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的前景展望

2015-10-21 19:27陈会友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领域文化

陈会友

《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对于“互联网+”给出的名词解释是:“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具体来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必然会受到“互联网+”影响与促进,也一定会闯出一个全新的发展天地。那么,具体来说,“互联网+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到底如何呢?

一.文化产业的核心越来越得以固化,必然形成“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新格局。未来的文化产业,一定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而且这个核心将会越来越被认同而且固化下来。无论什么样的多元化文化及其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注定都要越来越回归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创意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上来,并且注定以此向多元化方向辐射发展,而且会越来越繁荣。这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文化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等产品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与文化产业高度融合,一定会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换代。互联网对创意文化、创意经济的推动将日益明显,全民参与、广泛参与、积极参与、科学参与将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常态,因此注定会再次激发起全民创新、创业以及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的无限生机,甚至会催生全民创新、全民创意乃至共同创造、集体创造的大繁荣时代。

二.互联网带来的多终端、多屏幕,以及大众参与、监督的现实性将为新兴文化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文化”将产生大量内容服务的市场,而在内容版权的衍生产品方面,互联网可以将内容与衍生品与电商平台一体化无缝隙对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视频电商还是TV电商,都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区域型的特色文化产品,将可以使用互联网,通过创意方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未来设计师品牌、族群文化品牌、小品类时尚品牌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创意者广泛吸纳大众创造的智慧而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广大文化消费者又时时倒逼文化创意者注重产品创新,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更新更符合人民大众口味的经典作品来;明星粉丝经济和基于兴趣为细分的社群经济,也将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进而真正催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科学发展。总之,让创意更具延展性和想象力,将是“互联网+文化”新机遇。

三.“互联网+文化”将完全打通文化领域产业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强。早年腾讯公司就提出的“泛娱乐”战略融合发展模式抓住了市场需求,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展开电影、音乐、动漫等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从产业链上下游纵向看,它们贯通资金、内容制作、演艺明星、宣传推广、发行销售、衍生产品等各个环节。“互联网颠覆了经济,也颠覆了文化产业,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生态链,文化产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提升,并在这个新的生态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复星文化产业集团董事总经理钱中华说。从这方面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平台经济。2014年阿里巴巴完成对文化中国的股份收购,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爱奇艺成立爱奇艺影业公司,未来一年计划投资7部国产电影和一部好莱坞电影;腾讯文学在与盛大文学合作之后,今年3月又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Trajectory签署协议。几大网络巨头开始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打造影视、文学、动漫、音乐、游戏等多领域的全方位业务。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文化传媒领域的上市公司共发生169例并购,至少有1600亿元资金涌向了文化产业,而其中最显著的现象是互联网企业对文化企业的并购。BAT等互联网公司都开始了在影视、文学、音乐、动漫等诸多领域的布局,这让传统文化领域从业者感到来势汹汹。

四.“互聯网+文化”背景下,文化生态将日趋健康、完善。在快餐式阅读习惯的潮流下,提升内容品质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界人士指出,内容产品的质量始终是决定产业和市场发展水准的关键,而互联网内容产品的核心是产权保护。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事项成为代表委员们热切关注的焦点。新常态下的新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互联网构建了内容产业新生态,包括阅读、动漫、音乐、影视等多领域的产业,在互联网的作用下,需要更加规范网络知识产权制度。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看来,版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而版权保护是否得力关乎国家的形象。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骆沙鸣表示,要共建共享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更前瞻地致力于信息安全、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信息经济全面发展态势,更好地惠及

民生。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领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谁远谁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