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对肠道健康的保健价值

2015-10-21 19:11李正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燕麦营养

李正华

摘要燕麦在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防治肠道疾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该研究从燕麦对肠道健康的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关键词燕麦;营养;肠道健康

中图分类号S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1-021-02

燕麦(Avena sativa L.)是属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燕麦属的一年生作物,最早起源于我国[1],是世界上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而居第四位的粮食作物[2]。燕麦被认为是谷类食品中最好的全价营养食品之一,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钙、磷、铁、核黄素以及禾谷类作物中独有的皂甙。燕麦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居谷类首位。所含的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不仅含量丰富,而且配比合理,接近FAO/WHO推荐的营养模式,人体利用率高,而脂肪则主要由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次亚油酸构成。美国著名谷物学家Robert.W.Welch曾这样描述燕麦:“与其他谷物相比,燕麦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是具有抗血脂成分、高水溶性胶体、营养平衡的蛋白质,对人类提高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3]。燕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燕麦的健康用途不断扩展。燕麦系列的食品也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日常健康选择。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除了消化、吸收、分泌功能外,它还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包含肠黏膜的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及免疫屏障等多层含义),被称作“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肠道健康的状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紊乱和肠道老化等可能进而诱发便秘、肝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胃癌、大肠癌、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带来的肠道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期的研究提示,燕麦在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防结肠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笔者将从燕麦对肠道健康的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1燕麦对肠道消化功能的影响

燕麦最突出的营养特点是富含膳食纤维(总纤维素含量为17%~21%),且兼具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约占总膳食纤维的1/3,远高于其他谷物。研究表明,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作用于肠道产生机械蠕动的作用,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上意义更大。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吸收相当于自身重4~5倍的水,在肠胃中吸水膨胀,并形成高黏度的溶胶或凝胶,延缓胃肠的排空时间,使得人体产生饱腹感。Rebello等[4-5]研究均提示燕麦的摄入可增强饱腹感,有利于减少食物摄入。这也是摄入燕麦有助于减肥和控制体重的重要原因。此外,可溶性膳食纤维溶于水,并且加热后变成半软胶体状。这种半软胶体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燕麦也被认为是胃溃疡患者的良好食物。同时,燕麦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使粪便变软,便于排除,且易被肠道细菌酵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降低肠道内环境的pH,终产物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气体共同刺激肠黏膜,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出速度,改善便秘等肠道消化问题[6]。文金宁等[7]研究表明,每日摄入300 ml燕麦粥,持续8周,可明显降低住院精神病病人便秘的发生率。

2燕麦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燕麦中富含的β葡聚糖是可溶性膳食纖维的一种,在燕麦中含量高达3.6%,在上段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在下段大肠内被益生菌分泌糖苷酶降解且吸收利用。一方面,燕麦β-葡聚糖作为益生菌的碳源,能够选择性地刺激益生菌的生长和活力,促进益生菌繁殖[8];另一方面,燕麦β-葡聚糖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在大肠内作为益生菌的发酵底物被厌氧菌分解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丁酸,使得肠道pH降低。肠道的酸性环境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够控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尤其能够减少大肠杆菌的增殖。因此,每日摄入燕麦β-葡聚糖,可以使肠道中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增加,而有害菌大肠杆菌的数量降低。

3燕麦对肠道组织的修复作用

燕麦β-葡聚糖在大肠内被厌氧菌分解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和丁酸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能够营养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稳定DNA、修复结肠上皮细胞的损伤。丁酸则被认为对各种腹泻时的补液治疗有良好的辅助疗效。这是因为它不仅能够为结肠黏膜提供能量,而且能促进水和钠的吸收[6]。此外,燕麦β-葡聚糖被厌氧菌分解产生的脂肪酸、丁酸以及益生菌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够降低肠道的pH。肠道的酸性环境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能够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对肠道轻微损伤的复原是有帮助的。曾钧发等[9]发现,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经鼻饲给予燕麦米汤能够较好地促进肠道复苏,且能有效改善后期继发感染的情况。这可能与燕麦β-葡聚糖具有促进肠道细胞再生以及刺激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关。

4燕麦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4.1预防结肠和直肠癌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在经济发达国家居第二位,在我国居第五位。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与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长时间停留密切相关。燕麦与癌症的关系尚未有直接的科学证据,但是燕麦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蠕动,加快肠排空,大大缩短致癌物等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同时,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致癌物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降低了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浓度;纳入欧美国家6项队列研究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那些摄入包括燕麦面包、燕麦片、高纤谷物、黑米等全谷物食品较高的人群与摄入量较低的组相比,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0.79(95%置信区间:0.72,0.86),每天增加3份(90 g)这样的全谷物食品摄入时,结肠癌为0.83(95%置信区间:0.78,0.89),提示燕麦等全谷物食品在结直肠癌的预防中具有保护效应。此外,便秘是结肠癌的高危危险因素[10]。燕麦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粪便湿重,减轻便秘。这些都是燕麦作为一种健康饮食发挥预防肠道癌症功效的可能原因[11]。

4.2燕麦和乳糜泻

乳糜泻(celiac disease,CD),也称麦胶性肠病,是患者对麸质不耐受引起小肠黏膜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CD患者对含麸质的麦粉食物异常敏感,食用该类食物后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破坏小肠绒毛,引起小肠吸收不良,出现一系列如腹泻、腹痛、腹胀等消化道临床表现。同时,蛋白质、脂肪等吸收障碍以及维生素的缺乏会引起患者产生多种营养不良症状,造成体重减轻、倦怠、消瘦、乏力等,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CD患者需终生无麸质饮食(glutenfree diet,GFD),而进食燕麦被证实对病人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且能够提高无麸质饮食的营养(对于患者而言,将成为良好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的来源)[12]。许多研究证实,CD患者可以在无麸质饮食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燕麦[13-16]。在无麸质饮食基础上添加燕麦(50~70 g/d),观察其对成人CD患者的影响,证实所有燕麦添加组的新诊断患者在1年时间内症状得到缓解,而CD患者连续服用燕麦5年也被证实是安全的[17]。在一项关于儿童的长期试验中,给予那些服用麸质后复发的CD患病儿童包含燕麦的无麸质饮食,结果显示燕麦对于患病儿童的肠道组织学和血清学无任何影响。无论是复发的还是新发现的儿童CD患者,在给予包含燕麦的无麸质饮食后均完全康复,而在此次试验后,86%的儿童选择燕麦[18]。鉴于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CD患者服用燕麦的安全剂量为成年人50~70 g/d,儿童20~25 g/d。

5小结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推荐的第1条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我国居民膳食以大米和小麦为主,俗称为主食或细粮;而粗粮则主要指燕麦、玉米、小米、荞麦等。与加工精度高的精米、白面等细粮相比,粗粮能够为人体提供更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其他活性成分,不仅有利于健康,而且有利于预防各种慢性病。

燕麦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为12%~24%,为谷物之首,且可与大豆等优质蛋白相媲美;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尤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同时,燕麦还富含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化学成分,如维生素B族、尼克酸、叶酸、维生素H 、硒、锰、锌、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木酚素类、三萜类和甾醇等。这些营养特点使得它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

肠道作为第一道防线,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燕麦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群生长、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以及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且可作为乳糜泻患者的良好营养选择。1989~2006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谷类食物消费状况调查显示,2006年我国粗粮类食物的消费率为23.1%,整体消费呈下降趋势;成年居民1989年粗粮的人均消费量为54.1 g/d,2006年只有14.1 g/d,在17年间下降幅度高达73.9%。因此,应鼓励居民增加粗粮的摄入,做到全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粗细搭配,而燕麦是非常好的粗粮选择。目前,燕麦被加工成燕麦片和燕麦粉等形式进行销售,冲煮的燕麦粥作为即食的健康早餐食品受到极大的欢迎。因此,应加大燕麦作为主食的地位,并且开发研制燕麦产品,使得燕麦产品更加多样化,为促进健康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殿升.中国作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45-49.

[2] 黄相国,葛菊梅.燕麦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价值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4):147-149.

[3] 修娇,马涛,韩立宏,等.燕麦保健功能及其应用[J].食品科学,2005(z1):109-111.

[4] REBELLO C J,JOHNSON W D,MARTIN C K,et al.Acute effect of oatmeal on subjective measures of appetite and satiety compared to a readytoeat breakfast cereal: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J].J Am Coll Nutr,2013,32(4):272-279.

[5] BERTI C,RISO P,BRUSAMOLINO A,et al.Effect on appetite control of minor cereal and pseudocereal products[J].Br J Nutr,2005,94(5):850-858.

[6] MLKKI Y,VIRTANEN E.Gastrointestinal effects of oat bran and oat gum:A review[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34(6):337-347.

[7] 文金宁,梁仕兰,郭琳萍,等.燕麦粥结合便秘体操预防住院精神病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20):1824-1825.

[8] DAOU C,ZHANG H.Oat betaglucan:Its role i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s[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12,11(4):355-365.

[9] 曾鈞发,骆志清,申文娟,等.燕麦米汤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肠道复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320-322.

[10] ROBERTS M C,MILLIKAN R C,GALANKO J A,et al.Constipation,laxative use,and colon cancer in a North Carolina population[J].Am J Gastroenterol,2003,98(4):857-864.

[11] WISEMAN M.The second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expert report.food,nutrition,physical activity,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A global perspective[J].Proc Nutr Soc,2008,67(3):253-256.

[12] STORSRUD S,HULTHEN L R,LENNER R A.Beneficial effects of oats in the glutenfree diet of adul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utrient status,symptoms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s[J].Br J Nutr,2003,90(1):101-107.

[13] SRINIVASAN U,LEONARD N,JONES E,et al.Absence of oats toxicity in adult coeliac disease[J].BMJ,1996,313(7068):1300-1301.

[14] REUNALA T,COLLIN P,HOLM K,et al.Tolerance to oats in dermatitis herpetiformis[J].Gut,1998,43(4):490-493.

[15] JANATUINEN E K,KEMPPAINEN T A,PIKKARAINEN P H,et al.Lack of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to oats in adults with coeliac disease[J].Gut,2000,46(3):327-331.

[16] HARDMAN C M,GARIOCH J J,LEONARD J N,et al.Absence of toxicity of oats in patients with dermatitis herpetiformis[J].N Engl J Med,1997,337(26):1884-1887.

[17] SADIQ B M,TAHIRNADEEM M,KHAN M K,et al.Oat:Unique among the cereals[J].Eur J Nutr,2008,47(2):68-79.

[18] HOLM K,MAKI M,VUOLTEENAHO N,et al.Oa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coeliac disease:A 2year controlled trial and a longterm clinical followup study[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6,23(10):1463-1472.

安徽農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5,43(21):145-147

猜你喜欢
燕麦营养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燕麦的栽培技术
燕麦种植技术要点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燕麦种植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眼睛需要营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