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与策略

2015-10-21 19:27宋英建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电力安全调度控制

宋英建

摘 要:电力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同时也对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是电力事业发展的根基。本文就结合具体相关工作经验,就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展开了简要的探讨分析,以供广大电力同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电力安全;控制;调度;评价

1.电力安全控制

1.1安全责任控制

应由上而下逐级定期签订安全责任书,一直到班组个人。这是一种行政的、强化的、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度,大大加强了整个系统安全的保障体系。

1.2安全行为控制

这是电力安全管理的重点部分。为了确保电力生产过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对作业操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

1.3事故风险控制

事故风险包括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2个因素。为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电力企业严密地实施防火灾、防天灾、防人身伤亡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严格地对发、供电设备进行应急抢修和定期的、状态的预防修改或技改,开展设备的事故隐患普查和安全性评价等活动,组织专家对企业的事故风险进行预测等,都是力求使企业的事故风险值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2.电力安全调度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优质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力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的倒闸操作,电网故障和事故处理,尽可能地保证电网的正常供电。要确保电力安全调度,必须紧紧抓住调度操作和事故处理两个关键环节。

2.1电力调度操作

电力调度误操作不仅使供电中断,电能损失,设备损坏,而且对社会和用户也有较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杜绝误调度操作事故,是搞好电力调度的关键。要搞好电力调度操作应做到:(1)加强思想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活动会质量。定期召开班组的安全会,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本班安全情况总结,对电力系统内近期所发生的事故加以分析,针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决反对一些性惯性违章现象。电力调度日常工作的依据就是规程、规章。调度员在按检修流程受理检修票时,必须严格把关,认真审查,按检修票上所列任务、安全措施及要求,逐步审核、逐项操作,严格按照《电网调度规程》、《安全生产规程》和现场有关规程执行。

2.2电网事故处理

电网事故的意外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给电网事故的处理带来了严重的考验。要搞好电网事故处理,应做到:(1)掌握各项规程,正确及时处理事故。(2)电力调度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好的心理素质。(3)掌握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4)掌握电网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整定方案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在电网运行工作中,调度人员要指挥保护装置的正确投退。(5)对电网主设备的运行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6)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电力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的一项具体手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应,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其是一个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必须根据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持续开展安全性评价,最终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性评价机制。电力安全性评价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应具有与时俱进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开展安全性评价的电力企业必须及时通过贯彻新规程、新制度、新章程等,来适应企业安全生产不断变化的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要素。

(2)应拥有经验丰富、业务扎实的安全性评价专家组。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工作量相当大,对评价专家的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和身体素质要求高。专家队伍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安全性评价开展的效力。

(3)应不断丰富安全性评价内容和手段。要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更具生命力,全面反应安全生产的人物、环境和管理要素的评价评估,就必须丰富安全性评价内容。

(4)应理顺与危险点预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关系。开展安全性评价必须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相结合,安全性评价发现的问题可以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而通过风险辨识发现的新问题可以扩充到安全性评价的整改流程中,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

(5)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系统性的静态评估评价和动态评估评价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是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切忌运动式开展,搞形式主义,走过程,以得分多少攀比。

(6)应深入领会状态检修工作的标准,协调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和要求。状态检修是以企业的安全、环境、效益等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估、风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设备检修策略。状态检修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对设备状态的检测和监视,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7)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其中的各项管理职责落实到位。要坚持行政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的制度,从管理的角度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在实施全方位安全生產的时候,要对安全生产的路线和设备进行划分,将各个区域的责任进行分解并落实到责任人。为了促进全方位管理的新格局,还要求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落实到绩效考核中。将安全生产与个人、班组以及部门的利益挂钩,并建立考核指标,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化、全过程管理。

4.结语

通过以上电力安全方面的几个常见问题分析,从整体上对电力安全管理进行阐述。电力安全生产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电力企业乃至全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家澄.电力安全管理的三项职能.电力安全技术[J].2005.1

[2]王建军.电力安全调度问题的探讨.科技创新导报[J].2011.4

[3]倪建立.供电企业如何开展安全性评价.国家电网[J].2010.4

[4]张丽萍,范美辉.安全生产管理应把握好的几种关系.国家电网[J].2010.4

猜你喜欢
电力安全调度控制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四向穿梭车系统的应用与调度对策研究
10kV配网调度运行故障及控制对策
供电企业电力技术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安全探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