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羊脂球》探讨莫泊桑在文学上的创作观

2015-10-21 19:38彭凡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独特性真实性

摘要:时代造就作家,一个作家的文学反映了其生活的时代,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作家之一的莫泊桑,他生活于19世纪的法国,当时社会变革,两种社会制度交接,矛盾尖锐,作家和诗人们不满于现状,把现实中困惑、矛盾、憧憬的复杂情感寄托到文学当中,以此寻找精神慰藉,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同于这种绝对真实或者浮夸浪漫的小说情感,莫泊桑通过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密切关注社会中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平凡的生活小事作为创作题材,从細节打动读者,可以说,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于莫泊桑创作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羊脂球》为例,对莫泊桑的文学创作观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独特性;真实性;构思巧妙;语言朴实

莫泊桑一生的作品很多,其中大多数作品在问世以后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中的代表作是1880年问世的《羊脂球》,一夜之间,莫泊桑声名大作,可以说,由此莫泊桑开始了他的作家之路,在十年内,写下300多部短篇和6部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尤其受人关注,不仅在当时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后世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不愧为“世界小说之王”。《羊脂球》反映了他独特性、真实性、理构巧妙、语言朴实的文学创作观,在当时独树一帜,开辟出一种新的文风并获得巨大成就,当然,这些创作观在其他作品得到了体现。

一、《羊脂球》概述

《羊脂球》讲述了普法战争时期一个爱国女子在同伴的胁迫下不得不出卖自己身体而最终却遭到唾弃的事,全文把妓女这样一个反面人物作为主人公,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道德观念。莫泊桑通过同伴们对羊脂球的态度描写羊脂球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本性,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控诉资产阶级和侵略者的罪行,对受害者的遭遇给予同情和其爱国心给予充分肯定,对侵略者和政策阶级给予强烈批判,向读者明确传达出了作者的态度:有时候看似肮脏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而表面光鲜亮丽的人不一定是道德的践行者。

二、莫泊桑的文学创作观

(一)多角度描写,区别于其他作品

在《羊脂球》中,莫泊桑通过一个妓女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他选择了社会上并不受人尊重的群体,而不是像其他大多数作品那样写主人公如何勇敢地抵抗外国侵略,这是莫泊桑发掘的一个新的出发点。无论是在上流阶层还是在社会底层,很多人都有爱国情怀,但是很多上层人士的爱国情怀反而比不上低层人士,莫泊桑独特地选取了羊脂球这样一个社会底层人物,从新的角度诠释了爱国主义。莫泊桑细心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从中挖掘出不被常人发现的东西,将其融入到文学作品当中,创造出富有新意、不落俗套的作品,独特的选材角度是他的小说能够成功的关键部分,同时,他还认为,独特性可以使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

(二)文学作品要反映作者的真实情感和现实,即真实性

现实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真实,以现实为素材,利用各种手法使作品情节更加饱满,通过合理想象使故事生动有趣,但是绝对不能歪曲事实。《羊脂球》从背景到人物选择都表明了莫泊桑注重作品真实性的文学创作观,作品背景是普法战争,而当时社会也正处于战争时期,人物选择了妓女、修女、资本家、暴发户,这些都是社会中的真实人物形象。莫泊桑将这些元素渗透到作品当中,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同时,他并不主张作品的绝对真实,他追求的作品真实是靠近人们生活的真实,作品中的合理想象就是他不提倡绝对真实的表现。

(三)合理安排故事情节,进行巧妙的构思

作品情节的合理安排和情节的巧妙构思支撑起了整篇文章,作品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对全文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深化至关重要,如何巧妙地布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莫泊桑在创作中力求各个部分的衔接更加和谐,比如在作品中,莫泊桑通过人们在劝说羊脂球的态度和达到目的之后的态度作对比,结构和情节 的巧妙安排使作品的主题不知不觉就体现出来,传达给了读者。

(四)语言要真实准确,朴实动人

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华丽唯美,也可以朴实动人,语言特色是体现作品风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适当的语言表达方法可以为作品添彩,增加作品的文学价值。语言功底是一个作家创作高质量作品的基础,不断进行语言、句子的修改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莫泊桑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斟酌字句,对作品进行修改,力求用词的准确性,使每一个词语都能体现人物形象,为文章的主旨服务。莫泊桑的作品语言朴实动人,追求用最真实、平凡的语言打动读者,而他也确实做到了,在文学作品中,切忌主题深刻而语言使用不当,主题浅显妄图用华丽的辞藻拼凑文章同样是行文大忌。

三、结语

莫泊桑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在当时的浪漫主义之风盛行的情况下逆流而上,选择创作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其作品内涵丰富,艺术魅力强大,值得后人对其进行研究和追捧。他善于刻画小说细节和塑造女性形象,比较深入地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注重情节安排和构思巧妙,使他的小说韵味十足,人物呼之欲出。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于艺术境界的追求和艺术形式的完美诠释,对于后人借鉴学习其创作方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肖跃玲.独特的构思精致的结构——以《羊脂球》为例[J].科技信息,2011(24):566-567

[2]张雯.从《羊脂球》谈莫泊桑的文学创作观[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0):89-90

[3]潘文彬.穿梭在语言的丛林中——《莫泊桑拜师》课堂实录[J].江苏教育,2009(28):13-17

[4]林娜.透过《羊脂球》分析莫泊桑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技巧[J].长城,2011(08):144-145

作者简介:彭凡,女(1982-),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西安外事学院法语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语教学与法国文学。

猜你喜欢
独特性真实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娇红记》中飞红形象的独特性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