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研究

2015-10-21 19:53郑琼蕾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孤独感人格学生

郑琼蕾

摘要:本研究采用量表法探讨了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的現状分布及其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现实孤独感在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确实存在,并且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孤独感更加显著。学生孤独感与人格之间存在着相关,其中精神质(0)与神经质(N)与孤独感存在正相关,外倾性(E)与孤独感存在负相关。针对结果,提出了一些降低学生孤独感的措施。

关键词:学生;孤独感;人格。

1.问题提出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就已经关注孤独。孤独感区别于孤独症,孤独症是大脑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的障碍,另外就是一些刻板重复的行为等等。孤独症是一种病。孤独感只是一种孤独的感受,就是觉得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同情,有话没有人说,没人玩,非常苦闷的这样一种感受,它不是病。

在我们生活中,即使你有很多的朋友,我们也可能会体验到孤独的情绪。而有些人虽然过着与他人实质性隔离的生活,但他们也能体验到隐居的乐趣。因此,孤独与孤立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造成孤独的因素除了环境,还有个体的期望值、人格特征等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之间更是少了这个年龄应有的纯真,多了一些成人化的冷漠,因此孤独感也就随之产生了。针对这种现象,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这一方面的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我校职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被试322人,其中男生112人,女生210人,施测后得到完整资料313份。

2.2工具

2.2.1本研究依据1984年由Asher等人编制的孤独量表进行测定,该量表包含16个孤独条目(其中10条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及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条目(目的是为了让被试回答时更加放松),因子分析表面插入条目与负荷于单一因子上的16个孤独条目无关,16个孤独条目的Cronbach系数为0.80。

2.2.2采用陈仲庚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01)内有0(精神质)、E(内倾性)、N(情绪性)、L(掩饰性)四个分量表来测定高一年级学生的个性倾向性。

2.3施测过程

测试采用团体施测(班级为单位)的方式,由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主持。施测时先由主试将要求和说明,解释相关指导语,过程中为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

2.4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303310.0软件。

3.测试结果与分析

3.1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现状分布

3.1.1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存在孤独感

从表1可以看出,在大部分项目上,约有17%的学生认为他们相当孤独(从“我感到寂寞”和“我孤独”两项的完全符合来统计)。如有12%的学生承认(完全符合与比较符合)“我孤独”,15%的学生承认“我感到寂寞”,对其他项目的反应上,大体有6%——27%学生直接或间接承认自己体验到情感孤独或社交孤独。由此可见,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孤独感能够可靠地测到。

3.2青少年孤独感与人格之间的相关

从表2可以看出精神质(0)、神经质(N)、外倾性(E)与青少年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在0.01水平上,其中精神质(0)与神经质(N)和孤独感为显著的正相关,而外倾性(E)与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4.讨论

4.1青少年存在孤独感

本研究表明我校一年级学生存在孤独感。资料显示,1997年在一线发达城市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也曾表明,青少年孤独感问题仅次于老龄化,居于第二位。本次研究也显示类似的结果,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青少年“感到孤独”呢?

首先,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智力和才能发展方面存在着优势,这在一方面增强了独生子女的自信心,充分发展自己在智力和才能方面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得独生子女与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的意识降低。其次,从家庭教养方式来说,根据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表现处理的态度,家长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六种,即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否定型、过分保护型、干涉型,其中否定型、干涉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更容易感到孤独。否定型和干涉型的家庭因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孩子缺少对自己行为的决定权,导致与同伴交往的能力逐渐缺乏,并越来越依赖父母,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这样他的孤独感受就会频繁出现。

通过分析,本研究显示除上述原因外,男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我们认为社会文化的影响是造成孤独感的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传统的社会文化希望男生更独立,却不鼓励他们流露自己的情绪;而女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富于乐群性,亲和动机更强,重视建立与同伴亲密的关系,这就导致女生不容易体验到孤独感。

4.2孤独感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从本次研究的结论中可以看出,人格与孤独感之间存在相关。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来测定人格,用相关分析来考察人格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孤独感与精神质(0)、神经质(N)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外倾性(E)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从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出神经质(N)与孤独感的关系为神经质倾向越高,即情绪不稳定性越高,则青少年就会表现出越高的孤独感;神经质倾向越低,即情绪越稳定,则青少年孤独体验就会减少。孤独感与外倾性(E)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青少年外向性程度越高,则孤独体验越少,如果内向性程度越高,则孤独体验也就越强烈。这也说明,孤独感表现在性格因素上,外向稳定型的学生表现出较低的孤独体验,外向稳定型学生的性格特征为善领导、无忧虑、活泼、悠闲、易共鸣、健谈、开朗、善交际,这些性格特点使他们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更易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与老师、家长也更加容易沟通,从而适时消除一些孤独体验。而内向不稳定型学生则会体验到更高的孤独感,内向不稳定型表现的性格特征为不善交际、缄默、悲观、严肃、刻板、焦虑、忧郁、喜怒无常,学生这些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显得不合群,在与老师和家长交往过程中显得很被动,由此他们体验到了孤独,而悲观的性格特征使青少年对自己的交际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是失望,以至于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也产生了质疑的态度,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孤僻。

5.降低独生子女孤独感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家庭和學校是学生两个重要的生活场所,降低学生的孤独感首先还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5.1家庭方面

首先,父母应该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和交流的机会。交谈与爱抚是亲子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我们除了关心孩子日常的生活问题和物质需要外,还要学会采用“今天你感觉怎么样”,“你怎么想呢”,“你今天高兴吗”等问句提问,让青春期的孩子感觉到父母不仅仅只是在生活上给予自己关心和爱护,而且在思想上,父母也是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的,“你怎么想呢”,“你今天高兴吗”等问句也让孩子更有机会表达内心的想法,满足孩子被尊重的得到需要,减少孤独感。

其次,父母在与孩子多交流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无原则的溺爱。父母应该学会把超量的爱,超量的呵护降降温。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要理智一些,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就是家中唯一宝贝,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求助于家长,无论什么要求应满足。父母在生活上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避免让孩子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这样,当孩子遇到实际困难和交往障碍时,能够独立解决,或求助同伴,不至于退缩或者依赖家长,在孩子的独立过程中能降低孤独感。

最后,父母还应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稳定性。有很多家长会说,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你看吃得多好,穿得多好啊,怎么还会有孤独感呢?其实这些只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心理的快乐可能更重要,现在父母在物质上能够很好的满足孩子,但是实际上人的需要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有心理上的需要,父母在自认为满足了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还应该更加重视孩子精神需要的满足。

5.2从学校方面降低独生子女的孤独感

当今学校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教育,二是成长教育,使学生长大后能更好适应社会。有人说,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占20%,而情商即心理素质却占了80%。所以,在成败教育过程中,教育学生在面对失败时,应做方法不当和努力不够等归因,以激起他们为改变自身状况而努力的积极性;面对成功时,应更多地做努力和能力归因,让他们相信自己是靠自己的能力经过努力获得成功,以改变消极的情绪体验。班主任的鼓励态度对学生孤独感有一定影响,班主任鼓励越多,其学生的孤独感越少,反之亦然。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应多鼓励,少批评和惩罚,增加师生间交流,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感到孤独。

6.结论

(1)我校高一学生中存在孤独感,且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孤独感更显著。

(2)青少年孤独感与人格之间存在着相关,其中精神质(0)与神经质(N)与孤独感存在正相关。即神经质(N)倾向越高,即情绪越不稳定,孤独感越强烈;神经质(N)倾向越低,即情绪越稳定,孤独感越少。外倾性(E)与孤独感存在负相关。即外向性程度越高,孤独体验越少;内向性程度越高,孤独体验就越强烈。

参考文献:

[1]陈衍,陈庆良.福利院儿童与普通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05-107,118

[2]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70-74

[3]李艳红.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6):123-124

[5]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32(1):59-64

[6]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35(2):216-221

[7]周宗奎,范翠英.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4):442-444

[8]Jerv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50——254

[9]Steven R.Asher and JulieA.Paquette.Loneliness and Peer Relations in Childhood.[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 Science,2003,12(3):75-79

猜你喜欢
孤独感人格学生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漫画之页