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10-21 19:53刘恩佑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信息

刘恩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刻,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来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呢?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我个人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而,对于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经过本人的全面了解和系统分析,结合周边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下我粗浅地来谈一谈本人对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领域里运用的一种特殊手段,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将其立体化、全方位地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让媒体与各种教育要素优化组合,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機房规则等良好习惯。这样看来小学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的学习,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其落脚点是重视德育,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础学力的培养。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只是一种学习材料。在我们周围蕴藏着社会、人文等多种德育资源,我们要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应开放教学内容,使教材成为能够与学生对话的文本,让教材真正走向学生,“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的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那么如何让学生的道德情感达到应有的高度,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了。

例如:在教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单元时,课文有许多感人和鼓舞人心的事件,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奋发图强之路。如何利用这些教学材料去感染学生,就不是读一读教材上一两段文章能够做到的。因此,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视频资料,我们一起观看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观看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60周年阅兵的壮观场面,观看了我们国家“两弹一星”研制时期人们在得到喜讯时欢呼雀跃的场面,观看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一次次成功发射……这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场面,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法展示出来,当时就把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他们为亲爱的祖国骄傲自豪,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之情油然升起。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

首先,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一方面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研究力度,使之与其它学科教学融在一起,培养教师教学的整合能力。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各种软件的使用技术培训。其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课改的方向、结构、目标,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实把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再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更新认知结构,以丰厚的知识功底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四是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深入把握教材,教学有深度。

三、建设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开放的信息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首先,建设集信息资源中心、课件制作中心于一体的多媒体控制中心;其次,建立学生微机室即信息技术课专用教室,正常上课达到每人一机;多功能微机室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用微机室,也可同时用作语音室和电子阅览室。设备完善,学习资源充足,学生阅览电子资料便利。其次,建设完善的校园广播系统,定时播出校园新闻和教学节目。上课、下课采用音乐铃声。校园电视系统采、录、编、播功能齐全,能自制、播出传播有关教学的电视节目。

四、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因此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最为重要。

首先是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储大量的教学软件和学习资源,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能很方便的查询及使用教学软件和资源;其次,教育教学信息平台(网站),具备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办公以及对外信息发布等功能。平台建设科学、合理、实用,能够实现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学校和家庭、社会相互沟通。各学科和班级都建有自己的网站,更新比较及时,信息比较丰富,有专职或兼职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下载信息,及时通过学校信息平台发布信息;再次,注意营造和建设信息环境,方便学生搜集信息,校园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有足够资料,经常向学生开放,供学生整合信息。四是鼓励教师开发信息资源,形成校本特色的学习资源。开发包括:自制、引进、下载、整合的各种学习资源,如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教学软件等。

五、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進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目前某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片面的模糊认识,他们只是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根本不去或者很少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用或者很少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一些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不重视培养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不重视或不作要求。

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会步入一个“怪圈”:一方面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却闲置在那里,对一线的教学改革起不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仅成为供检查、参观、炫耀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因此将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要彻底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道理很明白,信息化硬件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分发掘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潜力,也让这些耗巨资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够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之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地位,也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更新理念的工作,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多进行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中,让小学生的信息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信息社会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化信息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