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机,适时介入

2015-10-21 17:50王萍
大观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师幼互动困难

摘要:通过对幼儿绘画创作阶段常见困难的分析,找出幼儿经常遇到的问题所在,给出在此阶段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及其引导策略。

关键词:绘画创作;困难;教育机智;师幼互动

幼儿对美术的需要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内在需要。美术是他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视觉语言。幼儿美术教育要看绘画结果,但更重要的是看重绘画过程本身。绘画过程是幼儿天性流露,当五颜六色的颜料通过他们的小手自由挥洒在纸上的时候也是幼儿最快乐的时候。兴趣和热情是引导幼儿绘画的原动力,但在具体的绘画表达过程中,幼儿会面临各种各样材料、技巧或内容等方面的困难,使幼儿无法顺利完成作品甚至偏离原本的绘画初衷乃至打消最初的绘画热情。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把握教育时机与幼儿展开良好的师幼互动,以“帮助者”的角色观察、了解幼儿遇到的具体困难,引导幼小的航船走出迷途使幼儿能够重拾自信,回归绘画的最初快乐。

一、幼儿创作表现阶段遇到的困难是绘画教学的最佳教机

一般的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大致包含感知体验、探索发现、创作表现、欣赏评议四个环节。[1]创作表现是幼儿在已经具有的内在感受和体验、对材料特性以及相关技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诉诸视觉的大胆表现。这一过程老师应当尽力创造环境使幼儿在一种愉悦、自由、积极的状态下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画面表达。孟菲尔德关于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中将学龄前3.5—7岁的幼儿绘画发展归纳为:前图示阶段,即以自我为中心观察形式生活,画面形象呈几何性组合,透明画表现所知存在,为表现自己的感觉常夸张重要、忽略次要。[2]正是由于幼儿绘画的这些特点使得儿童画朴实自然、趣味天成。但是由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生理、心理方面所处的发展阶段,造成幼儿易受身体平衡、观察能力、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材料掌握情况等条件的限制,而这些因素也往往成为幼儿艺术创作表现阶段的“瓶颈”。

在平时的课堂美术教学中幼儿在绘画开始阶段常常是满怀冲动和热情的投入绘画表现活动中,但中途却常出现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灰心丧气等情况。有些幼儿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困境,常常用求助的眼神望向老師嘴里简单的重复着:“老师,我不会画……”。有些老师并未足够重视绘画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常态”问题,或是把它当成幼儿绘画中的常见现象敷衍几句,忽视或是武断的“大笔”一挥替幼儿解决了表面问题。其实,困难即是教机。罗恩菲德曾经说过:“各种感觉意识越强,学习的机会就越多”。[3]人类天性中有主动探索世界的学习本能,困境是幼儿寻求自身突破的一种表现,里面包含着幼儿寻求主动学习的意愿。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一教机适时介入幼儿创作,并与幼儿产生良好有效的互动,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绘画表现,使幼儿重拾自信。

二、幼儿在创作表现过程常遇到的困难分析

一百个幼儿有一百种绘画语言。沉浸在创作表现过程中的幼儿精神专注往往沉溺的自我的世界里,处于封闭状态。在这个时候如果幼儿最初的绘画意愿得不到满足,就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有些困难是幼儿凭借自我的力量很难突破的。这时候有的幼儿会一味的求助于老师或是放弃绘画,有极端的还会破罐破摔做出一些破坏画面的行为。这是幼儿绘画意愿与现实相违背时产生的消极表现。

幼儿艺术创作中常遇到的困难有:不知道画什么、不知道怎么画、画跑题等等问题,导致其绘画结果偏离了最初的创作意愿。这些困难有些是思路上的有些是技术上的。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幼儿在画《我的老师》一个孩子用白色油画棒在白纸上一直执着的画着。此时教师的适时介入和他沟通,了解到孩子是想表现老师头上长出的白头发。幼儿绘画作品中常有把要表现的内容放大夸张的现象,孩子一直在为画不出白头发而苦恼。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老师就告诉孩子:“白头发已经被宝宝画到老师头上了,可它们很调皮藏了起来,咱们只要用以前学过的油水分离的法宝就能逼它们乖乖现身了。”经过和孩子语言上的互动,孩子听取老师的意见终于画出了心中所想。幼儿绘画表现过程中还经常遇见的是技术性困难。如在一节《可爱的毛毛虫》绘画课程中,大多数孩子都按老师的要求用鲜亮的颜色画毛毛虫,有一个孩子在画纸上用灰绿色的颜料并且涂的乱七八糟。周围的小伙伴都说他的画:“难看死啦……”。他自己也很受挫折悄悄收起画纸想要一走了之。这时我忙上前鼓励说:“毛毛虫最喜欢呆在这种颜色的树叶上晒太阳了,你这是专门为它们准备的吗?”孩子顺着我的画回答说是,但却不知道如何收拾剩下的“残局”。我就在纸上画了一片大大的树叶轮廓,把所有的乱涂的地方都包括在了轮廓里面,接着请孩子自己涂好颜色并加上毛毛虫。这次孩子涂的又仔细又认真,可能那个已经快要消失的毛毛虫的形象在孩子的小脑袋里又渐渐变得清晰了吧。对幼儿绘画表现的引导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和“火候”。介入引导要选准时机并注意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和孩子形成有效的互动。既要以鼓励的语气加以引导又不能滥用表扬语造成空泛失实的评价。

三、教师解决幼儿绘画表现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方法

教师在解决幼儿绘画表现过程中所采取的最佳应对方法应该是顺势利导和幼儿产生良好的交流和互动。也就是孩子按照老师的启发构思画面,老师辅导时顺着孩子的思维发展想象,从而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当发现幼儿出现“左顾右盼”“乱涂乱画”“打退堂鼓”的情况时,教师选择适当的语言提问、启发、鼓励孩子,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应针对孩子的困境,激活幼儿已有的经验,给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4]如在画《漂亮妈妈》这一主题时,一个孩子将自己最拿手的大汽车的形象填满了整幅画面。幼儿作品中多次出现重复的熟悉的画面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但是却和最初的课程设计大相径庭。老师并没有否定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大汽车给予正面的肯定:“这辆汽车画的真大真漂亮啊”!此时的孩子还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老师的表扬引起了孩子的注意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这是10路汽车,妈妈一会会坐着它来幼儿园接宝宝”。“那咱们现在有了大汽车,现在就把妈妈和宝宝一起请到大汽车上吧”?孩子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又拿起一张白纸,画了一大一小两个牵手小人仔仔细细的剪掉认认真真的贴在了大汽车上。只有在教师原有的设计意图和幼儿已经掌握的认知和技能储备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导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最初的绘画意图,才能帮助幼儿顺利完成绘画过程。

总之,孩子的画,画的自由,就是教师的成功。在幼儿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容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老师不应只是以施教者的角色出现,或轻视或包办幼儿遇见的麻烦。而应当成为幼儿困难的“帮助者”及时与幼儿产生互动了解幼儿需要与面临的具体困境,并适当的予以“点拨”为幼儿提供一个成就想象的创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边霞.小小毕加索教师用书[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12.

[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

[3]鲁斯·斯特劳斯·盖纳,伊莱恩·皮尔·科汗.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13.

[4]鲁斯·斯特劳斯·盖纳,伊莱恩·皮尔·科汗.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13.

作者简介:王萍,1982年生,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开封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师幼互动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