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伤病症的探究

2015-10-21 17:29王彥清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外伤治疗分类

[摘要]外伤就是由于外界的因素所造成的组织破坏及由此而致的全身或局部病变。人民在生活及实践中遭到外伤的机会很多,外伤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外科工作者应掌握外伤的知识。外伤的护理也是外科治疗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環节。

[关键词]外伤;分类;愈合;治疗

一、外伤的病因及分类

外伤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机械性损伤。机械力量作用于组织造成的损伤。是外伤中最常见的因子。例如切割、砸碰、挤压,震荡、枪弹穿射、刀刺入等等。一般常将机械性损伤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即表面皮肤保持完整的损伤。如挫伤、捩伤、震荡伤等。这种损伤可以有局部肿脓、疼痛、皮肤青紫、皮下淤血甚至深部血肿等等内部组织的损伤,但皮肤完整,内部组织不与外界接触,也基本上没有感染。因此,治疗比较简单,后果也好。开放性损伤即伤处的皮肤遭到破坏的损伤。这时内部组织与外界发生接触,有污染。如擦伤(皮肤被粗糙物擦磨破损)、裂伤(钝力打击而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撕脱伤(暴力撕拉而致的皮肤及组织的拉脱)、剖切伤(锐物的切割而致的局部裂开)、刺伤(尖物刺入局部)、穿通伤(高速物如枪弹穿入组织,无出口的称盲管伤,穿过组织而出去,不留体内的称贯通伤)等等。这类损伤比较严重,有感染的可能。如伤及脏器则更为危险。二是化学性损伤。由于化学剂如强酸、强醎、毒气等的腐蚀而致。三是物理性损伤。由于温度(如:火烧、冷冻)、电流、x射线、原子辐射线等所致。四是生物性损伤。由于动物、昆虫等咬螫而致。

二、外伤创口的愈合

1、伤口愈合的过程。人体组织损伤后,机体本身有修复愈合的能力。一般认为伤口的愈合过程有三个阶段。渗出期,纤维组织形成期及癜痕形成期。渗出期是受伤后,创腔随即被凝固的血块充盈。血块由纤维蛋白网、红细胞,白细胞组成,将创面粘台。约2小时后,创面附近组织发生炎性变化,包括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白细胞浸润、出现巨噬细胞等。白细胞聚集分解后释出的溶组织酶及巨噬细胞将死亡的细胞及微生物等清除。凝固块为再生细胞及血管搭好支架,白细胞的逸出为组织再生建立条件,约经2-5日,即进入第二阶段。纤维组织形成期创面结缔组织产生的成纤维细胞沿纤维网伸长入凝块内,与新生血管在凝块内构成肉芽组织。以后,成纤维细胞发展为纤维细胞,在细胞间隙形成胶元,并沉淀,使伤口的耐张力大大增加,愈合牢固,同时,创口边缘的上皮细胞逐渐从伤口两侧伸入创面,覆盖创口,完成愈合过程。正常时,此期为10-15天。这样的愈合,称为一期愈合。在创口组织缺损,裂开较大,或有其他原因(如感染,异物)妨碍创缘靠紧粘合,或有化脓等情况时,创口便不能一期愈合。这种伤口愈合时间较长。癍痕收缩期是愈合的瘢痕组织由于纤维组织及胶元的收缩,压迫毛细血管,使之闭合,整个瘢瘫变白,坚韧。此期可经一年左右,再逐渐软化。但有时结缔组织仍然继续增生,或胶元组织肿胀及出现透明性变,而发展成癜痕疙瘩。

2、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病人的营养状况与再生力有直接关系,尤其是蛋白质及维生素影响最大。蛋白质缺乏时,血浆渗透压低,组织间水肿,能延迟创口愈合,甚至完全不愈合。维生素C缺乏时,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的过程延迟,胶原纤维不能很好形成,因而创面不能很快愈合。维生素K缺乏,创口出血时间延长,有出血倾向,也妨碍创口正常生长。维生素D缺乏,骨的再生迟缓,维生素A,B、D的映乏,能减低细胞吞噬作用和消化细菌的速度,以致使创面感染的机会增加。神经系统机能受损区域神经支配如有障碍则将抑制再生。在慢性营养性溃疡时,切断病理性刺激的神经传导(封闭疗法)往往能促进愈合。大面积及深度损伤比较难以愈合,尤以皮肤缺损面积大时,往往需要手术修补,缝合或植皮,将剖面缩小或基本消灭后才能完全愈合。细菌侵袭,造成组织损伤,炎性反应甚至坏死,将影响愈合。只有控制感染后,愈合才能完成。创口多量出血时往往不易愈合。因血块将创壁隔开,使之不能粘合,血块压迫生长细胞,影响营养供给且血块是极好的细菌培养基,易引起继发感染。

三、外伤的急救处理

急救处理,是一种暂时性措施,主要是避免加重损伤或感染,妥善地将病人送往医疗单位作正规治疗。现场处理时先将病人移出致伤现场,避免加重损伤。如切断电源、关闭机器、移开热原、冲净化学药剂、将病人移出倒塌的墙壁外等等。将病人移放妥后,立即进行检查。有休克或大出血者,应先抢救休克及止血,然后了解病人受伤的经过情况,重点要了解的是致伤因素、何处最先受损伤、损伤范围、致伤力量的大小和方向、受伤时及倒(跌)下时病人的体位及何处最先着地、病人当时的表现等。将情况逐项记录好,再查看伤处。进行伤口处理时查看损伤的局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翻动病人。当怀疑病人有骨折时,更需注意,应解开衣服,查看伤口,四肢损伤的病人,需将衣袖或裤管脱下。在损伤较重怀疑有骨折或局部肿胀时,袖裤难以脱下则可将袖管(裤管)剪开,对伤口作简单的包扎,有急救包或三角巾者,用急救包进行伤口的包扎、固定。开放性骨折的病人,如骨折断端突出,不可将突出伤口外的骨头纳回伤口内,以免造成感染或加重损伤。如在包扎中或运送中骨折端自己滑回伤口内,应在送至医疗单位后将此情况告诉(或注入书面报告)所转送的单位,使负责医师了解这一情况,以便在处理创口时加以重视。在进行局部固定已有或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局部再转送,以免在搬动运送途中加重损伤移位,这做做也可减轻病人在移动时的痛苦。

作者简介

王彥清(1967-),男,吉林通榆,大学本科学历,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现从事县级普通外科病人的诊疗工作。

猜你喜欢
外伤治疗分类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给塑料分分类吧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