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初探

2015-10-21 19:58曹子雯
新西部·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群众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基层服务性党组织的创新举措:要着力构建科学严密、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 要着力构建资源统筹、支撑有力的保障体系;要着力构建民需导向、直面群众的制度体系; 要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群众参与的考评体系; 要着力构建目标清楚、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

1、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迫切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调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2、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维护群众利益的最前沿。群众看党的作风,首先从身边看起,从基层党组织看起。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的各项事业才会所向披靡。

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四个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党所处的地位、承担的任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同步推进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工作机制等转型升级。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找准党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把党建工作融于中心工作中,才能为凝聚民心、汇聚民智、创优环境、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迫切需要得到加强和改善。

1、党组织覆盖质量还不高

目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特别是亿元商务楼宇、文化广场、摊群市场中还存在着党的组织或党的工作空白点。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质量也还不高,党的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导致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还不能做到高质量全覆盖。

2、资源整合还不够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建设,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但现在的问题是,各部门的资源是分散投向基层,没有收到应有的、集成的效果。如何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抓基层打基础的机制,需要认真研究探索。

3、工作保障还不足

目前,基层党组织承担的任务重、压力大,掌握的权力和资源却大幅减少,权责不对称,导致开展工作无手段、协调部门没权力、服务群众无资源。在人、财、物投入方面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求还有差距,保障还不到位。

4、考核标准还缺乏

目前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考核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的标准还不够明确,导致基层党组织对什么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从哪些方面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还存在模糊认识,因而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中主动性不足,动力不强。

5、发展还不平衡

各基层党组织无论是重视程度、启动速度、推动力度、工作进度,还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都还存在差异,个别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认识不到位,存在被动推进,工作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推动力度,保证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三、建设基层服务性党组织的创新举措

教育实践活动虽然已告一段落,但建设基层服务性党组织是一项长效工程,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基层、打基础、强服务,着力在加强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制度体系、考评体系、责任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1、着力构建科学严密、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

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调整优化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在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的同时,突出抓好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采用独立建、联合建、挂靠建、区域建和依托管理、属地管理等多种方式,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由单位向区域延伸,注重完善“条块结合、条建块补、以块为主”的组织网络,抓紧抓好商圈特色街区、商务楼宇、社区便民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加合理,覆盖更加广泛。由基层党组织向其他各类组织延伸,坚持党群共建,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把各类組织和社区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2、着力构建资源统筹、支撑有力的保障体系

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需要更加有力的保障。需要进一步强化经费保障,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党费拨款、整合资源等多渠道筹措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稳步提升的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要强化待遇保障,更加注重从制度机制上保障社区、非公企业和社区组织党务工作者的生活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要强化阵地保障,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员活动中心,着力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环境和条件。积极推行活动场所“一室多用”,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活动阵地的使用效益,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规范化、经常化。

3、着力构建民需导向、直面群众的制度体系

既要下大力气抓好已有的行之有效制度的落实,又要不断探索、着眼于新的实践,认真总结服务群众的生动创造,及时把创新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让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坚持在完善细节、明确目标、找准关键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党员联系群众”等有效制度。要结合不同类别、不同行业党组织的特点,分别建立相应的服务制度,把基层组织提供的服务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变成经常性的工作,变成党员的遵循。建立制度实施效果的检验和修改完善机制,由制度对部门负责,跟踪收集制度的实施情况、群众反映和现实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保障每项制度能够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

4、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群众参与的考评体系

切实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重视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群众满意度考评体系。科学设计考评指标,在考评服务态度和社会影响、办事公正和廉洁自律、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官德和发挥作用情况的基础上,突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业绩的考评,努力把各项创建要求转化科学地评价指标。逐步完善考评方式,采用“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千人问卷信函调查、电话问询等方式,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站队所院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负责人、社区普通党员群众代表参与测评,拓宽群众参与评议渠道。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考评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评优评先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努力形成有目标任务、有完成时限、有责任主体、有督查考核、有结果反馈的“闭环”系统,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更加科学规范。

5、着力构建目标清楚、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

要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对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负总责。明确责任主体,坚持书记是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明确工作格局,要坚持以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形式,落实责任,切实形成党委重视抓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目标任务,以落实中央重要精神为基础,结合不同领域各自职责特点、建设成果,进一步细化工作、明確指标,使基层党组织掌握每一阶段抓那些重要事情,每项重点任务抓哪些重要问题,明确建什么、怎么建、达到什么目标,有的放矢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确保服务群众取得实效。

【作者简介】

曹子雯(1983.5-)女,天津市南开区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学历.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群众
基层巡览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