺黄15 g,牛膝15 g,夏枯草20 g,川芎15 g,赤芍15 g,丹参30 g,地龙15 g,三七7 g。1剂/d,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共服用2周。3周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4]

①基本痊愈: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判定为0级。②显著进步: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判定为1~3级。③进步: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⑤恶化: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18%,或死亡。

2 结 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0例,无变化1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与急剧血压升高密切相关,情绪过激、体力及脑力劳动过度和其它一些原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诱发因素,血压升高后可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病。西医治疗本病以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对症治疗为主,但不能治疗已被破坏的脑水肿区,无法有效解决再次出血的问题[5]。

中医学认为HICH可归属于“眩晕”、“厥证”、“中风”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劳累过度、情志过极、饮食不节、房事过度等导致痰浊、瘀血等实邪内生,因某些因素导致邪气瘀阻脉络、气血逆乱、痰瘀上犯于脑,损伤脑府脉络而发病。因此在治疗方面应以开窍醒神、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醒脑静注射液属于一种中成药注射液剂,主要成分为麝香、郁金、冰片及栀子等四味中药,其功效是开窍醒脑、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多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6]。麝香和冰片属于性燥、辛香、走窜之品,具有极佳的开窍醒神、凉血活血的作用,郁金解郁清心,凉血化痰,栀子清热泻火,四味药物兼顾高血压脑出血热、火、痰、瘀的特点,故疗效显著。自拟中药方中,石菖蒲、郁金解郁化痰、开窍醒神,竹沥、天竺黄清热化痰通络,牛膝补肾活血、引火下行,夏枯草平肝清火、降血压,川芎活血化瘀通络,赤芍、丹参、地龙、三七四味药物均为活血化瘀之佳品,全方工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醒神、补肾化痰的功效。

综上所述,根据HICH的特点及病理机制,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包括中成药注射剂静脉滴注,经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口服等,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有效预防再次出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翠玲.神经节苷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43-1244.

[2] 张光亮,徐忠烨,马 颖,等.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3):129-132.

[3] 黄非荣.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4):5216.

[4] 张治秋,陈 娜,苏保华,等.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62-63.

[5] 陈炜炜.七叶皂苷钠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64.

[6] 高建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1):1726-1727.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