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庆:相信职教的力量

2015-10-21 19:38程成丹青
教育与职业(上)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商学院义乌学院

程成 丹青

何少庆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义乌市优秀引进人才、义乌市首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剑桥国际商务英语培训师、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口语考官、KAB创业教育培训师、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指导师。

因为大学毕业时成绩优秀,何少庆被统一分配到一所本科院校,任教英语12年;因为一个与翻译相关的偶然,他放弃了在省会杭州的发展,回到了老家义乌,开始了他与职业教育的不解之缘。由此,他有机会见证了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也领略到了职业教育的魅力。

副教授选择回乡教书

1964年,何少庆出生于浙江义乌。“我上大学是在1984年,那时刚改革开放不久,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我填报了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何少庆对当年的大学生活还记忆犹新,当时学习条件很艰苦,连播放英语听力磁带的录音机都是一种奢侈品,但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学习都很刻苦。

师范学院毕业后,何少庆被分配到了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开始担任“大学英语”与“外贸函电”等课程的教学。因工作出色,何少庆顺利地从助教评到讲师、副教授。三十多岁的何少庆不但教学业绩突出,上课深受学生欢迎,而且深得学校领导信任与赏识。1996年他开始担任学校基础部副主任,分管部门教学、科研等工作,进入到一个更大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虽然在杭州发展一帆风顺,但何少庆始终密切关注家乡发展。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和爱人、儿子回义乌探亲。2000年春节,他和往常一样回到义乌,与几个外籍朋友聚会。聚会上,一个美国朋友抱怨对义乌地名翻译的各种不适应:他去义乌国际商贸城谈生意,因为国际商贸城的英语翻译有好几种,使他误以为义乌有几个国际商贸城。对这一情况,当时很多来义乌的外商都有同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作为土生土长的义乌人,何少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萌发了回义乌工作的想法。自己是学英语的,回到义乌,应该可以做点什么。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现后,就迅速地扎下了根,并越来越强烈。

恰好此时,刚独立办学不久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乌工商学院”)在招聘英语教师,何少庆就这样从一名本科院校教师成为了一名高职教师。“当年,我准备从浙江林学院调到义乌工商学院时,亲戚朋友都不理解。在林学院,我已是一名中层干部,而当时的义乌工商学院刚从杭州大学义乌分校独立出来,自筹办学,属民办性质。我一心想回义乌,也就不顾林学院的盛情挽留,毅然决然地以重建档案的方式回到了义乌。”

见证一所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

刚独立办学的义乌工商学院百废待兴,教师人手也不够,何少庆担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仅要给全日制学生上课,还要给当时的自考与成教学生上课。

“2000年,义乌工商学院只有20多位老师,学生以自考与成教为主,教学与办公只有一栋楼。我们任课教师每周的课表都不一样,每周日下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教师们拿着本子认真记下自己接下来一周的课表,再回去备课。”回忆起当年义乌工商学院那段艱苦的岁月,何少庆仍然清楚地记得全体教师挤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办公与开会的情景。

为扩大办学规模,学院成立了招生办,何少庆临危受命,担任招生办负责人。虽说招生工作忙起来只有七、八两个月,但前期准备工作纷繁复杂。由于人手不够,何少庆每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招生办就两个人,我是招生办主任,另外一位是副主任。我们两个人要健全各项招生制度,为招生宣传采集各种照片,在浙江省内各地做宣讲,接听考生的咨询电话……”虽然很忙,但看到报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何少庆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尽管身兼招生办主任,行政工作繁重,但何少庆的教学工作始终没有落下。他下班回到家后,经常与爱人一起交流教学心得,讨论如何把课上好。那时,网络刚刚普及,课余时间何少庆一边学习计算机知识,一边在网上阅读和收集相关教学资料。为提升教学效果,何少庆还经常研究学生在英语等级考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讲座。

由于教学理念新,上课生动有趣,学生对何少庆的授课反响很好,就连毕业多年的很多学生都还与他保持联系。他任教的2000级大学英语一班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高达97.5%,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他给自考学生讲授的“外贸函电”课程,参加浙江省统一考试,考试通过率高达100%,远远超过省平均水平。

虽然学生考试通过率高,他却不满足。“有些英语专业学生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但走上工作岗位后,碰到商业性较强的文件,还是不知道如何应对,这说明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因此,他主张学生在具备一定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更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为此,他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用性、可操作性、实践性的课程比例。

来到义乌工商学院后,何少庆从普通的专任老师做起,先后担任学院招生办主任、组织部部长、人事处长、纪委书记(兼创业学院院长)、学院副院长。 “我见证了义乌工商学院的发展:15年前,我们只有一栋教学办公楼和二栋学生宿舍,现在我们有春晗楼、望道楼、水上报告厅、长廊阶梯等标志性建筑;当初只有以自考与成教为主的四五百名学生,现在则是九千多名学生,还有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六百多名留学生。能伴随着义乌工商学院一起成长,我觉得很幸运。”

探索高职学生管理新模式

作为20世纪的大学生,又在本科高校工作12年,何少庆对如何办高等教育有切身体会。来到义乌工商学院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成才。

如何让高职学生成才成为何少庆思考的问题。为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学院提出了“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办学理念。作为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何少庆与其团队开始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何少庆看来,高职校园文化很重要,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为此,何少庆与其学工线团队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外,还开创了“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创业学生管理”“春晗学子讲坛”等高职品牌校园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在义乌工商学院很多学生看来,没有当过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活就不完整。作为全国知名的会展城市,义乌每年都要举办“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森博会”四大国家级博览会。每次博览会期间,义乌都需要大量工作人员。为此,义乌工商学院每学期都设有专业实践周,为老师和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创造条件,在校师生都踊跃参加志愿者活动并以此为荣。“虽然我们志愿者没有物质报酬,还很辛苦,但去帮助人的感觉很好,我们在服务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这是不能任何物质来衡量的。”义乌工商学院一名学生说道。

为了践行“三个面向”办学理念,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学院设有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每年为在校学生创设或提供礼仪翻译、业务员、促销员等数千个勤工助学岗位。据不完全統计,学院95%的学生参加过勤工助学,60%的学生生活费能够自理,20%的学生能够解决自己的学费。

从2005年开始,一些做兼职的学生从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货,尝试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由于忙于创业,这些学生疏于平时的课程学习,这对学生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学院审时度势,高举创业教育的旗帜,针对在校创业学生,尝试开办了“创业学院”。因为对创业学生管理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模式,所以探索和研究管理模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为规范创业学院管理和推进创业教育发展,已是学院纪委书记的何少庆再次临危受命,兼任创业学院院长。学院提出了“不分专业、不分年级,学生的创业业绩可以进行课程替代与学分替代,其课程设置由学生们共同商量来制定”等理念,并着手制定了针对创业学生外住管理、课程替代等一系列政策,为后来电子商务创业班的开设做了前期准备,为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何少庆主持研究的《电子商务(网店)自主创业认定办法》为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出台的《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认定的通知》提供依据,并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赞许。他多次受邀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浙江大学)和相关院校分享工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成果。

作为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何少庆努力践行“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学生工作理念。为增强学生工作的感染力,构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他尝试推出“春晗学子讲坛”,讲坛将主讲人定位于学院优秀学生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不一样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欢迎。“我之前总是很羡慕重点大学的学生,觉得他们特别有出息,在听了学子讲坛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高职学校也有这么多牛人,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一名学生参加“春晗学子讲坛”后,在自己的qq日志里写到。

以社会服务为推手助力高职发展

当初放弃在杭州的发展,选择回义乌是因为感觉能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而成为一名高职教师后,在做好学校本职工作的同时,何少庆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社会服务与高职发展有机地融合起来。

刚回到义乌,何少庆就着手成立了义乌工商学院翻译室。他与其团队成员着手对义乌的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语翻译进行了校对与整理,翻译了《义乌通》《义乌投资指南》《义乌交通变迁》等重要的外宣资料。同时,何少庆还担任了义乌市翻译协会顾问、金华翻译协会副会长,负责了近十年的义乌电视台英语新闻、义乌商报英文版等媒体的翻译和审校工作,并主持编写了《义乌市公示语汉英翻译指南》,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翻译工作提供了依据。

“我们翻译室主体是义乌工商学院英语教师,也有部分学生参与翻译工作。在翻译资料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的翻译技巧与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时团队成员为了一个短语的翻译争论得面红耳赤。”在团队工作过程中,何少庆还主持了“翻译实务”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开发了“译之源”网络学习平台,并获得了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

在做好学院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同时,何少庆一直积极关注义乌发展。随着来义乌的韩国、日本、阿拉伯等外国人越来越多,单纯的英语已不能满足义乌的发展需求。在何少庆的提议下,义乌工商学院开设了韩语、日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课程。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义乌工商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商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面对义乌小商品市场交易的多元化,义乌政府提出了“电商换市”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义乌市“230”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并成立了义乌市电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何少庆被聘为顾问,积极主动承担培训办对20余家培训机构的考核评估工作。

义乌工商学院电商培训中心作为其中的一支培训主力,除常规培训外,积极开发义乌市电商公益培训项目。自2013年6月承担电商培训任务以来,已为社会免费培训电商人员1万余名,为义乌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义乌工商学院开展的浙江省大学生村官电商培训和青海海西、甘肃陇南青年电商培训,更广受赞誉,为浙江农村和我国西部地区电商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电商培训和我们日常工作是不冲突的, 我们不少在校学生也参与其中,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在参与电商培训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社会人士,为自己就业与创业找到了很好的资源。”何少庆介绍,“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原本就不应是冲突的,只要处理得当,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要相信职教的力量。”

猜你喜欢
工商学院义乌学院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An Eco-femini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平面设计中的东方文化传统元素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